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这是著名革命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的名台词。而这部京剧也揭示了一场惊心动魄、艰苦卓绝的战争,那就是“东北剿匪战争”。

自苏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全歼日本关东军以来,东北,这块已经沦陷长达14年的神圣国土,成为了国共双方争夺的重点。然而在茫茫林海雪原之中,盘踞着多股强大的武装力量——他们便是“胡子”。

土匪王自全简历(开国少将王奎先卧底匪穴)(1)

所谓“胡子”,就是东北土话中的土匪。自晚清政府开放柳条边以来,大量关东移民进入了这块富饶而地广人稀的沃土。这批移民鱼龙混杂、沙石俱下,其中有许多不法分子,他们啸聚于山林,以打家劫舍、杀人放火、绑票人质为生。自开边以来,曾涌现出许多闻名全国的土匪,例如座山雕、谢文东、马大棒子、女匪驼龙等等,甚至我们所熟知的东北大帅张作霖,也出身于“胡子”。

抗战结束后,中共聚集精锐力量,进入了东北,建立了广阔的革命根据地,并在当地开展了土地改革。然而中共的到来,却让自诩为“地头蛇”的土匪们产生了警觉。因为他们清楚地意识到,以为人民服务为理念的共产党,绝不会放过杀人如麻、视人命为草芥的土匪。因此,他们纷纷投靠在国民党门下,在根据地的后方到处破坏,给根据地建设带来了很大麻烦。

因此,对于新生的东北革命根据地而言,在后方歼灭土匪与在前方抵御国民党精锐,是同样重要的战略任务。只有消灭的土匪,才能更好发动群众、开展土地改革,从而提高我军的战斗力。

与国民党军不同,土匪绝非那种与你堂堂正正交战的对手。他们熟知当地的地形和民情,四处流窜,能战则战、不能战则走,很难摸清其动向。因此要剿灭土匪,首先就要解决好情报问题,必须侦知土匪们的虚实以及他们藏身的巢穴。

在这个背景下,我军在剿匪过程中,涌现出大量“侦察英雄”。而我们所熟知的杨子荣,正是这群侦察英雄中最耀眼的明星。但是在这篇文章中,我们的主角并不是杨子荣,而是他的战友——开国少将王奎先将军。

土匪王自全简历(开国少将王奎先卧底匪穴)(2)

王奎先是霍邱县孙岗乡汪岭村人,1930年参加革命,曾以第七十四师独立团营政治教导员的身份参加了长征。解放战争时期,王奎先随大军入关,任安东市警备司令部副司令员,松江军区哈南支队支队长。在担任副司令员期间,王奎先全身心地投入到剿匪工作之中,屡战屡胜,取得了卓越的成果。

然而到了1946年4月,王奎先和他的同志们,却遇到了一个棘手的对手。她便是著名女土匪,绰号为“一枝花”的王桂珍。

当时,王桂珍年方27岁,身高一米七,长着一张白皙的瓜子脸,楚楚动人。她从小被卖到青楼,后被她的常客——土匪“草上飞”赎身。加入“草上飞”匪帮后,王桂珍学会了骑马打枪。一开始,她打枪练得是死靶,到了后来她竟拿活人当靶子。久而久之,王桂珍便养成了灭绝人性,嗜血成狂的性格,其残忍甚至让她的丈夫都感到胆寒。

在一次“打窑”的战斗中,“草上飞”被民团击毙,他的匪帮面临散伙。就在众土匪闹闹哄哄之时,王桂珍竟当众一枪将自己3岁的儿子打死。她的凶残和无情镇住了众匪。从此以后,王桂珍便成为这群匪帮的首领,过着打家劫舍、杀入放火的“快意人生”。

苏联进入东北后,众匪帮星散。王桂珍带队加入了王双山的匪队,成为所谓的“二掌柜”。王桂珍使得一手好双枪,百发百中。同时,王桂珍还颇具智谋,是土匪们的智囊。1945年11月,王双山和王桂珍又带着队伍,与巨匪刘昨非合兵一处。

刘昨非,是伪满洲国时期的警察署长。日本投降后,他网罗了600多个伪警察以及当地的地痞流氓,在国民党的支持下,组成一支大匪帮。刘匪带人在我革命根据地到处破坏,烧杀抢掠,残害我农会的干部,扰乱根据地建设,让百姓们苦不堪言。

对于这支匪帮,我军曾多次给予其以重大打击。但俗话说“狡兔三窟”,刘昨非却总能逃脱我军的追捕,从而死灰复燃。1945年11月,刘昨非带队逃到了小山子镇。

土匪王自全简历(开国少将王奎先卧底匪穴)(3)

