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之耻北宋灭亡原因(靖康之耻到底有多耻)(1)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南北宋的先后灭亡,相隔了一个多世纪,却都痛的不堪回首,但比起北宋靖康之耻的劫难,还有南宋崖山覆没的惨剧,更叫多少后人一声叹息的,却是多少两宋“精英”们的背叛。比如卖身做“伪齐”皇帝的刘豫,南宋大诗人方回,乃至为面子动员元世祖杀害文天祥的留梦炎,这些曾受尽国恩,且满嘴仁义道德的名流们,转身做叛徒,却是各个做得心安理得。气节之低,令人瞠目。

不过,最能打脸他们的,却应该是一群柔弱的人:两宋覆灭前后,一些卷入其中的女子们,她们悲愤却决绝的诗词。在那无助的灾难面前,下面这些泣血的作品,每一句,都足以狠抽世间软骨头。

1一、《怨歌》 宋钦宗皇后朱氏

幼富贵兮厌绮罗裳,长入宫兮陪奉尊阳。今委顿兮流落异乡,嗟造化兮速死为强。

昔居天下兮珠宫贝阙,今日草莽兮事何可说?屈身辱志兮恨何可雪,誓速归泉下兮此愁可绝!

北宋靖康之耻,汴京守军稀里哗啦。悲情投降的宋钦宗,在给金国送过降表后,也只能对着满城汴京军人悲愤嚎哭。然后就是满城浩劫,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外加大宋皇宫的满宫女眷全数被劫掠押送到北方。作为宋钦宗皇后的朱氏,也是受尽屈辱。

靖康之耻北宋灭亡原因(靖康之耻到底有多耻)(2)

可是,在窝囊丈夫已经变得唯唯诺诺,看到金兵大气都不敢出的时候。朱氏,这位汴京保卫战时曾带头为将士缝制衣服的刚烈女子,却以诗歌做出了她的回答。在金朝的饮宴上,朱氏被金朝大将强令唱歌助兴,推脱不掉的她,淡然的举起酒杯,唱出了这首《怨歌》

作为曾经的北宋皇后,且过着琴棋书画的风雅生活,面对山河变色,朱氏确实有太多的痛。公公宋徽宗的坑国,汴京城的沦陷,作为昔日的皇后,在金营里受到的羞辱,所有这些痛楚感受,都被她写入《怨歌》里,变成了“流落异乡”后的唯一盼望:速死为强。

但即使这样,朱氏所唱的,却也不止是哀痛。人生的起伏,已经到了“事何可说”的尽头,她更盼望的,是这遭受国难的大宋,能够幡然悔悟,从此奋发自强,她自己,却只哀叹“恨何可雪”,“此愁可绝”。

一个弱女子,尚且想着“恨何可雪”,南宋那边那些只知议和割地,不惜为了议和杀掉抗敌英雄的君臣们,可见多可耻。

发出如此哀叹的朱氏,也在不久后死于燕京。以《南渡录》记载,她的死非常凄然,尸身被人用席子草草裹走。而一首《怨歌》却传唱数百年。《历代名媛诗词》里,更给予一句心碎评价:千古为之酸鼻。

靖康之耻北宋灭亡原因(靖康之耻到底有多耻)(3)

二、《望江南》 南宋宫女金德淑

春睡起,积雪满燕山。万里长城横玉带,六街灯火已阑珊,人立蓟楼间。 空懊恼,独客此时还。辔压马头金错落,鞍笼驼背锦斓班。肠断唱门关。

当南宋王朝已经成为历史后,原本在临安伺候帝后的宫女们,也随着临安城的不战而降,几乎集体被掳掠到了元大都。虽然比起北宋汴京城的沦亡来,临安的沦陷要“文明”的多,但是那些离乡背井的宫女们,依然对千里之外的家乡充满怀念。于是,当琴师汪水云被征召到大都时,那些久离家乡的宫女们,听到汪水云熟悉的家乡话,立刻仿佛遇见了亲人。在汪水云离开大都返回南方的前夜,宫女们把多年的思乡之情,都写入了赠给汪水云的诗词里。

最有名的,就是宫女金德淑的《望江南》

这一首词,写了“积雪满燕山”的风格,写了“灯火已阑珊”的孤独,写了不舍汪水云离去的“空懊恼”。一声“肠断唱门关”,多少关于南宋灭亡的断肠苦痛,一首小词,尽皆道尽。

靖康之耻北宋灭亡原因(靖康之耻到底有多耻)(4)

当临安的降旗降下,南宋残山剩水已成历史,总算,还有一群柔弱的宫女“人立蓟楼间”,痴痴思念。

三、《满庭芳》徐君宝妻

汉上繁华,江南人物,尚遗宣政风流。绿窗朱户,十里烂银钩。一旦刀兵齐举,旌旗拥、百万貔貅。长驱入,歌台舞榭,风卷落花愁。

清平三百载,典章人物,扫地俱休。幸此身未北,犹客南州。破鉴徐郎何在,空惆怅、相见无由。从今后,梦魂千里,夜夜岳阳楼。

两宋王朝覆亡,蒙受劫难的,不止是深宫里的金枝玉叶们,更加惨痛的,是无数民间女子的痛苦遭遇,比如岳州徐君宝妻。

这位在史料里,连名字都没留下的才女,却遭受了刻骨的创痛。元朝军队攻破岳州,徐君宝被杀,其妻被元朝军队掳掠,却因美貌被元朝将军看中。舍不得杀她的元朝将军,把她从岳州押到了杭州,囚禁在昔日抗金名将韩世忠的故居里。这一路之上,元朝将军多次要强暴她,却都被她拼死反抗。到达杭州后,面对欲火中烧的元朝将军,这位聪明的女人,只淡淡提了一个要求:要我顺从你可以,必须让我先祭奠我丈夫的亡灵。

靖康之耻北宋灭亡原因(靖康之耻到底有多耻)(5)

于是,在韩世忠的府邸里,徐君宝妻郑重的整理妆容,向着南方虔诚叩拜,泪如雨下间,写就这一首千古绝唱,先回忆了南宋曾经的繁华,然后写尽了元军南下,狼烟遍地的惨景,南宋王朝不战而降的丑态。最后是自己痛苦的经历,对亡夫深深那“破鉴徐郎何在”的深深思念,还有一声郑重的承诺:梦魂千里,夜夜岳阳楼。

然后,当垂涎她美色的元朝将军,还做着风流大梦时,淡定在墙上题过诗的徐君宝妻,决绝的跳入府邸大池里,慨然投水自尽。用生命,她兑现了承诺。

见证这番壮烈时刻的《满庭芳》,从此也被广为传颂。公认“悲壮慷慨,有丈夫概”。比起同时期,那些轻松卖身投靠的“南宋忠臣”们,这个女子的“丈夫概”,足以羞杀他们。

北宋为什么会有“王安石变法”?看过这些奇葩事就明白

吴三桂放清兵入关,真的是因为陈圆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