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趣尔这份《行政处罚决定书》再次证明了什么叫说话的艺术。

麦趣尔牛奶里出现低毒丙二醇的做法被定义为“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对于牛奶中出现丙二醇的原因,只用了“将原奶导入存储罐过程中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这一句话就把我们打发了。

将原奶导入存储罐的过程中,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

那么请问:

为什么要往原奶里添加丙二醇?

是刻意为之还是无心之失?

是员工自行添加的还是公司授权的刻意行为?

如果公司明知不该添加却故意添加,以此达到某种目的,那么这样做就是其心可诛。

因此,别看麦趣尔发的这份公司公告满打满算三页纸,写了上千字,可是公司避重就轻对关键信息闭口不说,有着强烈的自我防御意识。

这就是说话的艺术吧。

看上去什么都说了,但又什么都没说。

牛奶丙二醇超标为多少(往牛奶里添加低毒丙二醇)(1)

记得麦趣尔刚被爆出来添加丙二醇的时候,还有很多人给麦趣尔洗白。

说什么“不排除奶牛吃了有问题的饲料”;

说什么“背后是资本的力量在带节奏黑麦趣尔”;

说什么“麦趣尔要是有这个公关能力,也不至于被带节奏成这样”。

我pei!一码事是一码事,拎得清比较重要。

站在上帝视角看问题,究竟是因为这样做能给自己带来与众不同的优越感,还是因为自己的认知和理性的确达到这个层次了?

这次的行政处罚中,对公司罚款7351万元,对法定代表人罚款72万元,对其他相关责任人罚款30万元左右。

但是麦趣尔对添加丙二醇造成的不良影响,远不是这些钱能够覆盖的,比如说,麦趣尔凭一己之力拉低了部分消费者对新疆牛奶的信任,这样的损失该怎样弥补?

牛奶丙二醇超标为多少(往牛奶里添加低毒丙二醇)(2)

同是新疆乳企的天润乳业在2021年年报里将“行业潜在负面新闻影响市场需求的风险”视为第一大风险,并说: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严重打击了国内消费者的信心,消费者对乳制品行业方面的负面新闻更为敏感,乳制品行业及上下游行业潜在的负面新闻不论是否属实,都可能对行业和行业内企业带来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

如未来乳制品行业再次发生类似“三聚氰胺事件”的负面事件,将严重影响行业内企业声誉,动摇消费者信心,导致行业需求端的迅速萎缩。公司作为乳制品行业企业,将面临此类行业潜在负面新闻造成的不利影响和引致的经营风险。事实上自从三聚氰胺事件后,在乳制品行业里,像麦趣尔这样因产品质量问题被罚款7000多万的负面新闻已经不常见了。下图是我从“同花顺iFinD”中查找到的乳制品企业涉及到“行政处罚”公告的汇总,庄园牧场和燕塘乳业也被处罚过,不过情节比麦趣尔要轻很多。

比如说燕塘乳业被处罚,是因为占用基本农田耕地;

庄园牧场被处罚,是因为蛋白质含量不达指标,而不是像麦趣尔那样直接往牛奶里添加不应该添加的东西。

因此,麦趣尔这次的行为,算是刷新了行业内企业近年来被处罚的上限。

牛奶丙二醇超标为多少(往牛奶里添加低毒丙二醇)(3)

牛奶丙二醇超标为多少(往牛奶里添加低毒丙二醇)(4)

奶源好新疆乳企重要的优势。

新疆是我国三大牧区之一,发展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新疆三山和两盆的周围,拥有大片优良的牧场,新疆饲草料资源丰富,牧草品种多、质量好。

根据期刊里的数据,2020年新疆有乳品企业52家,其中北疆乳品企业主要有:

①新疆天润乳业有限公司;

②新疆西域春乳业公司;

③新疆花园乳业有限公司;

④新疆麦趣尔乳业公司;

⑤新疆绿成农业开发公司

⑥伊利(新疆)乳品厂;

⑦蒙牛(新疆)乳品厂;

⑧维维(新疆)乳业公司;

⑨新疆伊哈牧场;

⑩新疆西部牧业畜牧养殖股份有限公司等。

南疆乳品企业主要有:

①新疆瑞源乳业公司;

②新疆南达新农业开发公司;

③新疆新农乳业有限公司;

④新疆三宇乳业公司等。

其中天润和西域春2家鲜奶收购、加工、销售量占全疆商品奶总量的48%,天润、麦趣尔、西部牧业是上市公司,天润为中国奶业20强(D20)企业,西域春为D20观察员企业。

牛奶丙二醇超标为多少(往牛奶里添加低毒丙二醇)(5)

麦趣尔在2021年年报里说:

公司仍将把质量安全作为日常管理的重要使命。

若乳制品行业里的其他企业发生食品安全事件,也会对公司造成影响。

真是讽刺。

自己生怕被同行连累了,

现在却主动连累同行。

新疆乳企本就规模不大,都是区域性企业,且面临着出疆难等问题,好在它们的奶源好,有利于形成产品的差异化;可是麦趣尔却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好牛奶确实需要好奶源,但是有好奶源不一定能做出好牛奶,因为人会捣鬼。

因此,这次麦趣尔被罚7351万元,一点都不多。

那些无辜的人、无辜的企业遭受的“无妄之灾”,麦趣尔根本就弥补不了。

好好做个人吧。

牛奶丙二醇超标为多少(往牛奶里添加低毒丙二醇)(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