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退休官员要回老家(古代官员退休后)(1)

电视剧当中看到很多官员都是以告老还乡为由向皇帝请辞,比如著名诗人贺知章的一句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催。

按理来说,他们能在京城当那么大的官,肯定在京城也生活了很久,为什么退休之后不在京城继续生活下去?为什么这些官员不做官之后,不留在京城,而要选择回老家?

古代官员退休一般称之为秩序,意思就是把官位还给皇帝,根据周礼记载,大夫七十而至事,之后的朝代也多沿用70而退休,而到了明清时期,则把退休年龄提前到了60岁。

告老还乡首先最重要的就是与中国古代的传统思想有关,从汉武帝时期就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的思想当作国家的统治思想,在之后的一些朝代也一直崇尚着儒家思想。

为什么古代退休官员要回老家(古代官员退休后)(2)

儒家一直提倡的是宗族意识,所以那些在外面做官的官员老了之后要退休,往往都会选择回到家乡,将究树高千丈,落叶归根,无论他们在外面发展的多好,都会像叶子一样回到他们出生的地方,也就是富贵不归乡里,如锦衣夜行,而且在古代家族观念非常强,在出生之后就要入族谱,以证明他是家族的一份子,死后的牌位也要入祠堂,接受子孙后代的供奉,而他一生的兴衰荣辱都关系着整个家族的名誉,在一个大家族里,通常都会有一个领导式的长辈,他们都是德高望重的人物,家族里的大事情都要经过他们的同意,他们不仅能够明辨是非,而且还具有说服力。

因此很多官员回乡之后也会担任这种领导式的人物,他们也可以更好的引领家族,不仅仅是古人如此,现在人也讲究衣锦还乡,他们在外面奋斗,取得一定成就之后,就回到家乡安享晚年。

为什么古代退休官员要回老家(古代官员退休后)(3)

还有儒家文化一直强调孝道,以孝治国也是众多统治者所推崇的,古代官员选拔当中往往都会有考察孝道这一项,这就不难理解古代的二十四孝了。

如果家乡有他们的双亲,无论如何他们也是要回到家乡侍奉的,还有在当官的时候风光无限,各路达官贵人都想要巴结你,而现在辞官了已经没有权利了,别人对你的态度也会有所转变,心里难免有落差,而回到家乡之后,毕竟是当过大官的人,还会受到乡村人民的尊敬。

其次还有一点就是古代的安土重迁思想。

中国的封建社会一直都是农业国家,农业也是国家的经济命脉,古代官员的俸禄往往用来在家乡购置田产,他们退休之后生活基本都是要依赖这些的,而且这些田产也是世代相传的,还可以造福他们的子孙。

为什么古代退休官员要回老家(古代官员退休后)(4)

古代官员的府邸大多由朝廷提供,一旦他们退休就要搬出来,留给下一任官员居住,而家乡有田产的都会选择回乡居住。

告老还乡其实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明哲保身,俗话说伴君如伴虎,皇帝的心思是琢磨不透的,今天他还在重用你,明天没准就将你满门抄斩了,而且做官久了难免得罪人,在辞官后还留在京城,没准哪天又被人给惦记上,被伺机报复。

退休之后告老还乡,不再过问国家大事,也许皇帝还会念着你曾经的功劳,多多少少不再追究曾经犯过的错误,所以明哲保身才是最好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