小山子镇,是五常县东部山区的重要集镇,是东进牡丹江、北上佳木斯的必经之所,乃是兵家必争之地。刘匪占据小山子镇,如同扼住了我军的咽喉。因此为了根据地的安全,刘昨非匪帮必须被歼灭,小山子镇必须被解放。

然而在攻打小山子镇的战斗中,我军却遇到了不小的挫折。原来,刘昨非招兵买马,到处招纳反对共产党的土匪,其人数已然膨胀到2000人之多,可谓实力大增。而在另一方面,狡诈多谋的王桂珍,成为了他的军师,并多次给予了他关键性的建议。

在首攻小山子镇的战斗中,我军剿匪部队中了王桂珍的诈降计,被引入了土匪们的包围圈。此战中,我军牺牲了72名战士,可谓损失惨重。

首攻小山子镇失利后,年纪轻轻的王桂珍成为众匪的偶像。在王桂珍的带领下,土匪们的气焰变得更加嚣张。在小山子镇境内,土匪们毫无纪律可言,每天都敲诈勒索、欺凌百姓、强奸妇女,无恶不作。他们把家家户户的热炕头全部霸占了,却将老百姓们赶到了柴房甚至屋外。当时寒冬腊月天寒地冻,百姓们冻得哆哆嗦嗦,苦不堪言。

而在欺压百姓方面,王桂珍匪帮可谓是“行家里手”,她亲手杀害了农会干部王永安和他的老婆孩子一共3口人,还派6个匪徒轮奸了他的妹妹。

土匪猖狂、生灵涂炭,歼灭小山子镇的土匪,已经成为摆在我军面前最首要的任务。

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要战胜这群土匪,必须获取详细的情报。我军田松、李伟剿匪支队到达小山子镇后,立即着手实施情报工作。而这项工作,也当仁不让地落在了杨子荣身上。

就当杨子荣化好装,准备扮作土匪混入小山子镇时,田松、李伟支队却接到上级的调令,前往别处战斗。而剿匪任务,则落在了王奎先所在的哈南军区身上。为了帮助哈南军区的战友击溃敌人,杨子荣等七名侦察兵被留下了下来。

副司令员王奎先了解到小山子镇的情况后,当即做了一个大胆决定。他决心化身为侦察员,亲自进入小山子镇,一探虚实。为此,王奎先寻求了杨子荣的帮助。

看过《智取威虎山》的朋友应该都知道,东北土匪有一套自己的“匪话”。而这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匪话”,不仅是土匪们互相交流的暗语,同时也成为辨别其土匪身份的重要标志。因此,不学会“匪话”,就很难打入土匪的圈子。

土匪王自全简历(开国少将王奎先卧底匪穴)(4)

出生于山东的杨子荣在参加革命前,曾在东北走南闯北,与三教九流都打过交道,因此能说一口流利的“匪话”。而这一特点,也在《智取威虎山》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因此,杨子荣便成为王奎先最好的老师。

经过数天的学习,王奎先以惊人的速度掌握了匪话。其匪话之熟练,让杨子荣都为之咋舌。

不久后,王奎先便与杨子荣等人,换上一身农民装束,打扮成土匪,进入了小山子镇。在一处地主的院子,王奎先、杨子荣接受了“大掌柜”王双山的“面试”。而面试的内容,自然是“匪话”。

王双山开门见山地问道:“爷们从哪来?”

杨子荣双手一拱:“在王老爷面前不敢称爷们。”

王双山又问:“蘑菇,你哪路?什么价?(你们要往哪去?)”

王奎先答:“要见大掌柜,要见“一枝花””。

王双山:“大掌柜就是我,但是一枝花可不容易见。”

杨子荣见王双山有所疑虑,于是和他拉起了关系:“黑云白云都是云,王家李家都是一家,请大掌柜的板山(领酒)我们是褂柱子(投靠)的。”

王奎先见状,也朗声道:“但老鸦落在凤凰群,君是君来臣是臣,我们都是熟脉子(一家人)。”

考察完两人的“匪话”,王双山感到十分满意。而更令他得意的是,王奎先和杨子荣将他的匪帮称为凤凰,确实非常识抬举。于是他高兴地说:“看来你们已经知道了上边老头子的决策,你们来褂柱,太好了,我们确实缺人手。”

“匪话”过关了,现在就是展示实力的时候了。在王双山面前,王奎先、杨子荣等人掏出手枪,对准飞过雁子和鸦群连开数枪。作为身经百战的战士,王奎先、杨子荣的枪法自然百发百中。枪声刚落,就见雁子和乌鸦纷纷落地。

