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匆匆,两个月的实习生活伴随着11月的大风大雨,划上了句号。

刚开始被分配到红安时,内心是忐忑不安的,但是自己抽的签,就有一种随遇而安的心态。在临行前几天,得知自己的准确去处——红安县实验中学,心情似乎变得更加复杂了,有些害怕,又有些期待。

9月9日的五点半,天气已经微凉了,我与几个同学携着大包小包的行李,赶往大门口集合,去往红安的客车六点半准时出发。一路上昏昏沉沉,毕竟前一天没有休息好,但此时的心情是略带兴奋的。快到达目的地时,旁边的同学唏嘘不已,说感觉自己好像来了农村,我们这些农村出生的孩子,对农村的一草一木、房屋布局再了解不过了!最后的半个小时的车程,心情起起落落。终于,大巴驶进宽广的大道,我和同学才长吁一口气。“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几个大字映入眼帘,看到我们接下来要住的地方,这般类似小区的架构,我不禁嘴角上扬。来到38栋208,套间、上床下桌、棉垫被絮、空调独卫,给我的第一印象实在很好,住所已不能用简单的“明亮干净”来形容了。

教育实习工作总结(教育实习工作总结)(1)

教育实习工作总结(教育实习工作总结)(2)

教育实习工作总结(教育实习工作总结)(3)

教育实习工作总结(教育实习工作总结)(4)

9月10日,收拾停当,下午我们与实习学校的对接领导见了面,收到9月10日正式去学校报到的通知,终于,那种忐忑的感觉又回来了。第二天,我们早早去了实验中学,我们一行六个同学,在陌生的人潮中步履匆匆。来到学校后,在办公室等候主任的安排。

没有花多久,主任一一电话联系,确认我们的实习指导老师。终于轮到我了,我是最后一个。得知学校并没有开信息技术课,我就已经开始怀疑自己出来实习的意义了。主任将我带至二楼的一间办公室,让我在那里等一会,我的指导老师稍后会来。感觉是漫长的等待,如坐针毡。一声“哎呀!你来了!”瞬时使我的不快消散开来。

我即将跟随学习的是一个四十岁、带八(一)班和八(二)班英语的女老师。简单寒暄几句过后,老师所传达给我的信息就是我将不会被分配很多的教学任务。

头两周,我每天六点起床,洗漱完毕,在去往学校的路上解决自己的早餐,差不多八点前就能到学校。这两周我主要是帮老师批改作业和听课。在看似平凡琐碎的日常里,我真的不止一次怀疑自己来到这里是弊大于利。甚至指导老师陈老师也早表明在这里并不会给我很多的上课机会,她都觉得实习于我而言没什么意义。

既来之,则安之。我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自觉帮老师“减负”。在听课期间,注意观察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分析教学重难点和教学技巧,并做好听课记录。间歇性的听课让我有了不少的顿悟。从教师层面来说,上课上得好是第一要紧的,一节课45分钟,要让学生能学到教学大纲规定的知识,有所收获。一名合格的教师是不能犯知识性的错误,否则就是误人子弟,不能起到榜样的作用。因此,从我开始通过批改作业和深入课堂听课后,我就开始思考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师生关系、分析课堂行为以及教后反思。综合为以下几点:

(1) 熟手型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知识获取和掌握程度。

我的指导老师Miss Chen 是一个有着二十来年教龄的十分温和的女老师。当她授课时,我能明显发现她对教材内容、对教学重难点的把握十分熟悉,课堂的组织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合理,学生的课堂纪律也一般,但是学生都很积极活跃,有百分之七八十左右的学生都在听讲,有百分之五十左右的学生正在与老师进行积极地互动。Miss Chen在授课时,逻辑性很强,毕竟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让学生开口读就显得尤为重要。我记得我讲unit 5 的section A部分时,我做了精心的准备。制作了精美的导学课件和完备的讲课课件,花了一定的时间去熟悉教材,然后努力地搜索脑海中关于我当年读初二时,我的老师是如何教的,以及翻看听课记录,试图从中找到灵感。当我按部就班地从1a讲到2C时,我竟然毫未觉察到学生并没有感受到这是一堂新课。课后老师并没有对我的讲课做出任何评价,当时我的确急切想要得到老师的指导,想知道自己的教学究竟有何是非。后来才从老师的只言片语中明白自己的不足。老师认为在我的课堂上面,一节课,四十五分钟下来,学生可能连这节课的新词都不会读,更不用说基本的句型操练了。那时我是羞愧万分的。尽管老师肯定了我一站上讲台,就有老师的范儿,教态良好,看不出我的生涩,课堂的氛围也不错,我也仍然无法释怀,作为一名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我没能实现一个好的教学设计方案,同时我也更加开始关注Miss Chen在课堂上是如何实施教学的。

