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1. 金田起义和太平天国的建立,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内容要点?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内容要点(不同社会力量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内容要点

太平天国的起落

一.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

1. 金田起义和太平天国的建立

(1)1843年洪秀全撷取原始基督教教义中反映下层民众要求的平等思想和某些宗教仪式从农民斗争的需求出发加以改造,创立了拜上帝教并利用它发动和组织群众。

(2)1851年1月洪秀全率拜上帝教教众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立太平天国。

(3)太平军所进行的战争,是一次反对清政府腐朽统治和地主阶级压迫,剥削的正义战争。

2.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1)《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的纲领性文件。它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仍然是封闭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同时又是一个没有商品交换的和绝对平均的社会。这种社会理想,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性质。实际上也并未付诸行动。

(2)《资政新篇》是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

3. 从天津事变到太平天国的败亡1856年9月,发生了太平天国内部自相残杀的天京事变。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1. 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历史意义

(1)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人民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起义是其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它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会和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统治者在亚洲的统治。

2. 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1)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缺乏科学思想的理论指导,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

(2)太平天国后期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生。

(3)太平天国在军事战略上出现重大失误。

(4)太平天国是以宗教来发动,组织群众的,但是,拜上帝教教义不仅不能正确指导斗争,而且给农民战争带来了危害。

(5)太平天国未能正确对待儒学。

(6)他们对西方侵略者缺乏理性的认识。

教训:太平天国起义的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是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独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洋务运动的兴衰

1. 兴办近代企业

A.洋务派首先兴办的是军用企业,这些企业都是官办的

(1)最早创办的是1861年的安庆军械所

(2)规模较大的五个:1865年,曾国潘支持李鸿章筹办的上海江南制造总局。是当时国内最大的兵工厂。同年李鸿章在南京设立金陵机械局。1866年,左中棠在福建创办了福州船政局(设有船政学堂)是当时国内最大的造船厂。1867年,崇厚在天津建立了天津机械局;1890年,张之洞在汉阳创办了湖北枪炮厂。

B.洋务派还兴办了一些民用企业。这些企业少数采取官办或官商合办的方式外,多数都采用官督商办的方式。其中最重要的几个是,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局和上海机器织布局。(基本上都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

2. 建立新式海路军

19世纪70到90年代,分别建立了福建水师,广东水师,南洋水师和北洋水师。

3. 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1)翻译学堂 如京师同文馆主要培养翻译人才

(2)工艺学堂 培养电报,铁路,矿物,西医等人才。

(3)军事学堂 如船政学堂培养新式海军人才。

一.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失败

1.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客观上对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某些促进作用。但是洋务派兴办洋务新政主要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

2. 洋务运动的失败及其原因

(1)封建性

(2)腐朽性

(3)依赖性

维新运动的兴起与夭折

一.戊戌维新运动的开展

1. 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运动

(1)宣传维新派的主要形式 a.向皇帝上书(1898年公车上书)b.著书立说c.简绍外国经验教训。d.办学会。e.设学堂。f.办报纸。

2. 维新派和守旧派的论战

论战主要围绕以下几个主题

(1)要不要变法。

(2)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3)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兴西学。

3. 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

内容

(1)经济 略

(2)政治 略

(3)军事 略

(4)文化教育 略

4. 主要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为主要代表人物的资产阶级维新派

戊戌六君子: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林深秀,康广仁

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1.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1)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爱国救亡运动

(2)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

(3)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2. 戊戌维新变法的原因和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性以及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不敢否认封建主义

(2)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3)惧怕人民群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