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市位于辽宁省的西南部、“辽西走廊”东部,是连接华北和东北两大区域的交通枢纽。

锦州市是辽宁省重要的科技、教育、文化、医疗、物流中心,是环渤海经济区重要的沿海开放城市、辽宁省西部区域性中心城市、辽宁沿海第二大城市、辽宁省区域物流中心城市,已被纳入辽宁沿海经济带国家战略。

辽宁省锦州市的人口是多少(辽宁省锦州市人口民族概况)(1)

辽宁省锦州市的人口是多少(辽宁省锦州市人口民族概况)(2)

辽宁省锦州市的人口是多少(辽宁省锦州市人口民族概况)(3)

锦州拥有国家级开发区、国家级高新区、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服务(锦州)示范基地,是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中国最具投资价值新锐金融生态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城市、2013中国锦州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举办城市。

2018年5月,中国城市品牌评价(地级市)百强榜发布,锦州以356.18分名列第65位。

2017年末全市户籍人口296.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25.1万人,占户籍人口的比重为42.2%;乡村人口171.3万人,占57.8%。按性别分,男性148.1万人,女性148.3万人。按年龄分,0-17岁人口37.7万人,占户籍人口的比重为12.7%;18-34岁人口57.6万人,占19.4%;35-59岁人口125.4万人,占42.3%;60岁以上人口75.6万人,占25.5%。全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412元,比上年增长6.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493元,增长7.0%。

锦州市少数民族人口众多,堪称多民族散杂居地。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结果,锦州市有满、回、蒙古、锡伯、朝鲜等41个少数民族,人口近85万,占全市总人口数的27.15%。锦州市少数民族人口中满族人口77.7785万人,蒙古族3.0043万人,回族2.0459万人,锡伯族1.6879万人,朝鲜族1773人。少数民族人口在锦州市有着广泛的分布。全市共有9个民族乡、23个享受民族乡待遇的镇、两所冠名的回族小学和一所满族高中,锦州师专体育系为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北镇市是省内享受少数民族自治县待遇的县级市,义县是民族聚居县,古塔区是民族工作重点区。而城市中少数民族人口为10万人,占城市总人口数的11.13%。[4]

锦州市的满族,有满洲八旗,他们是从东北松花江流域和长白山麓迁来的,还有汉军八旗多数是从山东蓬莱移来的。居住锦州的满洲八旗主要有瓜尔佳氏(汉姓关氏)、满洲镶黄旗(陈满洲)、完颜氏(汉姓王氏)、满洲正白旗(陈满洲)、于库里氏(汉姓关氏)、满洲镶白旗(陈满洲)。汉军旗佟氏较多。

锦州市的蒙古族,最早于元朝时就有文字记载:“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于瑞州(今前卫)西部设打扑屯田总管府。至清世祖(1644-1661)时,将"蒙古归诚者编为八旗军制,与满洲、汉军同驻防各处”,现在锦州市境内的蒙古族多是清朝“八旗蒙古”的后裔。[5]

锦州的回族于明宣德三年(1428年)哈奉先在南门外火神庙东修建了一座清真寺。以后,回族陆续迁入。

锦州市的锡伯族是在康熙三十六年至三十八年(公元1697-1699)间从墨尔根、齐齐哈尔、伯都讷一带南迁盛京时,其中108名锡伯兵到义县驻防。现居义县、北镇的锡伯族群众就是他们的后人。其它各县区的锡伯族人口,均是解放前后由各地迁来的,不少是因分配工作或结婚而来的。锡伯族曾有自己的语言、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