土匪王自全简历(开国少将王奎先卧底匪穴)(5)

就在这时,只听匪众中有一个清脆的女声传来:“好枪法,好枪法!”王奎先定睛一看,来人身材高挑、皮肤白皙,头发披肩、脚穿小皮靴,腰间挎着双枪,想必此人便是“一枝花”了。

王桂珍走到王奎先面前说道:“大哥能再开几枪吗?”王奎先点了点头,于是甩手对准一座民房旁飞过的一群麻雀,“叭叭”开了数枪。枪烟未散,就见麻雀们纷纷落地。

“你真是个好炮手,你从哪里来的?”王桂珍满眼喜色地问道。王奎先回答:“我们从谢文东司令那里来的。”

王桂珍见王奎先百发百中,一时感到技痒,于是掏出双枪,照着两只麻雀也连开数枪。不一会儿,两只麻雀一上一下,落在了地上。神乎其神的枪法,让土匪们齐声喝彩。这个土匪婆子,的确不好对付。

就这样,王奎先和杨子荣成功获取了土匪们的认同,分别担任担任4营营长和1连排长。在担任匪帮头目期间,二人每天以查营为由,打着手电筒,到处探查匪徒们的布放和人员状况,并对他们武器布置的地点,都了然于心。

就当王奎先完成侦查任务,准备回房就寝时。突然房门被人敲响了,来者是个彪形大汉,自称是王桂珍的勤务兵。这人说:“姑奶奶仰慕大哥的枪法,希望能赏脸到她房里一叙。”

王奎先心想不好,不是露出什么马脚了吧?但是转念一想,应该不会。然而王奎先还是留了个心眼,他听说王桂珍出身妓女,其动机恐怕不纯。如果被其美色所迷惑,坏了革命纪律,那可不好了。但是不去,恐怕又会被匪徒们怀疑。

最终,王奎先下定决心,前方就算是龙潭虎穴,也要闯上一闯。不仅如此,他还决定将计就计,从王桂珍口中探知情报。

很快,王奎先便到了王桂珍房间。当时她正坐在炕上,等着王奎先。她见王奎先进门,便示意他在身边坐下。

土匪王自全简历(开国少将王奎先卧底匪穴)(6)

落座后,王奎先对王桂珍一拱手:“素闻一枝花枪法入神,如今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王桂珍听后一笑:“大哥今日来投,我们队伍又多了一个男炮手。咱们男女两个炮手在一起,可以比翼双飞啊。”说着,王桂珍便屁股一挪,和王奎先坐得更近了。

王奎先一看,这女匪果然来意不善。于是他装傻充愣,假装看不出王桂珍的意图。于是他转移话题,谈起了小山子镇的防务。王奎先说:“我初来乍到,不熟悉本地防务,大掌柜交给我任务,恐怕我完不成啊。”

王桂珍说:“凭大哥你的枪法,未来可以做大掌柜,至于防务,我可以跟你聊聊。”就这样,王桂珍毫无防备,将小山子镇防务和盘托出。不仅如此,她还从自己皮包中拿出一张防务图,并一一给王奎先指出。这一切,都被王奎先暗暗记在了心里。

与此同时,王桂珍还大肆吹嘘:“前段时间,我派个兄弟去了县城,假装投降八路。八路中了我的诈降计。八路猛冲,我们就猛打,他们被打死了几十人。”王奎先听了这句话,恨得咬牙切齿,多么好的同志,却死在了这个毒妇的手里。

然而王奎先努力抑制住自己的愤怒,反而大夸王桂珍智勇双全。渐渐地,夜深了,王奎先也套取到自己想要的情报。于是他借口大掌柜找自己有事,于是匆匆离去。王桂珍满以为王奎先就是个闷木头,虽然失望,但也不好说什么。于是自己沉沉睡去了。

王奎先离了王桂珍的屋,趁着夜色找到了杨子荣。为了防止夜长梦多,王奎先决定赶紧摸回队伍。就这样,王奎先一行人在黑夜的掩护下回到了部队。

到了部队,王奎先立即在一所小学召开了作战会议,详细介绍了小山子镇内的各种情报。随后,他制定了围三缺一的战术,即围住三面,留开一条路,避免土匪困兽犹斗。同时在这条路上,王奎先布置了一支骑兵,随时阻截溃兵,以图将敌人一网打击。

