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很多人都向往古代的生活,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但这种事情在脑海里臆想一下就好了,古代的生活你可能真的受不了。

比如说,现在定位导航系统如此发达,却依旧有一大批人自称“路痴”,的确,这是一群小迷糊,经常迷路,就连地图告诉你怎么走了,你都不知道到路,要是到了古代,那抽象的地图,估计就算你拿着地图也是“废纸”一张。

古人如何绘制地图的(在没有卫星的古代)(1)

根据现代绘制地图的标准,地图主要有三要素:比例尺 、图例、指向标。比例尺表示的是图上距离和实地距离的缩小程度,这个不仅在绘制地图的时候用到,在建筑设计图纸中也经常用到。

图例是一种地图语言,指的是各种符号以及文字说明,还有地名、数字等,指向标指示的是地图的方向。这些要素都有了,一张地图基本上也就能看明白了。

在古代,测量技术并不发达,人们只能凭借自己的直觉绘制地图,相传,在大禹治水时期,人们就有了绘制地图的概念。《山海经》中记载,大禹曾经派他的两名助手计算世界的大小,不管这是神话还是真实发生的事情,都能够说明,人们在上古时代其实已经掌握了一些地图的绘制方法,只不过比较简单。

古人如何绘制地图的(在没有卫星的古代)(2)

在古代,地图不仅是一个日常必需品,地图在军事上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掌握了一个国家的地图,是一件决定战争胜败的事情。比如说,甘肃天水放马滩的战国地图,从地图的绘制水准上来看,非常的抽象,没有特别的标记,大致就是几根线条表示山脉和河流。

到了汉朝时期,地图的绘制水平再达到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当时流行一种新的绘制方式,有一种上下两层的马车丈量地图的距离,每行走10里地,马车就会发出响声,人们只需要记录响声,就可以计算路程,从而绘制出相对来说更加准确的地图。

然而这个方法也只解决了路程问题,关于山脉的高度,以及地图的比例等必要元素都没有详细说明。

古人如何绘制地图的(在没有卫星的古代)(3)

直到魏晋时期,出了一位名臣、优秀的地图学家,他叫做裴秀。裴秀出身于河东裴氏,是当时的名门望族,从小好学,八岁就会写文章。

虽然说他的母亲出身低微,但是他仅仅十几岁,就已经采集过人,当时有很多宾客除了来拜访他的父亲以外,还会拜访裴秀,甚至说要听听他的想法。

由于生母出身低微,家中嫡母经常对她无礼,曾有一次嫡母让他的生母像丫鬟一样给宾客们端茶送水,宾客们见到这是裴秀的母亲,纷纷起来行礼。

裴秀如同一个天才横空出世,他提出的“制图六体”在地图绘制方法,可以说让地图绘制有了质的飞跃。

古人如何绘制地图的(在没有卫星的古代)(4)

在所有人都还是以简单抽象的方式绘制地图时,培秀就提出了绘制地图的六条原则,这六条原则分别是,分率,准望,道里,高下,方邪,迂直。

分率表示的是如今的比例尺,准望表示的是地图的方向,道里指的是上所表示的距离,高下也就是指坡体的高度,方邪表示的是坡度的大小,迂直指的是高低与距离的换算。

众所周知,如今若是人工绘制一份地图并不简单,需要借助各种精密的测量仪器,这两个各方面的数值,这不单单是距离以及方位的问题,裴秀的地图绘制六原则进一步完善了地图绘制工程,也是中国制图学的第一次革新。

古人如何绘制地图的(在没有卫星的古代)(5)

由于受到时代的限制,人们的思维也受到了限制,裴秀能够打破原有的认知,在地图的绘制工作上面做出革新,就证明了他拥有着非凡的智慧,他的方法和现在相比并非完美,而且受到当时条件的约束,绘制出来的地图自然也没有现在这么准确,他的《禹贡地域图》留传时间也不长,但是,裴秀的制图六体对后世的制图影响十分深远,人们一直沿用这种制图方法,直到明朝时期西方的投影方法传入中国。

裴秀的制图方法看似只是历史上迈出的一小步,但是在当时却在制图领域迈出了一大步,其实裴秀这个人不仅头脑聪明,口才很好。

古人如何绘制地图的(在没有卫星的古代)(6)

当时著名的机械专家司马钧设计了一种发射巨石的工程器,裴秀还和他开玩笑,嘲笑他的发明,其实他对这个东西并不熟悉,对这里面的原理也不精通,但是却把别人说的哑口无言。

历史的发展需要一群有智慧的人,裴秀这个名字没有很多人知道,但他是中国制图史上的功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