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倒叙

倒叙并不是把整个事件都倒过来叙述,而是除了把某个部分提前外,其他仍是顺叙的方法。采用倒叙的情况一般有三种:一是为了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把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部分提到前面,加以突出;二是为了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把事件的结果提到前面,避免平铺直叙;三是为了表现效果的需要,把事件的高潮部分提到前面,造成悬念,引人入胜,使文章曲折有致。倒叙时要交代清楚起点。倒叙与顺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还要有必要的文字过渡,做到自然衔接。特别要注意,不要无目的地颠来倒去,反反复复,使文章的眉目不清。

倒叙手法的作文500字左右(教你写作文第三讲)(1)

名家名篇: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周晔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在世的时候,我年纪还小,根本不知道鲁迅是谁,以为伯父就是伯父,跟任何人的伯父一样。伯父去世了,他的遗体躺在万国殡仪馆的大礼堂里,许多人都来追悼他,向他致敬,有的甚至失声痛哭。数不清的挽联挂满了墙壁,大大小小的花圈堆满了整间屋子。送挽联、花圈的有工人,有学生,各色各样的人都有。那时候我有点惊异了,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就在伯父逝世那一年的正月里,有一天,是星期六的下午,爸爸妈妈带我到伯父家里去。那时候,每到周末,我们姐妹三个总要轮流跟着爸爸妈妈到伯父家去团聚。这一天,吃晚饭的时候,伯父跟我谈起《水浒传》里的人物故事。不知道伯父怎么会知道我读了《水浒传》,大概是爸爸告诉他的吧。老实说,我读《水浒传》不过囫囵吞枣地看了一遍,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有时候还把一个人做的事情安在另一个人身上。伯父问我的时候,我就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从此,我读什么书都不再马马虎虎了。

那天临走的时候,伯父送我两本书,一本是《表》,一本是《小约翰》。伯父已经去世多年了,这两本书我还保存着。

有一次,在伯父家里,大伙儿围着一张桌子吃晚饭。我望望爸爸的鼻子,又望望伯父的鼻子,对他说:“大伯,您跟爸爸哪儿都像,就是有一点不像”。

“哪一点不像呢?”伯父转过头来,微笑着问我。他嚼着东西,嘴唇上的胡子跟着一动一动的。

“爸爸的鼻子又高又直,您的呢,又扁又平。”我望了他们半天才说。

“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

“那怎么——”

“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

“碰壁?”我说,“您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您走路不小心?”

“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

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有一天黄昏,北风呼呼地怒号着,天色十分阴暗。街上的人都匆匆忙忙赶着回家。爸爸妈妈拉着我的手,到伯父家去。走到离伯父家门口不远的地方,看见一个拉黄包车的坐在地上呻吟,车子在一边扔着。

我们走过去,看见他两只手捧着自己的脚,脚上没有穿鞋,地上淌了一摊血。他听见脚步声,抬起头来,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

“怎么了?”爸爸问他。

“先生!”他那灰白的抽动着的嘴唇里发出低微的声音,“没留心,踩在碎玻璃上,玻璃片扎进脚底了。疼得厉害,回不了家啦!”

爸爸跑到伯父家里去,不一会儿,就跟伯父拿了药和纱布出来。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出镊子给那个拉车的夹出脚里的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

那个拉车的感激地说:“我家离这儿不远,这就可以支持着回去了。两位好心的先生,我真不知道怎么谢你们!”

伯父又掏出一些钱来给他,叫他在家里休养几天,把剩下的药和绷带也给了他。

天黑了,路灯发出微弱的光。我站在伯父家门口看着他们,突然感到深深的寒意,摸摸自己的鼻尖,冷得像冰,手和脚也有些麻木了。我想,这么冷的天他怎么能光着脚在路上拉车呢?

