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这是一条没有人走过的路,但是我既然选择了,就不会后悔。”
这句话是热播剧《绝密使命》中在党的红色战线上运送秘密情报的交通员邹书宝所说。
5月14日晚,近代革命历史剧《绝密使命》于央视综合频道正式收官,该剧自开播以来好评如潮。据中国视听大数据监测显示,《绝密使命》每集平均收视率1.532%,收视率最高达2.008%,连续四周位居黄金时段电视剧单频道收视指标首位,相关微博话题阅读量近1.5亿,是央视继《跨过鸭绿江》《觉醒年代》之后,又一部备受赞誉的上乘之作。
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电视剧展播活动的重点剧目,《绝密使命》是第一部正面、全景式展现中央红色交通线的历史正剧。该剧以小站点书写大风云,用小人物凸显大格局,以伯公凹“一门七忠烈”为原型,真实再现了那个火热的革命年代,我党隐蔽战线上一批无名英雄血洒交通线的故事。剧中邹叔宝这一角色,其原型就是1933年护送擦枪油时在大埔三河坝被捕后遭敌人杀害的邹作仁。他们有家庭、有兄弟姐妹、有正常人一样的工作和生活,但一旦接到任务,他们会冲破一切艰难险阻,一次次成功地把物资、武器、人员成功地运送到苏区,从而使当时的中国拥有了一条唯一的红色交通线。
蔡猛、小陈、孙同阶、小宝、李寿科、邹春宝、余维头、周正清……剧中每一个因任务而牺牲的人物,都深深烙印在观众内心。21岁的丘老八子为发出警报点燃自家房屋,被敌人包围后冲进火海壮烈牺牲;为拖延时间,交通员潘雨青独自走上街头故意被曹瑞瑛逮捕;为掩护“洋大叔”等人,丁正昌号的丁老板遭敌人残忍杀害……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汇聚成党的保密史册,一段段悲壮如歌的红色往事谱写出党的优良传统,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光辉形象诠释着共产党人的家国情怀。随着《绝密使命》剧情的逐渐深入,这段3000公里神秘交通线上发生的故事高潮迭起,剧中交通员们舍生忘死的高尚品质也得到了最高程度的升华。
翻开沉重的历史画卷,这是一条无名英雄们用鲜血染就的路。《绝密使命》讲述的这条中央红色交通线,从1930年冬直至红军长征都未曾中断过,成功护送了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等领导人及共产国际代表李德等200多人安全进入中央苏区,创造了从未有护送的干部被俘或牺牲的奇迹,还运送了6000多担军火、药品等紧缺物资及重要文件、信件、情报资料等。红色交通员英雄群体,用热血铸就并守护着这条“苏维埃血脉”,用生命铸就了熠熠生辉的不朽丰碑。
随着电视剧《绝密使命》的热播,剧中的中央红色交通线及伯公凹交通小站旧址等成为红色旅游热门目的地。永定中央红色交通线旧址人气爆棚,一批批党员干部、青年学子在此感受当年交通员的奉献与牺牲,接受革命传统的教育和洗礼。正如该剧制片人张敏所说:“希望通过这部剧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中国革命者的忠诚和献身精神,让他们在当下更有勇气面对磨难,克服困难,在新时代不负使命,勇敢前行。”
业内专家称赞该剧为“最接地气”的革命题材电视剧之一,“兼具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以创新的引力和沉着的笔力,为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献上一份独特之礼”,实现了革命题材创新化、年轻化的表达,是生动鲜活的党史学习教育可视化教材。该剧总策划袁锦贵说:“交通员们都是一批默默无闻的小人物,但他们对革命事业的赤胆忠心,又是惊天动地的,值得大书特书。”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教授尹鸿形容该剧是“经典叙事的继承和发展”,称其“有历史作为基础,又带有叙事传奇性,以塑造英雄人物为核心,完成了一个叙事的基本结构,既符合审美特征,又有历史价值”。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傅秋源
编辑: 傅秋源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