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熊熊妈妈有个烦恼:今天幼儿园老师向她反映,熊熊在老师上课的时候经常一个人走开,在教室空旷的地方自己一个人玩,自言自语。熊熊妈妈听后很尴尬,想起自己在家中教熊熊写字,熊熊也是注意力不集中,经常被外界的一丁点响动吸引过去。

杰杰妈妈也有同样的烦恼,一到学习的时间杰杰就坐不住,读数字经常串行,原本读着"23"下一个就跳到"34",明显的不专心。学习工具也总是丢三落四,今天忘记橡皮,明天忘记铅笔,脚上穿的鞋子一脱,一会就忘记扔到哪去了。杰杰妈妈没少因为这些事情骂杰杰。

我们经常会下意识地认为,孩子上课走神,做事分心是性格问题,是老师、父母没有教育好,实则不然。

这些行为的背后是存在神经生理问题,就像男孩子天生比女孩子要调皮一些一样,因此父母一味的怪罪与指责,不仅不能使得孩子改正,反而可能会导致新的问题出现。

父母们同样不能放任孩子上课走神,做事分心,认为孩子长大后自然而然会改正,我们必须正视孩子上课专注力不足对孩子的不利影响。

学生走神怎么治疗(上课走神做事分心)(1)

孩子上课专注力不足对孩子的影响

林林从小上课专注力不足,老师教什么都听不进去,坐在椅子上扭来扭去,还老是喜欢搞小动作。当周围的同学将乘法口诀背得滚瓜烂熟时,林林连加减法都没有学通透。

上课专注力不足对孩子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学习到的知识远远落后于他人,这也是许多家长最忧心的问题。

孩子上课的专注力不足,他们往往容易走神或者容易被周围的东西吸引,就如同上文提到的孩子熊熊,在上课的时候突然走出来一个人自己玩,自言自语,打断老师授课的思路。

孩子的专注力差会使孩子轻视规则,将父母和老师的话当成耳边风,倾向于只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孩子上课专注力不足很容易养成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懒散、放任的性格,自我约束能力很差,不利于养成严谨的性格。

上课走神,做事分心成为他们在课堂上的常态,当周围出现一丁点响动时,孩子就会放弃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将心思放在其他的事物上,对孩子未来自理能力的培养极为不利。

学生走神怎么治疗(上课走神做事分心)(2)

从脑科学角度,看孩子"专注力"不足的原因

莉莉妈妈是个严厉的母亲,总是为莉莉布置过多的学习任务,莉莉感觉压力十分大,不仅要完成学校的作业,还要完成妈妈的任务,久而久之,莉莉的大脑什么都兼顾不过来,也就造成了做什么事情,注意力都不能集中的"坏毛病"。

孩子专注力的培养很大程度与家庭有关。周围干扰太多,比如写作业的不远处就是一台孩子爱看的电视机,或是孩子在学习时窗外邻居家的小孩在嬉戏打闹,这些都会使得孩子无法静下心来学习;除此之外,还有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过于严格,为孩子布置的任务过多,孩子大脑的专注力难以兼顾。

1)触觉不足:

触觉敏感的孩子,会向大脑传递大量的触觉信息,而大量的触觉信息有可能直接冲破前庭(大脑的门槛)进入大脑,从而导致脑压过高,(脑)神经抑制困难。

对孩子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孩子的大脑太过兴奋,静不下心,对于自己不感兴趣的事物(学习、上课等)往往表现出不耐烦,注意力难以集中,同时好动不安,经常有肢体冲突。

2)前庭觉不足:

前庭是大脑的门槛,几乎所有进入大脑的信息都需要经过前庭觉的过滤才能够进入大脑(有用的进入,无用的不能进入)。

曾经有位孩子什么东西都记在脑内,父母对此感到十分骄傲,认为自己的孩子的神童,记忆力非凡。但医生却提醒父母,孩子这样下去不行,因为他把大量有用的、无用的信息都放在大脑中导致大脑脑压过高,脑神经抑制困难,从而使注意力越来越难以集中,这就是典型的前庭觉不足。

学生走神怎么治疗(上课走神做事分心)(3)

从脑科学角度,促进孩子专注力的"感觉统合"

感觉统合理论由美国南加州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爱尔丝(Anna Jean Ayres)于1969年首先系统提出。爱尔丝博士认为感觉统合是指将人体器官各部分感觉信息输入组合起来,经大脑统合作用,完成对身体内外知觉做出正确反应。

简单地讲,感觉统合是一种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过程,没有感觉统合,大脑和身体都不能发展。

我国的有关研究表明,在儿童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感觉统合失常者占 10-30%,最新研究调查中国大中城市孩子感统失调率达到80%其中30%为重度感统失调。

许多专家认为,感觉统合失常的罪魁祸首是都市化生活和小家庭制度。而感觉统合不足造成的行为失常主要表现为:好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笨手笨脚、严重害羞等,一直困扰着老师和家长。

学生走神怎么治疗(上课走神做事分心)(4)

  • 从脑科学角度,想要促进孩子专注力的"感觉统合",则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把握培养专注力的关键期

美国心理学家戈尔曼说过:"专注力比智商、情商更能影响一个人的最终成就。"

3-10岁是儿童大脑发育成长的关键期,10岁之后,这个节奏将会趋于平缓。

因此家长要把握这个重要的时期,与其将精力放在孩子应该学习多少东西上面,不如注重培养孩子基础能力素质和心理素质,提高孩子上课、学习、做事情时的专注力,促进专注力的"感觉统合"。

学生走神怎么治疗(上课走神做事分心)(5)

2)专注力的培养从感官训练开始

感官训练主要包括两方面:视知觉和听知觉。

研究表明,大脑接受的感觉信息80%以上来自视觉,视觉信息的准确获取,正确加工和解码是大脑进行高效的认知加工的基础。我们的知觉、记忆和思维,也有相当大一部分是以视觉作为组织,加工和储存的形式。

提高视知觉能力的训练方法可以有:让孩子拼图、搭积木、从图片中寻找图形,如要求找出一张图片中的所有正方形、对几何图形进行分类等,这些方法能够有效提升孩子的知觉能力。

而听知觉对于儿童来讲也同样重要,儿童对于声音的敏感程度往往高于眼睛所看到的东西,因此训练听知觉的方法有:让孩子玩辨别声音游戏,如判断一个声音是从家中的哪个地方传出来的,或者玩找物品游戏,将一个发出响声的东西藏起来,让孩子去寻找。

3)结合孩子兴趣培养专注力

不管是多大年纪或者多稳重的孩子,都存在着爱玩的天性,因此家长与其强硬地教训孩子"上课应该集中注意力""写作业的时候不应该走神",不如将孩子的兴趣与爱玩的天性结合起来,更容易激发孩子专注力的提升,促进专注力的"感觉统合"。

年纪小的孩子可以玩拼图、搭积木、找不同等,而年纪大一些的孩子对于魔方、迷宫等需要动脑筋的游戏更加感兴趣,因此家长可以结合孩子的兴趣,从益智游戏这方面入手,有效提升孩子专注力。

学生走神怎么治疗(上课走神做事分心)(6)

我是尼莫妈妈育儿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 图片源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