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菩萨誓愿宏深,慈悲广大,于无量劫前,固已满证三德秘藏但以度生情殷,不居佛位,悲运同体,慈起无缘,分身尘刹,度脱众生其所度之法,与所度之人,三世诸佛莫由尽说而况娑婆众生,刚强难化以故菩萨于此世界因缘甚深故如来于忉利天放光集众,发明菩萨往劫因行及发愿等事,即所谓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地藏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誓言?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地藏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誓言(地藏菩萨誓愿宏深)

地藏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誓言

  地藏菩萨誓愿宏深,慈悲广大,于无量劫前,固已满证三德秘藏。但以度生情殷,不居佛位,悲运同体,慈起无缘,分身尘刹,度脱众生。其所度之法,与所度之人,三世诸佛莫由尽说。而况娑婆众生,刚强难化。以故菩萨于此世界因缘甚深。故如来于忉利天放光集众,发明菩萨往劫因行及发愿等事,即所谓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

  何幸娑婆,有此恃怙。此经文虽浅显,理极宏深。世多不察,谓为专谈因果,以诱愚迷。其于菩萨孝心纯笃,愿力广大,三世诸佛莫能赞,九界众生咸依归之旨,均未计及,是何异弃金担麻,买椟还珠乎哉。此经二卷十三品,唐实叉难陀所译。从前虽有法灯,法炬所译之本,自莲池大师主张实叉之本之后,法灯之本便不流通。即实叉之本,又有二卷三卷之别,人多疑之。须知二卷系藏本,三卷系流通本。藏本上卷六品,下卷七品。流通本上卷四品,中卷五品,下卷四品。卷虽不同,经文无异。但传布既久,间有字句稍异者,固宜以藏本为主,亦不必改治流通本,以二本并行,了无所碍故也。

——《印光法师文钞》• 地藏菩萨本愿经序

【研读】

  地藏菩萨誓愿宏深,慈悲广大,于无量劫前,固然已经满证三德秘藏。但因为度众生的心愿殷重,不居佛位,运同体悲,起无缘慈,分身尘刹,度脱众生。菩萨度众生的法门,与所度的众生,三世诸佛,不能说尽。而何况娑婆世界的众生,刚强难化。因为菩萨于此娑婆世界的因缘甚深。所以如来在忉利天放光集众,阐发显明菩萨往劫因行以及发愿等事迹,就是所谓的: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

  何等庆幸,娑婆世界,有菩萨作为依靠恃怙。这部经的经文虽然浅显,义理极为宏深。世人大多不觉察,认为经中专谈因果,来诱导愚迷之人。而对于菩萨孝心的纯笃,愿力的广大,三世诸佛不能尽赞,九界众生全都依归的旨义,全都没有考虑到,这就如同舍弃黄金,担起麻杆,买下木盒,归还宝珠啊!这部经有二卷十三品,是唐朝实叉难陀三藏所译。从前虽然有法灯、法炬所翻译的本子,从莲池大师主张流通实叉难陀的译本之后,法灯的译本就不流通了。实叉难陀的译本,又有二卷、三卷的差别,人们大多生疑。必须知道二卷是藏经本,三卷是流通本。藏经本,上卷六品,下卷七品。流通本,上卷四品,中卷五品,下卷四品。卷数虽然不同,经文没有差异。但流通传布的久了,或有字句稍为不同的地方,固然应该以藏经本为主,也不必修改流通本,因为二种译本并行于世,没有一点妨碍的缘故。

  ——如诚法师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