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刚的晚年生活 老来得子有喜有忧(1)

2008年7月25日,王刚的第三任妻子郑艳东在北京诞下一个健康男婴。这时王刚已是60岁的花甲之年,看着儿子的脸型、耳朵轮廓、眼睛酷似自己,他忍不住落泪了。

11月5日,丁丁满一百天,王刚和郑艳东宴请亲朋,张国立、张铁林等圈内外好友亲临祝贺。张铁林问王刚:“你希望儿子长大后从事什么职业?”王刚沉思片刻,说:“我不希望他当演员、做主持人,这两个行当太辛苦。他最好能像妈妈一样优雅从容地拉大提琴。”

王刚的晚年生活 老来得子有喜有忧(2)

酒宴结束,张国立与王刚分别时,说:“老朋友,你60岁当父亲不容易,肩上多了一副担子。”曾经王刚这样为自己设计晚年生活:60岁以后,就进入半退休状态,享受晚年生活的闲适。蓦然间,王刚意识到,有了儿子,他不敢老了。郑艳东比自己小20岁,他老来得子,当他70岁时,儿子才10岁,孩子的成长、上学、留学、结婚、买房……这些都需要钱!

晚上,王刚对妻子说:“我想趁现在身子骨还硬朗,为你和儿子再拼几年,积累些财富。”妻子感动了。

王刚是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专业的在职教授,每周要上几节课。除此之外,他每个星期还要在北京电视台和辽宁卫视主持《天下收藏》和《王刚讲故事》两档节目,对60岁的他来说,工作量已是不轻。王刚博学多才,反应机敏,演技精湛,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节目主持人和表演艺术家,主持的《东芝动物乐园》、《朋友》等栏目风靡一时。尤其是在《宰相刘罗锅》、《铁齿铜牙纪晓岚》等系列电视剧塑造的“和珅”,被誉为难以逾越的经典。

王刚的晚年生活 老来得子有喜有忧(3)

这些年,不断有导演、制片人和广告商主动登门寻求合作,王刚不想让自己太累,一一婉拒。现在,他开始有选择地挑选剧本、代言广告。作为多年好友,张国立率先参透了王刚的心思,这年11月,他邀请王刚吃饭,由张铁林作陪。王刚一进门就嚷开了:“国立请吃饭一定是有事。”果然,张国立邀请王刚加盟《铁齿铜牙纪晓岚4》,继续扮演“和珅”。王刚大手一挥:“我是多次对你说过,这辈子不再演和珅。为了儿子,我食言了,咱们铁三角再次合作一把!”

12月中旬,北京滴水成冰,室外温度低达零下18摄氏度。王刚赶赴北京怀柔飞腾影视基地拍戏。凛冽的朔风掀翻了他的帽子,冻得王刚嘴唇青紫。12月18日,王刚拍完一组镜头,从露天楼梯下来,因地面结冰,王刚脚下一滑摔倒在地,左脚踝又红又肿。他用红花油揉搓一阵继续拍戏。张铁林打趣道:“你这个老男人,为了小儿子,心甘情愿受这份罪!如果演艺圈评慈父奖,你当之无愧!”王刚反击:“如果你60岁生儿子,也会像我这样!”晚上回到家,担心妻子看到自己受伤的脚踝,王刚抱着儿子,坐在沙发上一动不动,连临睡前雷打不动热水泡脚的环节也略去了……

王刚的晚年生活 老来得子有喜有忧(4)

《铁齿铜牙纪晓岚4》杀青后,王刚在朝阳区成了工作室,负责古董文玩的鉴定与拍卖。他还频繁地接拍影视剧和广告,去外地演出,回到家经常累得一句话也不想说。

郑艳东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现在解放军艺术学院主教大提琴,是军队系统唯一一名拥有硕士学位的女音乐教师。儿子丁丁半岁后,她重返讲台。刚开始,丈夫为她和儿子的未来操劳与忙碌,令她心生感动。然而,丈夫常年不在家,她倍感孤寂。

