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ylor swift霉霉lover(霉霉Taylorswift名满天下)(1)

明星都有外界强加的人设,不管本人是否喜欢,也不管是否公允,霉女那么多争议,主要是你很难把她装进任何现成的模板。

如今的歌手都是偶像型的,纯粹与个人形象无关的音乐那是收音机时代的事情了,但偶像也分类型。

少数人吊在半空,比如以前的牛姐、惠姨,后来的阿呆,只粉音乐不粉人的优越感,带来的也只是把别人爱豆按地上摩擦的虚荣。

其他人的情况各有不同。

像A妹、公鸭属于流量型,以流媒为基地,Spotify经常霸榜;

颜控型的,如艾薇儿,烟熏妆、哥特范儿都有人舔;

粉头,代表者比伯,洗出了最多的社交粉丝;

特立独型的,前有ladygaga,后有碧梨,创造而不是迎合潮流;

但每个类型都有短板。

A妹、比伯没有任何拿过重量级奖项,艾薇儿更惨,基本与所有奖项绝缘。大奖这种东西总要有一两个压箱底,否则真到节骨眼上,会被人喷得抬不起头来。

Ladygaga和碧梨手里有大奖,但粉丝与路人有审美代沟,出了圈就欣赏不来。

所以要攻击这些明星其实很容易。

艾薇儿的黑粉可以说,你只在亚洲受欢迎;

A妹和比伯的黑粉可以说,你没有格莱美;

碧梨的黑粉可以说,你的粉都是小屁孩;

偏偏这些困扰Taylor swift一个都没有。

一方面她有偶像光环。

包括一张讨人喜欢的脸蛋,超模级别的身材,以及符合大多数人审美的妆容和衣品,任何拥有这三样条件的人已经足够出道了;

她还有大量的粉丝,不管是ins还是微博,而且构成很均衡,有男有女,有基有拉,有老有少,这一点你只消看看广州见面会的画面便不难发现;

另一方面她又是个实力派。

是一位有着鲜明个人风格的创作者,现代音乐都是工业化的团队产品,但在自己主导词曲创作方面,她认第二,没人敢认第一;

而且她的创作有权威背书,她有一大堆格莱美,有着数量比MJ还多的全美音乐奖,至于粉丝奖、流量奖俯拾皆是。

围绕Taylor swift的争议,也与她的个人风格有关。

她曾说自己并不性感,其实性感分两类。

大多数人所理解的性感,其实就是动物本能,纯粹生理层面的感官刺激,针对的是下半身,是level最低的性感;

还有一种性感,只可意会,不会言传,只可远观,不可亵玩,让你想去守护,而不是去侵犯,这才是level最高的性感。

前一种性感把你变成罪犯,后一种让你化身中世纪的骑士,高下如云泥之别。

当然这也意味着必须付出代价,MJ那种级别的歌者都能被媒体流言碾得粉碎,何况她这样的小女生。

当八卦媒体、白左、黑粉、厌女症患者、卫道士一拥而上时,私生活自然就成了最佳题材,过于“完美”的Taylor swift不可避免的受到了现实世界的反作用力,一个来自新英格兰盎格鲁萨克逊老巢、喜欢乡村音乐的白人年轻女性简直是完美的攻击对象。

Taylor swift过往的一些形象有时会激发不良的公众反应,比如《22》MV里所展示的保守富裕白人家庭纸醉金迷的生活,镜头里清一色的白人女孩,并没有如好莱坞电影那般政治正确的搭配有色人种,这在美国并不讨好,很多人会觉得光鲜的表面背后一定隐藏着丑恶,碰巧也确实有帕丽丝·希尔顿这种人。

大家并不管你是不是经常做慈善,也不管你有没有不良嗜好,更不管你是不是常情感恩之心,并想着如何去回报,他们早就在镜头里先入为主了。

以前的Taylor swift对于坊间物议是驼鸟政策,眼不见为净,耳不听则清,心不想则静,捱到2015年“全网黑”的时候,实在熬不住了。

她不得不展示出攻击性,一边写歌回击侃爷等对手,一边被迫表明政治态度,与主流民意达成共识,她还不得不在《美国小姐》里剖白心路历程,把最真实的自我展示给公众。

她甚至被迫进行某种程度的“自污”。

Taylor swift的性格其实比较宅,不爱开party,很少去夜店,从不说脏话,现在却不得不喝点小酒,撒点酒疯,有意的说些F打头的词语,总之她必须做一些符合普通人预期的事情,就像《泰坦尼克》里,露丝跟杰克学着吐口水一样。

包括去做大家希望的性情中人。

这个世界不流行循规蹈矩了,行事越是出人意表,越是罔顾外人感受,越受欢迎,当年艾尔顿·约翰在大街上与狗仔对骂,枪炮玫瑰曾经在阳台上对着下面的粉丝小便,大家觉得挺“酷”,挺“霸气”,觉得不爱惜羽毛才是真性情。

这一代没了老一辈的才华,脾气却更火爆了,比伯把粉丝打到吐血,碧梨把扔到台上的水瓶砸回去,以前的taylor是个乖乖女,忧谗畏讥,与人为善,心术不良的狗仔只要表面客气点,她都会配合的摆个POSE,即便口吐芬芳,她也只是低眉含首,一笑而过。

但世界变了,你也得变,她只好不再去做那个见人微笑的好女孩,只好亲手打碎那个金发碧眼的芭比公主形象了。

好女孩要通过变得放荡不羁来证明自己是好女孩,这事挺黑色幽默的。

Taylor swift的个人风格其实并没有根本性的变化,为什么?

因为她和大多数明星的成长道路和获取能量的方式不同,很多人要用改变外在形象的方式与曾经的自我决裂,同时对抗现实的种种磨难,她正好相反,自始至终都是循着个人心境写歌,不自觉的在其中完成了自我解构,加之她还能从远比一般美国人牢固的家庭亲情中汲取勇气,她并没有经历大多数人年轻时的叛逆过程。

这让toylor更强大也更脆弱了。

强大的是她终于不在乎“全网黑”了,名满天下,谤亦随之,自古使然,看开就好,何况她还有长情的粉丝,又是榜单的常客,更是登顶福布斯的富婆,连她都有自怜情绪,其他明星怎么过?普通人还活不活?真别拿粉丝的心疼当回事。

脆弱的是,多少年来,家族和密友都是她的心灵港湾,霉妈一直是Taylor swift最忠实的守护者,假如有一天撒手人寰,很难想象她会受到怎样的打击。

至于那位连三流演员都算不上的小男友,顶多提供了不稳定的情感支持,实话实说,任何一段女强男弱的关系都不易维持,taylor越是刻意低调,委屈自己去迁就地位悬殊的男友,越是会给对方造成难以想象的压力,他们可能结婚,但未必有完美的结局。

歌手最好的自证永远是作品,Taylor swift有这个能力,如同纪录片里说的,错失格莱美又如何?再写一张新专就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