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大鼓大全(你不知道的运河大鼓)(1)

杨家大鼓大全(你不知道的运河大鼓)(2)

杨家大鼓大全(你不知道的运河大鼓)(3)

运河大鼓是大鼓演奏的一种形式,具有400多年的发展历史,流传于今山东省枣庄市附近。在明末清初,台儿庄运河古城两岸渔鼓艺人在演唱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润色、提高,演变为今天的运河大鼓。现在在运河古城经常进行演出。

2007年运河大鼓入选为山东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资文化遗产名录。

杨家大鼓大全(你不知道的运河大鼓)(4)

杨家大鼓大全(你不知道的运河大鼓)(5)

运河大鼓已经历四百多年的发展历史。说起运河大鼓,要追踪到“郝祖”、“丘祖”。

郝祖名郝大通,元朝人,与丘处机等同拜重阳王真人为师,修炼于宇海之嵛山,丘处机被渔鼓艺人尊为“丘祖”,号称“丘祖龙门派”;郝大通被大鼓艺人敬为郝祖,自称“郝祖华山派”。因此,有“大鼓自渔鼓发展、变化而来”的说法,当地大鼓艺人都能说渔鼓,说明两者是同根相连的。据传,在明末清初,台儿庄运河两岸渔鼓艺人在渔鼓演唱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润色、提高,演变为今天的运河大鼓,如丘祖龙门派柴门传人、涧头集镇老艺人孙业稳已是第18代传人;又如郝祖华山派沙门传人都洪阳已是第19代传人。

明末至民国年间,台儿庄地区穷山恶水,十年九涝,贫苦农民四处流浪,为了谋生,一部分人就拜师学习大鼓,出师后四处乞讨、演唱。演唱范围南到南京以北、淮南、淮北,北到新泰市,东到连云港东海县,西到微山湖以西。在台儿庄地区,四十岁以上的青年男女都能哼上两句大鼓腔,因此,运河大鼓在台儿庄地区流传甚广。

杨家大鼓大全(你不知道的运河大鼓)(6)

杨家大鼓大全(你不知道的运河大鼓)(7)

新中国成立后,运河大鼓发展较快,1951年至1953年,兰陵县成立曲艺协会(当时台儿庄区属兰陵县),会员达200多人,会员按等级分发“演出证”、“临时演出证”和介绍信,按月缴会费。1957年至1966年,枣庄市成立曲艺协会。1967年至1968年,台儿庄成立说新唱新三人小组,著名评词艺术家罗耀任组长。1979年10月,台儿庄区成立曲艺队,人员近百,下设曲艺、柳琴、杂技几个大组,大组下设若干小组,曲艺人经业务考核,分三等发给“演员证”、“演出证”和临时介绍信。曲艺队每季度一次例会、换证、开信、缴费,半年一次总结、评比、奖励先进,一年一次会员提高交流技艺。由艺人筹资,区文化馆于1980年兴建200平方米,可容纳400人的曲艺厅,起名“百花厅”,曲艺队年均演出万场,听众一百万人次,年创收10万多元。

台儿庄鼓词艺人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创作了一大批讴歌新中国的新曲目,曲艺队长罗耀创作演出的评词新书目较多,影响较大,主要有:《平原游击队·李向阳》、《国恨家仇·姜玉清》、《敌后武工队·汪霞》、《血泪仇·黄兰英》、《倒反天津市·薛里红》、《烈火金钢·肖飞》、《桥龙彪》、《上海1047特务案》等;老艺人王子祥创作演出的新评书《保定府》、《铁道游击队外传》;王昌前的《燕山风霜》;董现仲的《十兰闹沈阳》;都洪阳的《贷款疑案》等,都有一定的影响。其中罗耀演说的《倒反天津市·薛里红》,连续十二年,一千八百多场,听众达五十余万人次。

杨家大鼓大全(你不知道的运河大鼓)(8)

杨家大鼓大全(你不知道的运河大鼓)(9)

杨家大鼓大全(你不知道的运河大鼓)(10)

杨家大鼓大全(你不知道的运河大鼓)(11)

运河大鼓演出曲目有几十种。按历史顺序排列,春秋战国秦汉时期的有:《春秋战国》、《孙庞斗智》、《七国》、《秦始皇兵退六国》、《借吴代楚》、《五岳春秋》、《姚通征南》、《姚钢征西》、《西汉》、《东汉》、《刘秀走南阳》等。唐代的有《说唐》、《岳唐》、《隋唐》、《隋唐演义》、《秦英征西》。宋代的有《陈桥兵变》、《日锁玉龙》、《杨家将》、《薛魁打擂》、《呼延庆打擂》、《金鞭江》等。元代的有《十把穿金扇》等。明代的《五虎英烈》、《狸猫换太子》、《太红袍》、《海瑞罢官》、《王琦卖豆腐》等。清代的有《关东传》、《白老鼠告状》、《九姐大出嫁》等。现代的有《天津暴动》、《敌后武工队》、《平原游击队》等。

杨家大鼓大全(你不知道的运河大鼓)(12)

杨家大鼓大全(你不知道的运河大鼓)(13)

杨家大鼓大全(你不知道的运河大鼓)(14)

杨家大鼓大全(你不知道的运河大鼓)(15)

杨家大鼓大全(你不知道的运河大鼓)(16)

杨家大鼓大全(你不知道的运河大鼓)(17)

杨家大鼓大全(你不知道的运河大鼓)(18)

杨家大鼓大全(你不知道的运河大鼓)(19)

杨家大鼓大全(你不知道的运河大鼓)(20)

杨家大鼓大全(你不知道的运河大鼓)(21)

杨家大鼓大全(你不知道的运河大鼓)(22)

杨家大鼓大全(你不知道的运河大鼓)(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