2009年3月,单位举行幸福家庭评选,要求夫妇俩带着孩子准备节目。早在一个星期前,郑艳东就在电话里要求王刚:“那天你不管多忙都得来,我拉大提琴,你抱着儿子朗诵诗歌。”王刚答应了。然而,就在活动的前一天,王刚突然在电话里告诉郑艳东:“我在无锡临时接拍一则广告,明天回不了北京,你带着孩子参加活动吧。”郑艳东几乎要崩溃了:“我独自带着孩子参加算什么幸福家庭?只能被人误以为是单亲妈妈。”

王刚的晚年生活 老来得子有喜有忧(5)

当天,郑艳东抱着儿子独自坐在角落里,看着别人一家三口展示幸福。喧闹中,有议论声传到她的耳朵里:“王刚今天没有来,他们是不是闹矛盾了?”“郑老师生完孩子后,王刚一次也没来过学校。”郑艳东心里别有滋味。

王刚回家后,妻子与他发生磕绊。为避免争吵升级,王刚躲进了书房。毕竟已是61岁的人了,连日劳顿和长途跋涉令他疲惫不堪,但他还是坐在藤椅上看剧本,可眼皮沉重地往下耷。王刚点燃一支烟,给自己提神。

王刚的晚年生活 老来得子有喜有忧(6)

半个小时后,书房里没了动静。郑艳东不放心,推门一看,只见王刚靠在沙发上睡着了,大腿上摊开着厚厚的剧本,左手夹着的红红烟头将裤子烧了一个洞,他却浑然不觉。郑艳东从王刚手里抽出烟头,将火熄灭。丈夫实在太累了,她不忍心将他摇醒,便在他身上盖了一床毛毯。

待王刚醒来,郑艳东说:“其实你根本不用这么劳累,即便你现在退休,我也有能力将丁丁抚养大。”王刚一声长叹:“既然我将丁丁生下来,就要对他负责任,我不想他将来的生活水准下降。”他告诉郑艳东:“我准备再拼5年,到66岁就彻底享受生活。”

2009年,王刚接拍了《锣鼓巷》《国色天香》《唐吉可德》等5部影视剧,与郑艳东和儿子待在一起的时间少之甚少。2010年1月,王刚在工作室与几位专家鉴宝,郑艳东拨通他的电话:“我准备带儿子去医院打疫苗,你陪我一起去吧。”王刚说:“我正在忙,脱不开身。”

王刚的晚年生活 老来得子有喜有忧(7)

晚上9点,王刚拖着疲惫身躯回到家,郑艳东坐在客厅里不高兴。王刚也有委屈,他整天累死累活都是为了谁呀?他带着责怪的口气说:“要是我不替你和儿子的未来着想,也许你又会埋怨我没有责任和担当。唉,男人真难做!”郑艳东从琴匣里取出大提琴,一通狂拉,幽怨琴声弥漫房间的每一寸空间,郑艳东内心积聚的愤懑与不满,随着串串音符在空中飞舞……

郑艳东的父母曾是沈阳一所中学的高级教师,退休后也在北京生活。几天后,郑艳东上完课后去父母家蹭饭。郑母委婉地问:“王刚都好几个月没来我们家了,是不是我和你爸哪些方面做得不好,让他不愉快了?”郑艳东替丈夫说好话:“妈,他非常敬重你们,经常在我面前提起你们的好。只是他太忙了,抽不出时间来看你们。”

王刚患有高血压,心脏也不好。这年7月,王刚在湖北黄梅县拍摄完电视剧《黄梅戏宗师传奇》,回到北京他来不及喘息,又风风火火地赶赴辽宁做了两档节目。长期的体力透支和劳累,让王刚身体的免疫力下降。回到家,他感到头部剧痛,浑身乏力,差点摔倒在地。郑艳东将他送进医院。医生为王刚做了全身检查后,告诉他们:“王老师身体没什么大碍,是长期劳累造成的,休息一段时间就好了。”停了停,医生面色变得凝重:“劳累虽不是什么病,但你们千万不能轻视劳累。它是世界上仅次于癌症的杀手,许多精英就是因为慢性过劳导致英年早逝。”

