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就有关《金瓶梅词话》中三个词语的释义发表个人的看法。

拔步床

新近到石家庄市南三条文化市场参观“古代民间生活、生产用品展”,展品中古代家具占了大宗,其中有一张正宗的清代拔步床。

实物与蔡国梁先生在《金瓶梅社会风俗》、白维国先生在《金瓶梅词典》二书中解释的拔步床相左,因所展实物征集于民间,拔步床一名也源于世代口头流传,有专家认可,当为正确无疑。

《金瓶梅社会风俗》第79页:

《金瓶梅词话》第七回:“薛嫂道:……‘这位娘子,说起来你老人家也知道,是咱这南门外贩布杨家的正头娘子,手里有一分好钱,南京拔步床也有两张。’”

拔步床,人疑即八铺床,说床的大,可容纳下八铺八盖的被褥,以南京描金彩漆的最佳。

千工拔步床

有的说是八步床,说它长八步。

明人郎瑛的《七修类稿》说:“石床一张,上下四柱,菱花片壁,即人间之拔步耳。”

《越谚》作踏步床,说:“床前接有碧纱橱(按:间隔房间的一种帏幛)者,踏踏脚,步步幛也。”

《金瓶梅词典》第9页:

一种结构高大的床,外有雕花的床罩,床罩内两端嵌有小柜,床屉下有抽斗等。

中国古代的床分为四种:

一、床,四条腿和一张长方形的床面;

二、在床的基础上加有三面护栏叫罗汉床。

曹操刺董卓,董卓从床里面护栏上的镜子里看到曹操手提七星宝刀来行刺,董卓所睡的床,当为罗汉床;

三、在罗汉床的基础上四角加上四根立柱,四面加帷幔,上加“承尘”,名架子床;

四在架子床的基础上外加一个套间,并整体高出地平一个台阶则谓之拔步床。

拔步床,顾名思义,拔,即向上的一个动作,相当于英语的“up”。

拔步即向上提脚,所以也叫拔脚、拔腿。展品所展示的正是这样的一张床:

它是在架子床的前面多了一个套间,套间与床同宽,进深约一米,内有木地平,铺有地毯。据讲解员介绍是放卫生用具或衣物的。

套间地平的高度约高出屋子地面一步,即一个台阶,人上床睡觉必先踏入这个套间,也即上一个台阶。

这个动作也就是“拔步”,故名。

这样的拔步床共有八根立柱,即床本身四根,套间前脸四根,四周是蚊帐和帷幔。

嚣段子

第七回:薛嫂说杨姑娘爱的是钱财,“大官人多许他几两银子,家里有的是那嚣段子,拿上一段,买上一担礼物,亲去见他,和他讲过,一拳打倒他。”

《金瓶梅社会风俗》将嚣段子解释为“缎子中低劣而薄的一种。…吴语说厚薄之薄曰‘浇’,这里的‘嚣’字误用。”

其实“嚣”即“枵”( xiao) ,枵字本意是空虚,指织物薄(bao),即经线和纬线间距大,如口罩布、纱布。

北方夏天糊窗户的像蚊帐一样的织物即名“枵布”,现在北方广泛使用此语。

笔者认为蔡先生的解释尚欠确切。

有许多北方方言在南方话中出现。拿“耍”字为例:

北京称玩耍为“玩”,标准语读“wan”,距京三百公里的石家庄称“玩”为“耍”(shua)。

四川距石家庄一千多公里之遥,也叫“耍”,也读音平。

看来中国的汉语复杂而神秘,方言的使用范围决非根据距离和地域所能轻易作结论的。

金瓶梅词话简介 金瓶梅词语释义纠误(1)

金瓶梅词话简介 金瓶梅词语释义纠误(2)

金瓶梅词话简介 金瓶梅词语释义纠误(3)

明代服饰

金瓶梅词话简介 金瓶梅词语释义纠误(4)

金瓶梅词话简介 金瓶梅词语释义纠误(5)

鱼游春水

陈诏先生在《金瓶梅六十题》文中介绍了《花营锦阵》的情况,其第22图为笑笑生《鱼游春水》词:

风流原无底,醉逞欢情情更美。弱体难拘,一任东风摇曳。翠攒眉黛远山翠(翠,孙逊译为“颦”),红褪鞋帮莲瓣卸。好似江心,鱼游春水。

正如陈诏先生所言,如果这里的笑笑生确是金瓶梅作者兰陵笑笑生的话,这对研究金瓶梅的作者到底是谁无疑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资料。

但陈先生在“呼之欲出的笑笑生”一文中说:

“《花营锦阵》在杭州出版,以及笑笑生的那首词中说:‘好似江心,鱼游春水。’这不是南方,特别是长江附近的即景吗?”

《花营锦阵》后被收人高罗佩《秘戏图考》。

我认为,既是“秘戏”,就凭“花营锦阵”四字也不难明白,图文完全是描写男女作爱内容的。

“好似江心,鱼游春水。”也决不是写景,而是性交的隐语,所以也就谈不上是南方、长江的景物描写了。

金瓶梅词话简介 金瓶梅词语释义纠误(6)

金瓶梅词话简介 金瓶梅词语释义纠误(7)

金瓶梅词话简介 金瓶梅词语释义纠误(8)

张竹坡评本《金瓶梅》

金瓶梅词话简介 金瓶梅词语释义纠误(9)

本文选自《金瓶梅研究》第八辑,2005,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转发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