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牌:江亭怨《冷斋夜话》云:“黄鲁直登荆州亭,柱间有此词,夜梦一女子云:‘有感而作’鲁直惊悟曰:‘此必吴城小龙女也’”双调,四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三仄韵,第三句结平声,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教你学填词64江亭怨?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教你学填词64江亭怨(教你学填词64江亭怨)

教你学填词64江亭怨

詞牌:江亭怨

《冷斋夜话》云:“黄鲁直登荆州亭,柱间有此词,夜梦一女子云:‘有感而作。’鲁直惊悟曰:‘此必吴城小龙女也。’”双调,四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三仄韵,第三句结平声。

詞譜: 四十六字

(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词例: 吴城小龙女(宋):江亭怨

帘卷曲栏独倚,山展暮天无际。泪眼不曾晴,家在吴头楚尾。

数点雪花乱委,扑漉沙鸥惊起。诗句欲成时,没入苍烟丛里‖

詞牌: 琴调相思引

又名《相思引》。

唐琴曲有《相思怨》,宋琴曲有《相思引》。此调当即摘琴曲一段而成。“引”是词的种类之一。《初学记》云:“古琴曲有九引”,王力先生据此断定“引”即是“曲”,唐代词称为“曲”,因此,“引”就是词。

《词谱》谓此调有平仄两体。平韵体始见于周邦彦词,双调,四十六字,上片四句三平韵,下片四句两平韵,宋人多从之。

仄韵体见宋无名氏词及贺铸词。无名氏词双调,四十九字,上片五句四仄韵,下片四句四仄韵。贺铸词双调,七十三字,上片七句四仄韵三叠韵,下片十句四仄韵六叠韵。

詞譜:三体

A 四十六字 平韵体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词例: 赵彦端(宋):琴调相思引

拂拂轻阴雨麴尘。小庭深幕堕娇云。好花无几,犹是洛阳春。

燕语似知怀旧主,水生只解送行人。可堪诗墨,和泪渍罗巾。

赵与仁(宋):相思引

冰箔纱帘小院清,暗尘不动地花平。昨宵风雨,凉到木犀屏。

香月照妆秋粉薄,水云飞佩藕丝轻。好天良夜,闲理玉靴笙。

B 四十九字 仄韵体

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词例: 无名氏(宋): 相思引

笑盈盈,香喷喷。姑射仙人风韵。天与肌肤常素嫩。玉面犹嫌粉。

斜倚小楼凝远信。多少往来人恨。只恐乘云春雨困。迤逦娇容褪。

无名氏(宋): 相思引

半苞红,微露粉。潇洒早梅犹嫩。香入梦魂残酒醒。芳意相牵引。

不畏晓霜侵手冷。欲折一枝芳信。折得却无人寄问。争信相思损。

C 七十三字 仄韵体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或:(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词例: 贺铸(宋): 琴调相思引

终日怀归翻送客,春风祖席南城陌。便莫惜离觞频卷白。动管色,催行色;动管色,催行色。

何处投鞍风雨夕?临水驿,空山驿;临水驿,空山驿。纵明月相思千里隔。梦咫尺,勤书尺;梦咫尺,勤书尺。

贺铸(宋):琴调相思引

团扇单衣杨柳陌。花似春风飘无迹。赖白玉香奁供汾泽。借秀色。添春色。借秀色。添春色。

云幕华灯张绮席。半醉客。留醒客。半醉客。留醒客。渐促膝倾鬟琴差拍。问此夕。知何夕。问此夕。知何夕。

后注1: 词谱中(平)或(仄)指括弧内字可用平声字亦可用仄声字,但以所标字为正例。

后注2: 词谱中双竖号之前字均为韵脚,须叶韵。

后注3: 古人词中有些字与我们现在发音有别,对这些字须依词韵来确定,而不能简单疑为古人用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