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精华50句,每一句都可作为格言,真正的大智慧!

论语十句经典名言(每一句都可作为格言)(1)

1、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会有思想一致的人与他相处。)

2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 (君子求之于自己,小人求之于别人。)

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4、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礼的作用,在于使人的关系和谐为可贵。)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如果自己都不希望被人此般对待,推己及人,自己也不要那般待人。)

6、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7、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十分快乐而忘记了忧愁,没有感觉到老年将要到来。)

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一国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但一个男子汉,他的志向是不能强迫改变的。)

9、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10、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 (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论语》精华50句,每一句都可作为格言,真正的大智慧!

论语十句经典名言(每一句都可作为格言)(2)

1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

1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13、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论语·卫灵公》 (君子不可以用小事情考验他,却可以接受重大任务,小人不可以接受重大任务,却可以用小事情考验他。) 

14、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自古以来人总是要死的,人没有信用就没有立足之地。)

15、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志士仁人,没有贪生怕死而损害仁的,只有牺牲自己的性命来成全仁的。)

16、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泰伯》(不在那个职位上,就不去考虑那个职位上的事。)

17、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  (君子不凭一个人说的话来举荐他,也不因为一个人不好而不采纳他的好话。)

18、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 (有益的交友有三种,有害的交友有三种。同正直的人交友,同诚信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这是有益的。结交谄媚逢迎的人,结交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结交善于花言巧语的人,是有害的。)

19、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20、君子不器。——《论语·为政》(君子博学多才,可胜任各种工作。或:君子不会拘泥于形式教条。)

《论语》精华50句,每一句都可作为格言,真正的大智慧!

21、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22、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里仁》(内在的仁德是善美的人性,如果不以仁德的准则而选择,怎么会获得智慧呢?)

23、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见到应该挺身而出的事情,却袖手旁观,就是怯懦。)

2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论语十句经典名言(每一句都可作为格言)(3)

25、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26、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温习旧知识从而得知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一点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27、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早晨得知了道,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28、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29、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子路》(说话要与自己的地位相称,否则道理上就讲不通。)

30、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 

《论语》精华50句,每一句都可作为格言,真正的大智慧!

31、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自己力行多些,且苛求别人少些,就能远离怨恨了)

3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学习经常温习,不是很快乐吗?有从远方来的朋友,不也很高兴吗?人家不理解我,我不怨恨,不也是一个君子吗?)

33、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君子的过错好比日月蚀。他犯了过错,人们都看得见;他改正了错误,人们都仰望着他。)

3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自身正了,即使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会去干,自身不正,即使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不会服从。)

35、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卫灵公》 (花言巧语就败坏人的德行。小事情不忍耐,就会败坏大事情。)

36、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过去的种种错就错了,追悔已来不及,但将来的一切还是可以预料,还可以努力使事情往好方向发展。)

37、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宪问》(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表示意志坚决。)

3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论语十句经典名言(每一句都可作为格言)(4)

39、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 不担心分的少,而是担心分配得不均匀。不怕贫穷,而担忧不安定。

4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做工的人想把活儿做好,必须首先使他的工具锋利。)

《论语》精华50句,每一句都可作为格言,真正的大智慧!

41、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面对着仁德,就是老师,也不同他谦让。)

42、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不要求快,不要贪求小利。求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4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只学习而不动脑筋思考,就会茫然不解;只凭空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不解。)

4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4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颜渊》(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助长别人的恶处。小人则与此相反。)

46、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

47、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有远大理想抱负的人不可以不刚强勇毅,责任很重,路途又很遥远。)

4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4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孔子在河边说:“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不分昼夜地向前流去。”)

5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注:图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