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的三气周瑜,“既生瑜何生亮”,基本上家喻户晓,但是,这都纯属罗贯中为抬高刘备而虚构的故事,在真实的历史当中,周瑜绝非器量狭隘之辈,而是个胸襟广阔,举贤任能,待人和善,品行高尚的全能型人才!

诸葛亮评价周瑜(周瑜是个嫉贤妒能的人吗)(1)

周瑜长得姿貌非凡,仪态倜傥,英姿雄发且不说,更是见识非凡,颇有谋略,并且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曲有误,周郎顾”便是对周瑜在音律上的最高褒奖。周瑜先是孙策手下的重臣,孙策死后,孙权也对周瑜“言必行,计必从”。


周瑜非常赞赏鲁肃之大才,为了将鲁肃拉到江东,也是费了不少口舌,才说服了鲁肃及其好友刘子扬,一起投到江东。经周瑜极力推荐,鲁肃也得到孙权重用,满腹才华也得以施展,成为孙权的肱骨之臣。就从这一件事上来说,就足见周瑜并非是个嫉贤妒能之人。

诸葛亮评价周瑜(周瑜是个嫉贤妒能的人吗)(2)

另外,从周瑜在处理和程普的矛盾上明显地展现了他品行上的个人魅力。程普是跟随孙坚四处征战的老臣,后又辅佐孙策、孙权,历任三代,是孙氏集团中的元老级人物。他立过功,受过伤,年纪又最大,战功赫赫,且德高望重,在东吴一方的武将中他差不多算是头号元老,被人尊称为“程公”。这位程公见周瑜年纪轻轻,职位却比他还高,心中的不平衡感无论如何也压抑不住了,便依仗着资历深,多次不把周瑜这个年轻的上司放在眼里,并且还恶言凌辱周瑜。

诸葛亮评价周瑜(周瑜是个嫉贤妒能的人吗)(3)

面对下属对自己能力与名誉的质疑,周瑜云淡风轻,一笑而过。对程普的态度也是一如既往,没有什么变化,也不曾为程普的恶言而憎恨于他,更没有在背后去算计些什么,仿佛一切随风而过。最后,周瑜这种顾全大局、大公无私的作风,以及广阔的胸襟感动了程普,他放下心中不平,也与周瑜心平气和地交往,后来二人还同心同德,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

诸葛亮评价周瑜(周瑜是个嫉贤妒能的人吗)(4)

后来,在攻打江陵一战中,程普照出力最多,但仍旧位居周瑜之下,心中的愤愤不平再次展现出来,然而周瑜并没有骄傲狂妄,对他的嘲讽和挑衅也没有任何怨言,程普心中的不平也就渐渐冷却了。周瑜用自己的才能和器量折服了程普,后来程普曾对人夸赞周瑜说:“和周公瑾相交,就好像饮了美酒,不知不觉间就会陶醉。”这就是周瑜高尚品行的魅力,就如春风沐浴,能够抚平心中的寒冷。

诸葛亮评价周瑜(周瑜是个嫉贤妒能的人吗)(5)

宋代人还非常敬仰周瑜。比如北宋大文豪苏轼就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道:“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十分热情地赞颂了周瑜这位指挥如意、儒雅倜傥的英雄。说到这里,大家应该看到“羽扇纶巾”是用来描绘周瑜的,三国演义中将这一“羽扇纶巾”的儒雅倜傥形象用到了诸葛亮身上,也是为了抬高刘备一方。

诸葛亮评价周瑜(周瑜是个嫉贤妒能的人吗)(6)

还有历史上的蒋干到江东游说周瑜,未得成功,回来后向曹操复命,大赞周瑜“雅量高致”。就连对手方的刘备,在来东吴“借”荆州时,也向孙权夸赞周瑜“器量广大”。再有南宋的洪迈,在《容斋随笔》也说到,但凡统兵将帅多是自视甚高,嫉妒比自己强的人,但特意说明“孙吴四英将”即周瑜、鲁肃、吕蒙、陆逊都不在此列。《三国志》的陈寿也评价周瑜“性度恢廓”。


由此可见,在周瑜的人品方面,历史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周瑜也当得起这个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