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企内工作久了,对国企内的会议有了些个人看法,分享给大家:,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国企单位的会议?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国企单位的会议(国企会议的切身感受)

国企单位的会议

在国企内工作久了,对国企内的会议有了些个人看法,分享给大家:

1.名目繁多,是日常工作的最重要内容。我所在的国企是一个科研型企业,但是会议数量也特别多,从会议内容分有民主生活会,党工生活会,科研调度会,生产协调会,安全警示教育会,领导视察谈心会,兄弟单位共建会等,从会议级别来说,有集团工作会,分公司工作会,厂工作会,部门工作会,班组工作会,项目团队工作会,一对一解惑会等,会议方式包括碰头会,茶话会,务虚会,视频会,圆桌会,例行会等,总之不一而足。几年前我们单位成立了一个国际合作办公室,编制三人,设主任一名,副主任两名,主要是会议太多,每个部门少于三个领导连会都开不过来,这个部门人少,只能如此权宜。主要就是单位里边职能和管理部门太多,每个部门都要策划组织检查一个条线的工作,否则没有存在的价值。

2.参会的人总比需要参会的人多。在国企开会会有两个直接的感觉,一是会场人山人海,但真正发言的是坐在前排或会议桌前的少数人,后排或围着会议室墙根找椅子坐的基本是背景板。二是开完会总有一部分人觉得任务不明确,或者说这个会和自己干脆无关。原因有三:一是组织者本着“宁可错杀一千,不能放过一个”的态度通知参会人,因为谁开会谁负责,工作就找到下家了;二是前排或会议桌就坐的多是领导,对具体工作有不熟悉的,万一被更大的领导问住岂不尴尬,所以只能带着下属一起来;三是会实在太多,中间如果要串场,现场要有个人顶上。

3.没有讲稿的会议必然跑题或无从开起。国企会议对讲稿的拟制要求极高,我们单位现在地区分公司中层管理干部开上级会议现在也要准备讲稿,有时做重要的PPT也要单独准备解说词,不然不会讲。会议进入正题的标志必然是主持人说“下面请XX首先汇报一下前期背景情况…”,即便讨论的议题只是过年给职工发什么福利。再有就是没有讲稿,很难约束领导的思路,我记忆中曾有一次正在讨论技术方案,领导突然联想到快国庆节了,应该陪用户去阳澄湖了。要说原因,还是会前准备不充分,参会人对会议目的不清楚,需要话引子,但讲稿准备的短了,说明不重视,质量差了更会成为管理事故,现在我们单位有专门的部门给领导写会议讲稿,规模还不小,20多号人呢。

4.会议的实质目的是确定下次开会的时间和议题。这得分两种情况,一种是会议没有决议,那就需要参会的所有人认真思考,先自己拿出主意,另外找时间讨论。另一种是会上有了决议,任务有了分工,有了节点,但是领导大多不会到一线去检查工作,怎么办?听汇报呗!所以也就明确了下次开会的时间和议题。其实,在我所在的单位,以会议落实会议的情况还是不鲜见的。

以上是我的一点切身感受,不知各位读者是否有同感[灵光一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