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脾九虚,为何?

人体出生后,各脏腑组织器官皆依赖脾所化生的水谷精微以濡养,故称脾为“后天之本”。其与胃、肉、唇、口等构成脾系统。素体脾虚或饮食不节、情志因素、劳逸失调,药、食损脾或慢性肾病患者湿邪久居,损伤脾气等原因引起脾的功能虚衰、生化之源不足。脾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几乎所有的胃肠道疾病都可出现或伴有脾虚。

在孩子的喂养过程中,因为家长的不恰当方式,往往使得孩子脾胃虚弱,从而引起很多疾病。孩子如果出现以下几种症状,多半就是脾虚了。

宝宝脾虚的几个常规症状:

1、经常腹泻(包括大便次数多,大便质地不好如蛋花样便或便水或水便分离);

2、湿气重的孩子眼睛多少有点浑浊,两眼无神,眼屎也会增多。

3、体弱容易感冒、儿童慢性病如慢性咳嗽、咳痰、过敏性鼻炎;

4、白天爱出虚汗,容易累、不爱运动,稍一动就汗出淋漓;

5、脸色发青或黄、易流口水或口水过多;两眼之间有一条隐约的青筋。

6、厌食或饮食过多(无节制),孩子消瘦或过胖;

7、腹部胀大或腹胀有气、排气多;

8、身体瘦弱、吃不长肉、不长个,或者虚胖、胖而无力;

9、尿床频繁或小便偏多

当宝宝脾虚时,以下几种方法均可进行调理:

一、合理饮食(避免进食生冷坚硬食物)

宝宝出现脾虚后,可以通过饮食调理,坚持合理喂养,给孩子不要吃得过多、过饱,可以少吃多餐。另外清淡饮食,摄入高营养、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不要吃得过于油腻,不要吃较寒食物(棒冰、螃蟹等)。另外就是吃饭的方式,要细嚼慢咽,减轻脾胃的负担和增加营养物质的吸收。

二、食疗

脾胃是人体纳运食物及化生气血最重要的脏腑,对脾胃病患者来说,食疗亦不可缺少,但必须根据病人平素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来选择饮食,即所谓“辨证施食”,若平素脾胃虚寒的人,或寒证的胃痛、腹痛、泄泻等,应多食性味辛热的葱、姜、韭、蒜、胡椒等,若脾胃虚弱的人,宜食用红枣、山药、扁豆、芡实、莲子肉等。若胃热素盛的人,宜食梨、藕、甘蔗、蜂蜜等甘寒生津之品;若气机阻滞者,宜多食萝卜、佛手、金橘,或用橘皮做成的调料。

(1)药点药饭

药点、药饭是将谷物与某些食物和药物一起制作成饭、糕、饼、包子、馒头等主食或点心,用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1

橘红糕

鲜橘皮,打碎成细粒后用糖浸渍,再和入面粉制成糕点。

适用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咳嗽痰多。

儿童脾虚的症状表现有哪些(孩子出现这些症状)(1)

2

豆蔻馒头

白豆蔻粉撒入适量面粉内,再蒸煮成馒头。

适用于腹胀、食欲不振。

儿童脾虚的症状表现有哪些(孩子出现这些症状)(2)

3

红枣益脾糕

红枣、白术,干姜,鸡内金。先煮熬取汁,再将汁与面粉及适量的糖制成糕。

适用于胃呆纳减,大便溏薄。

儿童脾虚的症状表现有哪些(孩子出现这些症状)(3)

4

山药饭

山药、莲肉、米仁、扁豆各,洗净切碎,莲肉去皮,芯后煮烂,再与粳米一起煮饭。

适用于脾虚泄泻、食欲不振。

儿童脾虚的症状表现有哪些(孩子出现这些症状)(4)

5

八仙糕

黄芪、白术、山药、山楂、茯苓、陈皮、湘莲末、党参。先将上述药物煎煮取汁,再与适当粳米粉、糯米粉、白糖一起蒸成糕。

适用于脾虚泄泻,食欲不振。

儿童脾虚的症状表现有哪些(孩子出现这些症状)(5)

6

麻仁玉米糕

火麻仁、芝麻各,玉米粉、红糖适量,将火麻仁研末、芝麻洗净,放入玉米粉拌匀,再加入红糖用水和面做成糕。

适用于脾虚气血亏损引起的便秘。

儿童脾虚的症状表现有哪些(孩子出现这些症状)(6)

