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君为臣纲,君不正,臣投他国.国为民纲,国不正,民起攻之.父为子纲,父不慈,子奔他乡.子为父望,子不正,大义灭亲.夫为妻纲,夫不正,妻可改嫁.妻为夫助,妻不贤,夫则休之.”

三纲五常是对什么(何谓三纲五常)(1)

五常:指仁、义、礼、智、信。是封建礼教提倡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爱之仁,正之义,君之礼,哲思智,情同信,春生化万物而成仁,秋刚正利收而为义,礼是形式,智为思想,信是保证”,五常又称“五典”,即五种行为规则。语出《尚书·泰誓下》:“狎辱五常。”

三纲五常是对什么(何谓三纲五常)(2)

《白虎通·三纲六纪》:"三纲者,何谓也?谓君臣、父子、夫妇也。汉·王充《论衡·问孔》:"五常之道,仁、义、理、智、信也。"孟子认为: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故应忠;父子之间有尊卑之序,故应孝,兄弟手足之间乃骨肉至亲,故应悌;夫妻之间挚爱而又内外有别,故应忍;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故应善;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的道理和行为准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