(2) 即使没有教授信息技术课,我也依然能有所收获

我记得我第一次站上讲台,是给八(二)班的学生讲他们九月份月考的试卷。当时我是在八(一)班上听了Miss Chen的讲评课的,所以相对来说没有那么没底气,我想着我只需按照Miss Chen的讲评模式再来一遍就好。可是万万没想到,课后Miss Chen指出了我不少知识性错误。我当时不好否认,但不敢相信我会犯这种低级错误,毕竟我也是英语底子很不错的。后来我想通了,说出去的话,覆水难收啊!不管我是否说过,都当是给我的警醒。任何学科的学习,都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这是很严肃的事,不可儿戏。因此,在后面的课中,我碰到模棱两可的知识点,会寻求老师的帮助或找到权威的解释解答,保证自己传输给学生的是正确的。这一事件,不禁让我联想到在我自己专业课的学习中,老师也经常跟我们强调信息素养、学科素养,这些不仅反映我们的一种意识,还有我们的能力啊!

(3) 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与老师互帮互助,融洽相处

我突然想到自己在读初中时,大概是七年级的时候,也遇到过一位支教的年轻女老师,她当时给我们学生留下的印象就是年轻、有活力,课堂是随意的、新奇的,我们都把她当成是大姐姐。而我现在应该给我的“学生们”的感觉也是这样。在头一个月里,我与他们的接触很少,没有言语上面的交流,也无从了解他们。但是通过我留心观察以及作业完成情况来看,哪些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我都心中有数。十月份与他们打交道相对多些。我发现八(一)班和八(二)班的学生截然不同。两个班的班主任都十分地负责任。一班的学生都很安静,给他们上课,课堂不会很混乱,学生们都很听话,但是互动的话,就让人很着急了,感觉是自己的独角戏,我想他们的安静此时是那么让人“绝望”。而二班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很活额不知道跃,学生都很活泼可爱,他们的天真烂漫感染着我。但是后面给他们上课却让我不是很愉快。嘈杂的课堂、几个调皮捣蛋鬼唱着反调,还有来自学生的戏谑,这些都让我不安和不适,让我焦头烂额,不知所措。在实习的最后一周,我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向和蔼又带着严肃的贺老师—二班的班主任,五十来岁,十分为学生操心,还时不时打电话给家长,时不时进行个别教育。那天是周二,变天了,十分冷,外面大风大雨的,闹钟五点将我唤醒,我一骨碌爬起来,洗漱完后下楼,十分不好意思地喊守门的大爷来开门,一路上,风刮着,雨打着,但我的脸上挂着笑,因为我要做一个“伟大”的尝试。六点半左右到了学校,学生陆陆续续也来了。原以为贺老师不会来的,他还是过来了。学生来学校后,第一件事就是检查作业和收作业。教室里吵吵嚷嚷,还有几个迟到的。七点到七点半是吃饭时间,然后打扫卫生、早读,但是我似乎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他们这个年龄阶段,劳动是很重要的必修课。我的监督不力,导致检查卫生是班上被扣了5分。下午学生一点半左右来学校打扫卫生,我就稍微注意了一下,贺老师也不放心地过来卫生区检查。在上课和课间,我都要进行巡视,说实话,我觉得在教室外面巡视,我还不是很适应。可能是我的角色还没有转变过来吧。晚上他们七点二十分下晚自习,我在办公室写自己的见闻和感受。末了,想在他们下课时,叮嘱他们路上注意安全,雨天路滑,结伴同行。贺老师已在门口,便作罢。那一天,感觉特别漫长,没有预期想的那么好。连在他们晚餐期间给他们放一下舒缓的音乐和有趣的视频片段都没能实现,唯一开心的是在教室里转悠时能感受到他们对我的喜爱,甚至有学生问我是不是要给他们上语文课。说到底,我是十分敬佩贺老师的,他的兢兢业业,他那颗为学生操碎的心,还有他在呼呼的大风口,对我说的那句“真正要想教好书,不容易呐”。

在办公室的两个月,与两三个老师交流相对较多。我也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帮他们解决了一些问题。从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他们想要与这个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融合,想要掌握新的知识以适应这个千变万化的世界。

两个月的实习,在11月9日落下帷幕。临行前一天去学校,我的心情是百味杂陈的,跟一班的同学作了十分正式的告别,也感受到了学生们的不舍。可到了二班,那群嘈杂的猴孩子们,都不能给我好好说话的机会,草草收场,没敢耽误Miss Chen上课,最后和Miss Chen拥抱了一下,感谢她这段时间的指导,我的实习生活就此结束。

两个月,弹指一挥间,生活仍在继续。在这段日子里,我有欢喜也有失落。过去的永远不会再回来,这将成为我的经历,在陌生的城市,陌生的街道,遇见陌生的人,那渐渐熟悉起来的早餐店,经常去逛的小超市,还有Miss Chen和一群可爱的孩子们,以后可能不会再见,但是你们在我的生命里出现过,给了我不一样的感动,谢谢你们!

红安,十二载后再见,你仍如初!实验中学,愿你越来越好,那群孩子们,愿你们好好学习,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