王刚的晚年生活 老来得子有喜有忧(8)

王刚在医院里休养了3天。躺在病床上,他冷静下来了:健康的身体,才是妻子和儿子幸福的有力保证!没有强健的体魄,什么事业、家庭呀等一切都无从谈起。自己决不能再以牺牲身体健康的代价,来换取所谓妻儿未来的保障。

出院回到家,王刚与郑艳东进行了一番长谈:“我要再次调整所谓的晚年人生规划。家庭和事业就是一副跷跷板,只有在两端平均分配时间和精力,事业和家庭才会平衡。”

此后,王刚除了在中国传媒大学授课,只在北京、辽宁电视台主持节目,将更多时间和精力交给家庭与妻儿。郑艳东知道,随着丈夫年龄的增长,他的身体机能会一天比一天老化;只有丈夫有了健康身体,她和儿子才会有幸福。王刚和郑艳东住在8楼,每次夫妇俩从外面回来,郑艳东坚持不乘电梯,要求丈夫陪自己一级一级爬台阶。刚开始,一爬到三楼,王刚就累得气喘吁吁,一步也不想迈了。郑艳东用儿子刺激他:“你不是经常说每个爸爸都想做儿子心目中的英雄吗?你连8楼都爬不上,还怎么做英雄?”一想起儿子,王刚浑身有力量。

王刚的晚年生活 老来得子有喜有忧(9)

与此同时,郑艳东陪王刚来健身中心,夫妻俩分别办了健身卡。每周有三个下午,郑艳东会陪王刚来到健身中心。郑艳东练瑜伽,王刚在跑步机上慢跑,举哑铃。几个月后,有氧运动的效果出来了,王刚不仅脸色红润,精神矍铄,而且明显感觉胳膊、腿有劲了。

2012年,郑艳东陪丈夫去医院例行体检,王刚血压降下来了,脂肪肝、高血脂等中老年常见病基本消失。医生与他开玩笑:“王老师,你是60岁的年龄,40岁的心脏和身体!”王刚拍拍妻子的肩膀,幽默一笑:“这都是我家里这个保健医生的功劳。”

王刚与郑艳东相差20岁,属于典型的隔代婚姻。王刚努力不做暮气沉沉的老人,而是设法跟上郑艳东生活的脚步。10多年前,王刚就是新浪网民,他与郑艳东属于不折不扣的“网恋”。从2007年开始,他又开始写博客、发微博,记录工作、亲人及一家三口相聚的点点滴滴。他喜欢看“超女”和街舞,能熟练使用5G手机上网,在精神层面上与郑艳东完全合拍,这在同龄人中是绝无仅有的。

在个人形象方面,郑艳东也努力让王刚显得年轻。曾经,王刚理着几十年鲜有变化的小平头。儿子出生后,在郑艳东的建议下,王刚的一头短发换成了长发,并在前额微微弯曲,看上去更加时尚年轻。

王刚的晚年生活 老来得子有喜有忧(10)

与此同时,王刚也在不露痕迹地影响和改变着郑艳东的生活。王刚生活很有品位,平时喜欢喝红酒,只要端起酒杯抿一小口,就能将红酒的产地和年代判断得八九不离十。在家里,他经常有意无意地对郑艳东说:“女性喝红酒不仅能美容养颜、延缓衰老,还能有效改善睡眠和疏通心脑血管。”渐渐地,郑艳东也迷上了品红酒。家里的酒柜、书房、客厅,甚至浴缸边都放着红酒。星光灿烂的夜晚,夫妇俩常常坐在阳台上,一边品红酒,一边聊天,他们的生活就像手中高脚杯里的红酒醇厚绵实……

2020年,王刚已经72岁了。谈及花甲之年做父亲,王刚表现出惯有的率真,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有了儿子,我不敢老了。儿子给我的生活带来了别样的体味,我更知道爱惜自己了,更知道感恩了。感谢艳东,感谢儿子,感谢父母,感谢所有对我好的人!”

-END-

原创作品,欢迎点赞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