4月12日拂晓,战斗打响。我军2700多名官兵,在两门日本野炮的掩护下,向敌人发起了猛攻。从地势上看,小山子镇易守难攻,且有高大的围墙作为掩护。战斗打响后,土匪们在城墙上点起了火把,将黑夜照的和白天一样。不仅如此,土匪们还往城墙上泼水。虽然已然是春天,但小山子镇依然天寒地冻。泼上去的水,很快就凝结成冰,城墙变得又硬又滑。

土匪王自全简历(开国少将王奎先卧底匪穴)(7)

除此之外,土匪们在王桂珍的授意下,竟将老百姓押上城墙作为人质。土匪的灭绝人性,可见一斑。为了保护百姓的生命,王奎先命炮兵去除炮弹的引信,专往镇里轰击。

经过一夜的攻击,负责主攻的717团2营始终未能登上城墙,还付出了30多名战士的生命。当年剿匪的战士曾回忆:“土匪有时比日本人还强硬”。由此可见一斑。

天明后,王奎先做出调整,让1营接替2营作为主攻。1营营长名叫滕顺卿,是一位战斗英雄。他见周围白雪皑皑,机智地让战士们将棉衣反穿,露出白色内衬。进攻时,全营在雪地里匍匐前进。战士们融入在冰雪之中,敌人根本看不出来。等敌人发现时,我军战士已经到了城墙下。随后,滕顺卿一声号令,战士们一齐扔出手榴弹,炸得土匪们哭爹喊娘。

就在土匪们慌乱之时,战士们熟练地搭起人梯,登上了城墙,并与城头的土匪展开了白刃战。随后,2营战士又用炸药包炸开了城墙,兄弟部队纷纷从城墙缺口处杀入,并与敌人展开了巷战。

此时的王桂珍,还想顽抗。她亲手毙了两个逃兵,并将他们尸体绑在树上,向匪徒们示众。她拿着双枪叫嚣道:“谁再敢逃跑,就问问姑奶奶手中的两把枪。”随后,她又一口闷了一海碗生猪血,带着匪众向我军杀去。

经过数小时的艰苦战斗,匪军全军几乎全军覆没,而我军也付出了牺牲72名战士的惨重代价。

进城后,王奎先派人清点了俘虏和敌人的尸体,发现王桂珍并不在其中。原来,王桂珍带着数十名土匪,从南门突围而去了。在那里,王桂珍等人遭到了我军伏兵的阻击,被杀得四散奔逃。然而即便如此,狡猾的王桂珍依然逃出生天,隐藏在大山之中。

纵虎归山,后患无穷。王奎先命杨子荣带队进山,追剿残匪。经过数天的战斗,零星的残匪纷纷落网,然而王桂珍却依然杳无音讯。

原来,王桂珍早就下了山,躲进一个老婆婆家,用枪逼她认自己为儿媳。

但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一个绰号为小黑子的班长带人进入了这个老太太家。此时,老太太和她的“儿媳”正坐在炕上,似乎在唠嗑。但是看老太太表情,却看起来有些惊恐。当小黑子向老太太问话,却发现她吓得直哆嗦。

机警的小黑子很快就看出了问题,他拿枪指着旁边的“儿媳妇”,盘问了几句话,但始终看不出什么破绽。

土匪王自全简历(开国少将王奎先卧底匪穴)(8)

然而当小黑子命“儿媳妇”站起来时,她却露出了难色。最终,“儿媳妇”承认自己的身份,她就是“一枝花”本人。她之所以不愿挪窝,是因为她的枪就在其屁股底下。听到这里,小黑子倒吸一口凉气。于是小黑子缴了她的枪,将其五花大绑。

1947年,杀人无数的女魔头王桂珍终于伏法,死在了人民的枪下。

小山子镇战斗结束后,王奎先再接再厉,消灭了多支股匪,解放了十多座县城,成功开辟了哈南解放区。其后,王奎先又参与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跟着第四野战军从关内一直杀到关外,将红旗插到了广西。

在广西,王奎先继续发挥他的特长,在当地剿灭土匪,取得了卓越的成果。1955年,王奎先被授予少将军衔。由于戎马倥偬,王奎先罹患过敏性肠炎、美尼尔氏综合征等多种疾病,被迫提前离开了队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王奎先并没有被病魔打倒,而是秉承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帮助失学儿童、培养青年,用他的爱心将自己的晚年生活打扮得多姿多彩。2008年,王奎先将军不幸辞世,享年87岁。

而与他一同出生入死的杨子荣,则没能看到全国的解放。在追剿土匪战斗中,杨子荣不幸牺牲,年仅30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