伯父和爸爸回来的时候,我就问他们。伯父的回答我记不清了,只记得他的话很深奥,不容易懂。我抬起头来,要求他给我详细地解说。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他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伯父逝世以后,我见到他家的佣女仆阿三。阿三是个工人的妻子,后来她丈夫失了业,她愁得两只眼睛起了蒙,看东西不清楚,模模糊糊的像隔着雾。她跟我谈起伯父生前的事情。她说:“周先生病得那么厉害,还三更半夜地写文章。有时候我听着他一阵阵接连不断地咳嗽,真替他难受。他对自己的病一点儿也不在乎,倒常常劝我多休息,不叫我干重活儿。”

的确,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点评】

这篇文章先叙述鲁迅去世之后,来悼念他的人很多,“我有点惊异了,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这是先写结果,设置悬念,吸引读者读下去。然后运用倒叙,回忆了伯父和“我”谈读书,跟“我”讲碰壁,帮助黄包车夫,又通过女仆阿三之口讲鲁迅体谅他人。这是一篇运用倒叙的典范之作。

倒叙手法的作文500字左右(教你写作文第三讲)(2)

学生作文:

最让我后悔的一件事

佚名

爷爷什么也没说,拿起扫帚,吃力地弯着腰,仔细地扫着玻璃片,还嘱咐我千万小心,别被玻璃片扎着脚。突然间,时间停止了,空气凝固了,风刮得更起劲了,用力拍打着窗户。不经意间,看到爷爷眉头上的皱纹加深了。顿时,一种感激,惭愧的心情涌上心头。

这是一件只有我和爷爷知道,也令我最后悔的事情。时光飞逝,这件事已过去近两年了,相信他老人家已记不起了,可是在这两年多来,后悔的阴云一直笼罩在我的心头,它几乎压得我喘不过气来。

事情发生在一个寒冷的冬天,那时爷爷来我家住一段时间。

一天下午,爸爸妈妈都上班去了,只剩下我和爷爷两个人。干什么呢?去室外玩太冷,在家里玩没意思,爷爷什么也不会,没法陪我玩。我无奈地在家里转来转去。突然,“啪”一声响,桌子上的闹钟被我的手不小心碰掉在地上了,碎玻璃渣溅得地上到处都是。我的两眼直钩钩地望着地上,心里害怕极了。我妈妈是个非常节俭的人,现在一个完好无损的闹钟却被我……想到这里,我感到万分的恐惧,“呜”地哭起来了,几滴晶莹的泪珠滴到桌面上。爷爷听到声音从卧室走出来,看到这一切,忙搂着我亲切地说:“好孙女,好孙女,咱不哭了。”可我还是哭个不停,爷爷不停地劝着我……

我终于不哭了,爷爷也笑了。正在这时妈妈回来了。不出我所料,妈妈看到地板上被摔坏的闹钟,问:“谁干的?”我不敢看妈妈那责备而又凶狠的目光,心里七上八下的,正想往爷爷身后钻,妈妈如雷鸣一般叫住了我,问是不是我干的。我不知如何回答,如果我承认了,妈妈肯定会打我、骂我。“不是雪松打碎的,是我。我拿闹钟看时,不小心把它碰掉了。”爷爷突然开口说话了。妈妈什么也没说,“嘭”把门一关,进自己的房间了。于是,爷爷拿起扫帚开始扫碎

在这之后,妈妈把这件事告诉了爸爸、邻居,让别人认为爷爷是一个麻烦的人。我多想向妈妈承认错误,不要让她错怪爷爷,可又不敢。爷爷为我受了委屈,但他还是护着我,疼爱着我,这让我感到了自己是多么的怯懦。我曾向爷爷承认过错误,可他老人家却满不在乎。在他心里,这只是疼爱我的小事,而在我心中,这是无法弥补的过失。

每当想到爷爷,我就会记起这件事。只有那略带寒意的春风,那略带草香的空气,那略带灰暗的明月,才能理解我此时此刻的心情,我仿佛又长大了许多。或许它们能送去我深埋心底两年的歉意,悔意……

意……

【点评】

这篇作文运用倒叙,先写爷爷扫摔坏的闹钟碎玻璃的情景,这是事件的高潮部分,也是“我”印象深刻的部分,同时还设置了悬念,让读者想知道是怎么回事。接下来运用顺序,交待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把爷爷替“我”背锅的来龙去脉讲得清清楚楚。一个疼爱孙女的爷爷形象,就跃然纸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