(2)补脾食物

马铃薯:味甘、性平。补气、健脾。

宜于脾虚体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发芽的马铃薯芽与皮有毒,忌食。

红薯:味甘、性平,归脾胃经。补脾胃、益气力、宽肠胃。

宜于脾胃虚弱、形瘦乏力、纳少泄泻。

多食易引起反酸烧心、胃肠道胀气。

香菇:味甘、性平。益胃气,托痘疹。

宜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倦怠乏力。

属于发物,麻疹和皮肤病、过敏性疾病忌食。

山药: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补气健脾,养阴益肺,补肾固精。

宜于脾气虚弱,食少便溏,慢性泄泻。

湿盛和气滞胀满者忌食。

栗子:味甘、性温,归脾、胃、肾经。补脾健胃,补肾强筋,活血止血。

宜于脾虚食少,反胃,泻泄。

气滞腹胀者忌食。

红枣(大枣):味甘、性温,归脾、胃经。补益脾胃,养血安神。

宜于脾胃虚弱,食少便稀,疲乏无力。

气滞、湿热和便秘者忌食。

鸡肉:味甘、性温,归脾、胃经。补中益气,补精添髓。

宜于脾胃虚弱,疲乏,纳食不香,慢性泄泻。

实证、热证、疮疡和痘疹后忌食。

兔肉:味甘、性凉。补中益气,凉血解毒。

宜于脾虚食少,血热便血,胃热呕吐反胃,肠燥便秘。

虚寒、泄泻者忌食。

猪肚:味甘、性温。补益脾胃。

宜于虚弱、泄泻,近代用于胃下垂和消化性溃疡。

牛肚:味甘、性温。益脾胃,补五脏。

宜于病后气虚,脾胃虚弱,消化不良。

羊肚:味甘、性温。补虚弱、益脾胃。

宜于形体瘦弱、脾胃虚寒。

牛肉:味甘、性平,归脾、胃经。补脾胃,益气血,强筋骨。

宜于脾胃虚弱,食少便稀,中气下陷,慢性泄泻。

桂鱼:味甘、性平,归脾、胃经。补脾胃,益气血。

宜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

虚寒证、寒湿证忌食。

泥鳅:味甘、性平,归脾、肺经。补中益气,利水祛湿。

宜于中气不足、泄泻、脱肛。

粳米:味甘、性平,归脾、胃经。补中益气,健脾和胃。

宜于中气不足,倦怠乏力、食少便溏,脾胃不和,呕吐、泄泻。

籼米:味甘、性温,归肺、脾、心经。补脾胃,养五脏。

宜于脾虚湿盛腹泻。

热证、湿热证、阴虚证忌食。

糯米:味甘、性温,归脾、胃、肺经。补中益气,补肺敛汗。

宜于脾虚腹泻,因粘滞难化,

食积证、气滞证、湿证、脾虚胃弱及消化不良者忌食。

扁豆:味甘、性微温,归脾、胃经。健脾化湿,清暑和中。

宜于脾虚湿盛,食少便稀,暑湿吐泻。

气滞腹胀者忌食。

豇豆:味甘、性平,归脾、肾经。健脾,补肾。

宜于脾胃虚弱,腹泻,呕吐。

气滞证和便秘者忌食。

蜂蜜:味甘、性平,归脾、肺、大肠经。补脾缓急,润肺止咳,润肠通便。

宜于脾胃虚弱之胃痛,津亏肠燥之便秘,近代用于消化性溃疡。湿证、湿热证、胃胀腹胀、呕吐、便稀者忌食;

不宜与葱、莴苣同食。

三、推拿调理脾虚

3岁内的孩子脾胃娇嫩,用食疗是非常谨慎的,我也不建议小宝宝过早过多地使用食疗,建议配合中医按摩治疗,顺时针按摩腹部增强胃肠蠕动,促进排便。可通过推拿的方法进行缓解,如捏脊,同时腹部的推拿项目可适当选择使用,调理全身气血,补养脾胃之气。

家长可以用以下这套手法,每天1次,早上做的效果更好:补脾经50~200次,平补平泻大肠经50~200次,捏脊9次,揉按足三里50~200次。

儿童脾虚的症状表现有哪些(孩子出现这些症状)(7)

儿童脾虚的症状表现有哪些(孩子出现这些症状)(8)

儿童脾虚的症状表现有哪些(孩子出现这些症状)(9)

儿童脾虚的症状表现有哪些(孩子出现这些症状)(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