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出生的宝宝,不是在吃奶就是在睡觉,也因为宝宝的胃容量小,一天就要吃很多顿。很多妈妈都知道在喂奶后,要帮宝宝拍嗝,让宝宝的胃更舒服一些。

怎样给宝宝拍嗝才算成功(宝宝拍嗝有讲究)(1)

黄水芳表示,拍嗝很久还是吐奶,很可能是因为拍嗝的方式不正确。

可是给宝宝拍嗝时,却发现没有效果,拍嗝很久还是吐奶。清远市人民医院爱婴区主管护师黄水芳表示,这很可能是因为拍嗝的方式不正确。那么新生儿怎么拍嗝最有效?给宝宝拍嗝要避开什么误区?听听她怎么说。

易吐奶是生理特点

黄水芳介绍,新生儿的胃与成人的有所不同。新生儿的胃呈水平位,而且胃平滑肌发育尚未完善,在充满液体、食物后易使胃扩张。刚出生时,婴儿的胃约葡萄大小,再加上贲门(胃与食管相连的部分)肌张力低,还不能很好地收缩,喝进去的奶易回流食管。

对比成人,宝宝分解乳糖的乳糖酶仅70%,帮助消化蛋白质的肠激酶仅25%,酶活性低容易导致因乳糖和蛋白质消化不良而引起胀气。

“因为宝宝胃部生理性的特点,造成新生儿容易吐奶。”黄水芳说,所以在喂奶后,家长要做到及时帮宝宝拍嗝把气体排出,减少胃内压力,吐奶、溢奶的情况和次数即可得到有效地减少。此外,拍嗝还具有安抚新生儿情绪的作用。

宝宝喂奶结束后,应先将其进食时进入胃部的气体拍出,黄水芳介绍了两种操作方法。

第一种是直立式。将婴儿直立抱在肩上,用同一侧的胳膊托住婴儿的臀部,用另一手掌轻拍宝宝的上背,促使婴儿拍嗝。

第二种是端坐式。让婴儿坐在大腿上,身体前倾,用手托出婴儿的下巴,夹住肩膀,另一只手轻拍或抚摸婴儿背部,为婴儿准备小毛巾,防止吐奶。如果婴儿在几次拍打之后仍未打嗝,可以先抚摩再进行拍打。

仰头操作不可取

“正确拍嗝很重要,呛奶严重会窒息。”黄水芳介绍说,曾接诊过一例比较严重的呛奶病例。入院时,宝宝已经发绀、发紫,病情较为严重,进行了心肺复苏及一系列的治疗,宝宝才抢救回来。

黄水芳举例说:“一些家长会把宝宝的头仰起来拍嗝,其实是错误的,因为食管和气管是相连的,这样做反而会加重吐奶,更容易流入气管,严重会引起窒息。”

宝宝呛奶,第一时间应该咳出来。咳嗽可以调节宝宝的呼吸吞咽,把呛到气道里的东西咳出来。家长也要鼓励宝宝继续咳嗽。如果情况比较严重,就要进行应急处理。

第一时间把宝宝俯卧过来,趴在大人的腿上;使宝宝上身向下倾斜,头要向下低;要托住宝宝的头,保护好颈部;用右手掌根拍打宝宝背部;拍打背部的方向是向前向下,连续拍打几次,帮助宝宝把气道内的异物引流出来。

有的家长反映,就算拍嗝了,宝宝也不会发出打嗝的声音。黄水芳表示,拍嗝不仅是排气,还是宝宝喝完奶的一个过渡期。但是有些宝宝喝完奶,拍嗝也不一定会有嗝声。在没有嗝声的情况下,至少要拍5分钟。

宝宝打嗝要拍到几个月?黄水芳介绍,至少要拍一个月。一般来说,宝宝到了3-6个月之后,就不用特意地去拍嗝了。这时候的宝宝自己会翻身,也没有那么容易溢奶。6个月以后的宝宝基本上就不需要拍嗝了。

拍嗝注意事项:

1.拍嗝时保持手指并拢,手心弯曲呈接水状轻叩背部以能引起振动为宜。

2.每次喂奶分2-3次进行拍嗝,可避免婴儿胀气,吐奶等不适。

3.喂奶时应选择正确姿势,避免吸入空气较多。

4.若婴儿在吃奶睡着后也应拍嗝,避免发生睡着后因呛奶引起的不良情况。

5.婴儿喂奶后避免剧烈摇晃,容易诱发吐奶。

【撰写】陈之瑜 刘秋宜

【通讯员】彭可明

【作者】 刘秋宜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