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源自网络
春天里,小公园里的孩子们多了许多,我们都知道,要让孩子多运动,多晒太阳,才能够更好地成长。
可是,总是会遇到一些家长,逼迫着孩子去做一些孩子不愿意做的事情,或者提前要孩子完成某些运动或锻炼,这样真的就是对孩子好吗?
图片源自网络
今天就遇到一个妈妈,带着不到5岁的宝宝一直在练习跳绳。其实不到5岁的年龄,真的还不太适合长时间练习跳绳,即便是孩子喜欢跳绳,那么能够蹦起来并且能够每日坚持练习下去,力争熟能生巧就好。
可是这位妈妈却非常的焦虑,又是强调孩子跳绳的姿势,又是要求孩子必须连着蹦、脚不能抬得太高、手拿绳子也不能过大摆动……很快,孩子就不知道究竟应该怎么跳绳了,越是重视姿势,越是跳不起来,也跳不好。最终,孩子在无数次的挫败中嚎啕大哭,把跳绳扔得远远的。
图片源自网络
孩子的运动能力是有规律可循的作为家长,首先要了解孩子运动和技巧的发展规律,才能够有的放矢地让孩子有效地运动起来。
要知道,宝宝的各项神经活动的发育有一定的规律性。
这种规律由神经系统的成熟程度来决定,有些不能用教育的方法加以改变;只有神经系统已经成熟,教育方法才能够左右其发育的进度。
图片源自网络
1、上下规律
宝宝的发育规律是由上而下的,具体表现为,宝宝首先会吮吸,然后才是眼功能,其次是抬头、取物、站立、行走。
2、协调规律
随着宝宝的成长,身体各部分的活动才慢慢协调起来。比如,三四个月的宝宝,看见物体只能手舞足蹈,身体和手是不协调的;到七个月时,这种协调能力就增强了;到九月龄之后,才慢慢学会用拇指和食指抓取东西。
3、飞跃规律
宝宝的各项活动的发育,并不是总以平均速度进行的。往往当宝宝学习一项新技能时,其他活动的发育就会暂时缓慢下来;过一段时间,就能够实现质的飞跃。
图片源自网络
3岁之前要积极开发孩子的运动潜能根据孩子运动发展的规律,及早科学地开发宝宝的运动潜能,对他们未来的学习和成长都有帮助。
3岁前是孩子运动能力发育的最初阶段,也最容易培养他们的运动兴趣和习惯。所以,家长不妨有意识的引导宝宝多做一些运动,让孩子有亲身体验,潜移默化的帮助他们开发运动潜能。
图片源自网络
通常,1岁左右的孩子,家长可以多训练他们的四肢活动能力,如床上翻身、练习爬行、训练平衡能力等;
2岁左右,家长应有意识地引导他们进行一些动作配合运动,比如搭积木、捡物品等。让孩子的身体适当地动起来,用无意识的下蹲、站立、举手等动作,练习宝宝的身体关节力量、左右平衡的能力以及大脑的思考能力等。
3岁左右的宝宝,运动能力进一步增强,对运动项目的模仿、判断等能力也更强,这时可以训练孩子踢球、投掷等运动,练习宝宝手臂、肩膀、腿等处的肌肉。
图片源自网络
不是所有的运动都是适合孩子的为了孩子有健壮的身体,有些家长会过早地让孩子从事某些运动,但是不仅不利于孩子的身体锻炼,相反会容易造成对宝宝身体的伤害。
这是因为正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时期的孩子,身体内的器官、组织还没有发育成熟所导致的。
1、力量练习
根据人体的生理发育次序,儿童生长发育身高是先于体重的增长的。也就是说,孩子时期,身体发育是以骨骼生长为主,还没有进入肌肉生长的高峰期。所以,宝宝的肌肉力量弱,容易疲劳是正常现象。
因此不要在这个阶段让孩子过早进行肌肉负重的力量锻炼,比如引体向上、俯卧撑、仰卧起坐等;孩子局部肌肉强壮,身体各部分发育就会不匀称;另外,肌肉过早受刺激变得发达,就会给心脏器官造成负担;还会使局部肌肉僵硬,失去正常弹性;岂不是很糟糕的事情?
图片源自网络
2、滑板车
滑板车在孩子中很流行,公园里总是能看到孩子们踩着不同类型的滑板车跑来跑去。事实上,8岁以下的儿童不宜玩滑板车。
因为滑板车需要腰部、膝盖、脚踝等同时用力支撑身体,这些部位是非常容易受伤的;另外长期玩滑板车,会出现腿部肌肉过分发达,影响身体的全面发展,甚至影响身高发育。
图片源自网络
3、长跑、长时间兔子跳
长跑属于典型的撞击运动,对人体各关节的冲击力度很高。孩子如果经常长跑锻炼,对关节处的骨骺发育不利,容易出现炎症,从而影响孩子长个子。
长时间兔子跳也是如此,专家指出,在做兔子跳运动时,人体重心所承受的重量相当于自身体重的3倍,没跳一次膝盖骨所承受的冲击力相当于自身体重的1/3,这样对骨化过程尚未外完成的孩子来说,很容易造成韧带、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所以,偶尔为之有益身心,长时间就会欲速则不达。
图片源自网络
4、小区的健身器材
很多健身器材处都会出现孩子的身影,他们看起来动作娴熟、经验老到,其实健身器材原则上是为中老年人配备的,只能适应成人的运动能力和认知能力,并不适合儿童。
图片源自网络
针对孩子的身体发育特点,父母不妨让孩子进行跳绳、弹跳、跳皮筋、拍小皮球、踢小足球、打小篮球、游泳等体育项目;另外,一次运动时间最好不要超过一个小时,一天的运动量也不宜过大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