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蚝香时。

每年岁末举办的宝安区沙井金蚝美食民俗文化节(以下简称“沙井金蚝节”)是深圳地区乃至全省范围内历史最为悠久、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

人间烟火气,最抚世人心。沙井金蚝节的烟火气,已经成为深圳人岁末的乡愁和念想。经过了18年的发展,沙井金蚝节早已成为深圳市民最为重要的节日之一。同时,作为一项陪伴了深圳人18年的民俗节庆,金蚝节每年都刷新玩法,将本土乡情民俗与年轻潮流艺术完美结合,火爆各大社交平台,让传承更时尚、有新意。

游沙井逛金蚝节品蚝宴 深圳宝安千年蚝乡(1)

第十九届沙井金蚝美食民俗文化节“非遗”展览及展演。

12月23日,第十九届沙井金蚝美食民俗文化节在沙井古墟如约而至,今年12月23日至2023年1月10日期间,将开展由古墟美食文化街、“非遗”展览及展演、开蚝大赛、第二届“蚝乡赶集”蚝美生活节、蚝民烹饪比赛等组成的三大系列23项精彩活动。

本届沙井金蚝节由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宝安区人民政府主办,宝安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宝安区沙井街道办事处承办。按照“创新为先、民俗为本、文化为魂、产业为优、生态为基”的思路,组织系列特色主题民俗文化活动,彰显蚝文化和海洋文化特色,塑造“千年蚝乡”品牌,致力于把沙井打造成集历史文化、旅游、休闲娱乐、创意、经贸于一体的具有一流水平、综合性的蚝文化民俗文化旅游胜地。

游沙井逛金蚝节品蚝宴 深圳宝安千年蚝乡(2)

启幕现场,嘉宾敲响象征庆祝、吉祥、鼓舞的大鼓。

一年一度盛宴 蚝乡璀璨文化大放异彩

沙井金蚝节在热火朝天的喧嚣和激情中拉开序幕。

今年金蚝节的开幕式贯穿了沙井千年人文历史、展示了蚝乡璀璨传统文化。

当天上午,来自沙井的醒狮在古墟戏台上起舞献瑞,祝愿沙井百业兴旺、吉祥如意、宏图大展。《蚝乡预言》带我们回望从合澜海到卢亭人的奇幻传说,再到现代的异地养蚝的故事,所有的美好都因为热爱而生,所有的文明都因为坚守而传承。保持热爱,接续坚守,沙井蚝才可以和文明一样,穿越幽深的岁月,凝固成不朽的永恒。在《蚝气鼓舞 好事连连》演出开场环节,领导嘉宾共同上台启幕,敲响象征庆祝、吉祥、鼓舞的大鼓,寓意积极向前、不断奋进,宝安区第十九届金蚝美食民俗文化节正式开幕!

漫步古墟,流连忘返。

今年,推出蚝乡非遗——沙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及展演,活动围绕千年蚝乡历史文物及生活习俗、沙井粤剧、华林派螳螂拳、醒狮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示千年蚝乡穿越的时光、民俗文化的内涵、戏剧艺术的盛宴,让来参观者用自己的视角和体验,感受沙井穿越千年时光的民俗美、风景美、故事美、时光美,弘扬宝安广府文化、民俗、艺术。

除此之外,沙井街道第二届“蚝乡赶集”沙井古墟蚝美生活节也同样精彩纷呈。

以“蚝乡赶集”为主题,从时间和创意出发,围绕蚝乡生活方式、蚝乡市集、创意文化、非遗活动、民谣音乐等内容,开展第二届沙井古墟蚝美生活节,举行墟市、音乐、舞狮、武术、动漫、手鼓、粤剧等活动,用创意连接沙井古墟历史脉络,在关于历史、文化、城市、墟市的全新想象中,营造千年蚝乡梦幻的生活场景,让市民在逛沙井古墟的时候,感受千年蚝乡的传统生活方式、蚝乡民俗风土人情。

