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11 廉克飞 时拾史事

前日恰巧于某节目中看到两位文博专家竟因为“司马光砸缸”这一“常识”展开了唇枪舌战:一位从文献资料论证,司马光确实砸了缸救了人,一位从考古文物考证,宋代压根儿烧不出能淹死人的大缸,司马光没法儿砸缸。

司马光到底有没有砸缸(司马光有没有砸缸)(1)

然后那位说砸了缸的:北宋晚期南宋早期的湖北襄阳檀溪宋代壁画墓中的壁画有就有水缸的形象,这就可以证明北宋生活中储水大缸的存在。并且在山东胶州板桥镇北宋遗址就出土过口径达一米的陶缸残器,直径一米的的陶器完全能容下一个孩子。满足能收集并储存雨水,并能长时间储水的北宋大缸是存在的。

那说没砸缸的就:你这几口缸由于不是在院落中发现的,无法进一步证明北宋在日常生活中也使用这样的大缸啊。

两派人马你来我往,剑拔弩张,你方唱罢我登台。

司马光到底有没有砸缸(司马光有没有砸缸)(2)

缸和瓮两者都是土烧制而成的,外型和用途上稍有不同。

1、外型:缸一般是体型较大,缸壁呈坡形,底部到缸口逐渐张开。而瓮一般是大肚,口比底略大,瓮壁呈一定弧度。

2、用途:缸一般是家庭盛水、装面的,口大舀水、挖面方便。瓮一般是腌咸菜、做酱的,肚大装的多,口小容易密封不易漏进雨水。

3、观赏性:缸一般做工好一些,用来养鱼中莲,口大可以目了然。瓮用来养动物,比如蛇和乌龟等,口小蔽日,动物在里面比较安静,不以逃脱。

那么初步推测,司马光砸的瓮应该是喂养动物的或者储水的用具。口小底深肚大,会淹死人,人掉进去不太容易出来。很符合故事背景。其次问题就是宋代到底能不能制造出这么大的瓮呢?

在印尼海域有很多沉船,其中在里面打捞出一种越窑大瓮,经勘测是唐后期的成品,当然并不是用来装饮用淡水的,而是装中国外销的各种瓷器。大瓮高约一米,最大直径超过半米,完全可以淹没一个儿童。1973年于曹家泊乡丁家沙浯宋代遗址发现一种白瓷大瓮,通高90.6厘米,口径52厘米,底径37厘米,腹径85厘米,是宋瓷中之佼佼者,这种容积也完全能容下一个儿童。

至于砸不砸的动瓮这一点,陶器烧成温度低,胎体硬度较差。大瓮,还有未满的水,比较易碎,司马光是砸的动的——千万不要低估一个小孩子的破坏力。

司马光砸瓮。

司马光到底有没有砸缸(司马光有没有砸缸)(3)

往期精彩文章推荐

宋朝男性致富信息

日本人的起源是哪里?

影像记录“华山论剑”

关于时拾史事

搜索historytalking 关注时拾史事,了解正史中的八卦事。时拾史事是今日头条签约作者。时拾史事读者群号 535858375,欢迎喜欢历史的各位加入群一起交流。投稿请发historytalking@outlook.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