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折子,是古代一种非常特殊的取火用具。在很多影视剧之中都有展现,在古代取火方式单一的情况之下,火折子成了古人常用的手段。其只需要拿出来轻轻一吹,便能够燃火,极为方便。已经能够媲美现代的火柴了。虽然随着时代的进步,火折子已经消失在人们的生活之中,但这个小小的工具,凝结了古人的智慧与技巧。

古代的火折子能多久不灭(为何轻轻一吹就会着火)(1)

很多人都觉得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落后,无法和西方相比。但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文化水平在明代之前,一直都是走在世界前列的,火药、指南针等都是中国的产物。火折子看似简单,但同一时期的西方根本无力生产,其中技术含量之高令人惊叹。

火折子的使用

在影视剧之中,火折子可以说是无所不能,任何环境之下都能点燃,甚至泡过水还能够引火。但在实际情况下,火折子的制作以及使用都是有着非常严格的工序以及环境要求的,尤其是不能碰水,一旦沾水几乎就报废了。火折子的使用,大致是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的。南北朝时期,天下大乱,百姓民不聊生,即便是朝廷、军队等也经常面临物资短缺的状况。其中就包括生火使用的工具。火折子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发明使用的。

古代的火折子能多久不灭(为何轻轻一吹就会着火)(2)

相比传统生火、保存火种的方式,火折子简单易携带,能够满足大部分取火的需求。另外火折子的制造也分为很多种。一般情况下就是用普通的纸钱或者是草纸进行制作。自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技术之后,纸张的使用就非常普遍了,除了日常书写使用的,还有祭祀先祖使用的纸钱。这类纸上相对来说空隙更大,透气性更好,是制作火折子的不二之选。在制作的时候将纸张按照竹筒的长度进行裁剪,随后将裁剪好的纸张卷起来,插进竹筒之中。其后为了保障火种能够保存更长的时间,还会加入木屑之类的物品。

古代的火折子能多久不灭(为何轻轻一吹就会着火)(3)

然后将其点燃,并且用通风的盖子盖起来,既能够保证其不灭,又不会在短时间内燃尽。在使用的时候,拿出来轻吹即可。而在一些达官贵人的家中,火折子的制造则更加繁琐。其主要材料是红薯蔓、棉花、芦苇等粗纤维,经过反复浸泡、捶打晾晒,最终制作成需要的大小。放入竹筒之后,还会加入硝石、硫黄、松香、木屑等易燃材料。这类火折子由于加入了硝石、硫黄等易燃物,根本不需要人工吹,每次使用,拿出来轻微晃动便能够自燃。而且其相对普通纸张制作的火折子更加耐用。

古代的火折子能多久不灭(为何轻轻一吹就会着火)(4)

火折子的原理

火折子的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利用灰烬之中的余火,实现再燃。在农村的土灶之中,经常会采用同样的方式。土灶之中一般都使用木柴,由于是在相对密闭的空间之中,木柴的燃烧并不充分。在灰烬之中通常都会有一些不曾燃尽的木柴、木炭。只需用灰烬将其掩盖,然后关闭灶门,减少空气流通。

古代的火折子能多久不灭(为何轻轻一吹就会着火)(5)

灰烬之中余火便能够保存很久,短则一日,长则三四天。等到再次使用的时候,只需要扒拉开灰烬,将一些易燃的木柴或者是布条放在余火之上,然后轻轻吹风,便能够将木柴引燃。这与火折子的使用方法几乎一致。火折子也是通过减少空气流通,延长火种的保存时间。

古代的火折子能多久不灭(为何轻轻一吹就会着火)(6)

这里面就涉及阴燃,指的是没有火焰的缓慢燃烧现象。其实生活之中很多物质都满足阴燃的条件,尤其是纸张、木屑,或者是纤维较多的植物等。古人虽然无法具体解释其中的原理,但依然发现明火和阴燃的区别,同时也认识到阴燃的持久性。而且阴燃的物质还能够在一定情况下转化为明火。古时缺乏取火工具,阴燃便成了保存火种的主要方式。上文提到的土灶,在农村使用过程中,也会采用阴燃的方式进行火种保存。但是火折子在使用过程中也有着很多弊端和不便。

古代的火折子能多久不灭(为何轻轻一吹就会着火)(7)

火折子的弊端

首先就是怕水。火折子在未使用的情况下,处于阴燃的状态,而阴燃状态之下最怕遇水,一旦遇水,其中的余火很容易熄灭。因此影视剧之中经常出现火折子从水中拿出,还能够正常使用,是不符合常理的。

其次就是火折子制作过程之中使用的硫黄、硝石等,都是易燃易爆炸的物质。一旦使用不当,便会引发小范围的爆炸。虽然由于火折子体积小,造成的爆炸规模并不大,但其长期被人携带在身上,也是很危险的。

古代的火折子能多久不灭(为何轻轻一吹就会着火)(8)

并且硫黄还是有毒物质,虽然少量、暂时的硫黄摄入并无大害,但长期使用含有硫黄的火折子,还是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危害。除了硫黄,有的火折子也会加入白磷,相比硫黄,白磷的危害更大。当然,整体来说火折子的出现,的确是人类用火史上的一大进步。其便捷性、易制作性,都极大便捷了古代人民的生活。毕竟火的使用,对人类来说必不可少,以往火种的保存一直都是大问题。而火折子则保证了火种的延续性,在一个火折子用尽之时,只需要引燃另一个即可。

古代的火折子能多久不灭(为何轻轻一吹就会着火)(9)

总结:

火折子的发明,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并不亚于造纸、火药的发明。一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是多方面共同推进的,火折子深入到普通百姓的生活之中,属于从上而下的改变,不论是底层百姓,还是达官贵人,都享受到了其便利。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1855年瑞典人J.E.伦德斯特伦发明了安全火柴,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见的洋火柴。在这之后随着人类对各种能源的利用,取火方式也越来越多。而火折子也退出了历史舞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