游沙井逛金蚝节品蚝宴 深圳宝安千年蚝乡(3)

第二届“蚝乡赶集”沙井古墟蚝美生活节精彩纷呈。

网红主播当导游 带您“云”游古墟

为满足更多市民游览需求,街道采用全程网络直播的方式,与广大网友们相约在深圳现存面积最大、保护最完整、最具特色的“沙井古墟”历史风貌保护区,打造了一场“云”游古墟网络直播活动,一同品味蚝乡美食,赏沙井古韵之美。

本场直播活动邀请到网络达人为沙井代言,现场推介沙井传统特色美食和各式蚝产品。在现场,广电主播、网络红人们进行多点位云游古墟,让市民通过手中的屏幕,就能够“云端”游览“蚝乡赶集”沙井古墟蚝美生活节、非遗表演、蚝民开蚝比赛、蚝菜烹饪比赛等活动。值得一提的是,在义德堂门外更是搭设了直播间,采用网络渠道推介金蚝节蚝产品,主播现场热情推介鲜味蚝油、蚝粒酱、蚝罐头、蚝豉等本地特色蚝产品,扩大蚝产品销售渠道让“沙井蚝”火起来。

游沙井逛金蚝节品蚝宴 深圳宝安千年蚝乡(4)

开蚝大赛,是一场速度与力量的较量。

跟随着主播的脚步,来到古墟义德堂内是身着传统服饰的蚝姑们,一场盛大的开蚝大赛,是一场速度与力量的较量。紧接着往里走,蚝民们正大显身手,展示娴熟技艺花式烹饪蚝菜的生蚝美味。

据悉,沙井蚝在长期生产过程中,已形成一整套成熟的养殖技术。生产程序有种蚝、列蚝、搬蚝、散蚝、开蚝等。生产习俗有打山口、流水定作息、集体协作等,还有蚝壳砌墙、拜天后、拜观音等生活习俗和民间信仰。特别在收获的开蚝季节,更有一定的风俗习惯。

民俗文旅融合 沙井擦亮千年蚝乡文化名片

沙井因蚝而兴。

东晋时沙井人就已“惟食蚝蛎,垒壳为墙壁”,北宋时“插竹养蚝”,是最早的人工养蚝史料记载,建国后沙井蚝养殖面积曾达6万多亩,鲜蚝年户量达7.2万多担,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创汇大户。1958年沙井蚝业社获国务院嘉奖,是深圳首个获国务院奖状的劳动集体。上世纪90年代,沙井人的蚝田转移到台山、阳江一带,是国内第一次蚝业产业异地转移,沙井转变成蚝制品深加工,完整保存了“沙井蚝”的传统品牌,蚝产品远销东南亚、欧美,创造了中国水产史上的一大奇迹。

沙井以蚝而名。

游沙井逛金蚝节品蚝宴 深圳宝安千年蚝乡(5)

沙井以蚝而名,和粤剧文化、螳螂拳等一道组成千年蚝乡文化名片。

沙井蚝是集民俗、文化、旅游为一体的产业,和粤剧文化、螳螂拳、壆岗足球等一道组成了千年蚝乡的文化名片。沙井各项文化事业也在蚝文化的影响下蓬勃发展,少儿粤剧荣获第十三届“广东省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7项金奖、第二十六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5项金奖,作为沙井街道治水提质的缩影蚝乡湖公园获得2021年香港城市设计大奖,活化蚝文化的深圳沙井古墟新生项目荣获202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沙井金蚝节品牌也荣获了首届深圳文化口碑榜“年度文化品牌”荣誉,以及“深圳网络精品排行榜”最具文化魅力奖。

新时代,新征程!恰逢“双区”驱动、“双区”叠加的历史机遇,处在前海合作区和深圳市级西部中心交汇地带的沙井孕育更大生机,正奋力打造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智能制造、会展文旅、高端商务、现代商贸、海洋服务于一体的深圳西部城市中心。

晶报记者 柯季 李灿彬

通讯员 黄小婷/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