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之清明记忆重现(话说二十四节气)(1)

▲题字 杨勇

告别了阳光明媚的3月的尾巴,刚刚进入4月,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清明。

二十四节气之清明记忆重现(话说二十四节气)(2)

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风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风,指清爽明净之风。《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也提到,“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因此,清明节气自古就有冰雪消融、草木青青,天气清澈明朗、万物欣欣向荣之意。

二十四节气之清明记忆重现(话说二十四节气)(3)

和其他节气一样,清明也有属于自己的三物候,桐始华,田鼠化为鴽,虹始见。意思是,在清明节气里,会见到桐树开花,阳气健盛后田鼠像鴽鸟(即鹌鹑)一样多了起来,彩虹也开始出现。

二十四节气之清明记忆重现(话说二十四节气)(4)

清明还有一个特点,它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一个演变为民间节日的节气,与端午节、中秋节、春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二十四节气之清明记忆重现(话说二十四节气)(5)

说到清明,第一时间想到的一定是那首耳熟能详的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二十四节气之清明记忆重现(话说二十四节气)(6)

诗歌开头第一句就点出了清明这个节气天气的一大特点——多雨。一想到清明时节,我们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天空淅淅沥沥下着小雨,空气洁净,有泥土的味道。刚刚萌芽的小草被雨滴压弯了头,枝头繁花被雨水打落在地,花瓣层层叠叠,像一幅大自然无意间绘制的美丽图画。

二十四节气之清明记忆重现(话说二十四节气)(7)

实际上,清明多雨一般是指我国南方地区,而我国北方地区在清明节气的天气特点则是气温快速回升、降水稀少、干燥多风等。

南方之所以在清明节气容易“雨纷纷”,主要是因为这个时节天气冷暖变化幅度较大,不稳定降水增多。当冷暖空气交汇碰撞,对流天气出现,自然雨水也就多了。

二十四节气之清明记忆重现(话说二十四节气)(8)

成都作为一座南方城市,在这个时段天气自然也是摇摆不定。今日阳光明日阴,后天再洒点小雨,大家外出最好常备雨具和外套,以应对可能突变的天气。

二十四节气之清明记忆重现(话说二十四节气)(9)

清明,除了是一个节气,还是我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每逢清明,人们纷纷前往祭祖、扫墓。据说,清明祭扫的习俗始于古代帝王将相的“墓祭”之礼,后来民间纷纷效仿,历代沿袭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固定风俗。

二十四节气之清明记忆重现(话说二十四节气)(10)

每逢清明节,人们返回故乡,为逝去的亲人送上一束鲜花,寄托一缕哀思。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网络祭扫的方式也被越来越多人所接受。它不仅为清明节时无法回乡祭扫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平台和渠道,也更加环保、便捷。

亲人离去,清明给了人们一个专门的时间去思念、去回忆,或许也正因如此,这个节气多少带上了些悲伤的情绪。但毕竟斯人已逝,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更加健康幸福地工作生活,又何尝不是另一种方式的纪念呢?

二十四节气之清明记忆重现(话说二十四节气)(11)

清明时节天气回暖,到处都生机勃勃。除了祭祖扫墓,这个节气还有一些其他的传统习俗。如踏青、放风筝、植树插柳等,不妨趁着清明小长假去试试吧。

二十四节气之清明记忆重现(话说二十四节气)(12)

二十四节气之清明记忆重现(话说二十四节气)(13)

清明时节,饮食可选择一些健脾补肺的食物,如山药等。在熬汤时也可适当加入薏仁、桑葚、黄芪、杏仁等药材,可以益肝、补虚,增强抵抗力。这个时节,吃一些时令野菜,如苦菜、荠菜等,还能够有效缓解内热及春燥引发的出鼻血等症状。

此外,我国部分地区还有一些清明节时的特色饮食,来了解一下吧!

*馓子

馓子,是一种油炸食品,香脆美味,为金黄色的细条状。我国南北各地清明节都有吃馓子的习俗,北方馓子以麦面为主料,南方馓子则一般以米面为主料。

*清明果

一听这个名字,就知这种食物一定与清明有关。浙江南部一些地区在清明时节会采摘野菜拌以糯米粉捣揉,馅则用豆沙或白萝卜丝与春笋制成,将其蒸熟,外皮为绿色,内里甜软,有止咳化痰的作用。

二十四节气之清明记忆重现(话说二十四节气)(14)

▲图源 视觉中国

*螺蛳

清明时节,正是采食螺蛳的最佳时令。因这个时节的螺蛳最为肥美,还有“清明螺,抵只鹅”的说法。螺蛳的食用方法很多,可与葱、姜、酱油、料酒、白糖同炒,也可煮熟挑出螺肉,拌着吃或炝炒等。

二十四节气之清明记忆重现(话说二十四节气)(15)

清明已至,万物生长。愿我们的生活也如同这个节气的名字一般,清洁、明净。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策划 单正华 何大江 何齐铁

文字/编辑 李旻 制图 曹劲松 校对 王鹃

审核 单正华

图源 成都日报资料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