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家老翁,年届七旬,丧偶数年。去年经人介绍,找了个年龄相当的老伴,只见一面便“闪婚”同居了。两位老者的“夕阳恋”开始也着实恩爱了一阵。孰料好景不长,不到半年,婚姻就出现了裂痕,两人开始为日常开销、子女往来等一些家庭琐事吵吵闹闹。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隔阂日深,竟至反目成仇,最终分道扬镳,为短暂的“黄昏恋”划上了句号。

邻家老翁先喜而后悲的再婚结局,在“黄昏恋”者中有一定的代表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老年人再婚已不再是什么新鲜事。然而,令人担忧的是,一些老年人非但没有因再婚而得到幸福,反而饮下了自酿的苦酒。在我们身边,这样的事例可谓是屡见不鲜。

分析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还是老人们择偶时的主导思想出现一些偏差。一些老年人再婚时,往往只看重对方的年龄大小、身体状况、经济收入、子女多少、住房条件等等,却忽视了对对方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品格行为等方面的考虑。他们都有着一个相似的经历,有人称之为“短、平、快”式的“闪电婚姻”,即认识时间短、感情平淡、结(离)婚快。

黄昏恋到底恋个啥(黄昏恋也是恋也要讲共同的感情基础)(1)

这些老人的潜意识里,大多隐藏着一种认识上的不足。再婚老人较为普遍的一种心态是:“老伴儿老伴儿,就是老来做个伴儿。”之所以“黄昏”了还“恋”,无非是为了找个做伴的。一把年纪了,哪能还像年轻人那样在一起卿卿我我的谈恋爱?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他们不是像年轻人那样痴痴地追求和寻觅爱情,因而忽略了志趣相投和心心相印,忽略了花前月下的“海誓山盟”。大多觉得年龄、身体条件差不多,就一见定下了终身。没有建立起互信互爱的感情基础,为婚后的共同生活埋下了隐患。

人到老年,在人生的旅途上已经历了太多的风雨、太多的酸痛,如今虽是年近“黄昏”,但谁说不是“夕阳无限好”?如是,才更应该珍惜人生的第二次青春,第二次爱情。对于老年人来说,面对爱情,应该更加珍重。对于迟暮的老年人来说,再婚的挫败,伤害的不仅仅是感情,还有身体上的健康。因此,有再婚想法的老年朋友更应周全思考,“黄昏恋”也是恋,也需要有爱,双方也要有共同的思想基础和兴趣爱好,有了这些作基础,才能有一片“夕阳红”。

(刘明礼)

【我们只提供经专业记者编辑采编的靠谱内容,恭请您在此订阅,或移步关注大众卫生报微信公众号“dzws001”,获取更多实用健康卫生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