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取象的出处主要来自孔子易传《十翼》之《说卦传》,还有极小一部分来自其中的《系辞传》。《说卦中》就象一本小字典,它用概括和列举的方式,论述了八卦所代表的形象及特征,为人们解读《周易》提供了依据和方便。下面笔者将和大家一起来解读《说卦传》中八卦的取象问题,每篇一卦。

本篇是乾卦的取象问题。

八卦之乾位(八卦取象之乾象)(1)

乾在天文地理意义上为天。古人认为天圆天方,故又规定“天为圜”。“乾为天”这是乾最基本的象。“天”的概念,一是指外层空间,包括整个天体系统,日月星辰及其运行规律,二是特指时间。例《易·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再例《易·坤卦·文言》:“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这里的“天”既指天体系统,也指时间。

八卦之乾位(八卦取象之乾象)(2)

乾的五行属性为“金”,其色为大赤,其数为9。“金”代表刚健、敛束,为肃杀之气。《说卦传》:“乾,健也”。健者,其行刚果,非人力所能阻挡。《说卦传》:“乾为大赤”。“赤”在这里有两种意义,一是红色,一是空无之色。乾在先天八卦居南方,南方之色为朱红;乾在后天八卦居西北,斗柄指向西北,为时间意义上的季秋之月,田事毕收,草木枯落,万物俱藏,天地实呈赤白之色。

乾也有君子温润谦和的一面,故“乾为玉”,玉是君子之德的象征。

八卦之乾位(八卦取象之乾象)(3)

乾在时间意义上为季秋之月,天干为庚辛,地支为戌,《说卦传》曰:“战乎乾。乾,西北之卦也,言阴阳相薄也。”斗指西北,时在季秋之月也,节气为寒露、霜降。寒霜总至,赤地千里,故《说卦传》曰:“乾为寒,为冰,为大赤。”这都是季节性特征,故这里的“大赤”,当指空白之色。“乾为战”当指寒气侵袭。

乾于植物,专指木本植物的果实。故《说卦传》曰:“乾为木果”。“乾”有时写作“干”,指树木的主干,不为分枝,更不是柔草,故其果实必为“木果”。

乾于身体部位为“首”。首者,头部也,顶也。故《易》常以上爻取象为“首”。

八卦之乾位(八卦取象之乾象)(4)

乾于动物之属为“马”,泛言之也。“马”的取象不仅限于乾,根据马的特性而定。析言之,则乾特指良马、老马、瘠马、驳马,这是《说卦传》专门罗列的。另外《说卦传》曰:“其(震)于马也,为善鸣,为馵足,为作足,为的颡。”又曰:“其(坎)于马也,为美脊,为亟心,为下首,为薄蹄,为曳。”还有,《易·坤卦·卦辞》曰:“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坤特指“牝马”。

八卦之乾位(八卦取象之乾象)(5)

最后,在《易·系辞传》中提到“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故乾或可取象为“衣”,坤或可取象为“裳”。古代贵族的衣着有严格的等级规定,服制是礼制在服饰上的重要体现。上衣下裳盖取诸天尊地卑之义。《易·坤卦》有“黄裳元吉”之辞,故“坤为裳”是有例证的。

八卦之乾位(八卦取象之乾象)(6)

乾的取象基本就这些,也基本没有其它引申之象和会意之象,比较好掌握。本篇作者主要依《说卦传》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其中有少许个人见解,有什么不妥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下篇将就坤卦作文,欢迎大家关注。(子夏故坛原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