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4月26日,英国议会大厦里。

参会人员冷面霜眉、面色阴沉,这让本就古老的威斯敏斯特宫显得格外阴森。

突然,时任英国首相的艾德礼说话了,他宣称“英国军舰有合法权利在长江行驶,执行和平使命,因为它们得到了国民政府的许可......

紫石英号事件真相(1949年紫石英号事件后)(1)

图表 1艾德礼

这句话如同惊雷在平静的水面上炸开,瞬间引起了议会激烈的辩论。

其中以国防大臣亚历山大为首的一派认为应该将英舰留在南京,这样有利于供应无线电通讯和保护侨民。另一派则指责政府干涉中国内战,应协商撤出英舰。

这时,英国前首相丘吉尔说话了,他气急败坏的宣称:“派一两艘航空母舰到中国海上去......实行武力报复。

此话一出,使得议员们将互相攻击的矛头对准了丘吉尔,他们纷纷提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才刚刚散去,英国政府不该用武力干预这件事。

然而这样的发言并未影响到丘吉尔,反而受到他的猛烈回击。丘吉尔进一步指责议会软弱,缺乏远见卓识。

紫石英号事件真相(1949年紫石英号事件后)(2)

图表 2英国议会

眼看两方的辩论越来越激烈,已到水火不容的地步。

艾德礼不得不表态了......

那么,他最终会做出怎样的决断?这场中英冲突最后将如何解决?又是什么样的事情能让丘吉尔说出派遣航母实施武力报复呢?

狂妄至极,外国军舰闯入中国长江

1949年4月20日上午9点,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部队炮3团的驻防区内,正在安排渡江事宜的政委康茂召突然听见了几声炮响。

这让他的神经立刻紧绷了起来,不禁心想“难道是国民党军打过来了?”

紫石英号事件真相(1949年紫石英号事件后)(3)

图表 3康茂召

正在他感到疑惑的时候,一个通讯员急匆匆的跑了过来,上气不接下气的向他报告说,有一艘英国军舰进入了他们的防区。

这让本以为是国民党的康茂召心里舒了一口气。但转念他又疑惑起来,英国军舰?他们来凑什么热闹?

难不成是国民党伪装的军舰?

这种想法让康茂召感到问题不会是想得那么简单,于是他先派人向总前委汇报,并且决定亲自前往前线的三江口阵地一看究竟。

然而,还未到阵地前,他就听到军舰上的大功率广播朝着他们的方向不断播送公告,内容大体是在说明这艘舰船上的官兵都是英国皇家海军,请不要开炮。

实际上,此时的英国军舰早已因为方才的炮击搁浅至长江南岸。所以康茂召命人架起高倍望远镜,细细打量着那艘军舰上的国旗和编号。

紫石英号事件真相(1949年紫石英号事件后)(4)

图表 4紫石英号

他发现这艘被打的伤痕累累的船确实系着英国的米字旗,但由于无法清晰看到名字以及船上人员,因而还是无法确认身份。

但当下正值国共谈判时期,即使有可能是国民党假扮,也未免打得太狠了。

于是康茂召派人找来负责阵地防务的指挥员,向他询问这件事的具体过程......

原来在早上8点30分左右,驻守在三江口阵地的炮三团发现了这艘军舰正从长江下游大摇大摆向上游驶去,眼看即将进入我方控制的防区,炮团便立刻喊话示意,要求它停止侵入自己的防区。

但这艘船跟没看到一样,依旧保持着原有的航速向前行驶。眼看着军舰离自己的阵地越来越近,解放军便鸣炮示警,意图逼停这艘嚣张的舰船。直到这时,这艘船才向解放军阵地喊话说自己是英国皇家海军,要求解放军不要开炮。

紫石英号事件真相(1949年紫石英号事件后)(5)

图表 5紫石英号

然而在解放军停止炮击后,却发现这艘船竟然将自己的舰炮悄悄地瞄准了三江口阵地。这一行为彻底的激怒了解放军战士。

于是,他们奉命向这艘舰船开炮。之后,双方在长江上进行了激烈的交战。

最终,这艘舰船中弹受伤,英方无奈之下,不得不将主旗降下,挂上了白旗......

与此同时,中英双方的高层也在第一时间收到了有关这件事的消息,但对于解放军来说,这艘船到底是国民党的还是英国政府的仍没有确切的说法?

拒不认错,中英展开激烈谈判博弈

直到1949年4月21日,在北京来清轩的住所中,朱德收到了一封来自原英国驻北平总领事包士敦的信。信上的内容大致是请求解放军保证这艘名为‘紫石英号’的英舰安全,并且允许对其营救工作的开展。

本着人道主义精神,毛泽东主席同意了英国政府对于援助的请求,但他同时向前线的解放军指示:仅同意英方对于营救工作的开展,其余行动一概不允许,并且还在社论上强烈谴责英国军舰在中国长江上嚣张跋扈的行径,对于丘吉尔所谓的“报复”进行了驳斥。

这一强硬的态度立刻传到了英国政府的耳中。

4月26日,英国政府紧急召开议会,专门谈论关于紫石英号的问题。会中以丘吉尔为首的强硬派提出要以武力介入,将航空母舰开赴中国,于是这才有了开头的那一幕。

紫石英号事件真相(1949年紫石英号事件后)(6)

图表 6丘吉尔

但时任英国首相的艾德礼却不同意这一建议。他认为英国军舰有合法在长江行驶的权利,所以这根本不是一场战争,也根本不存在发动军事进攻的可能。因此,他主张与中共进行商谈,希望能够将‘紫石英’号从长江中解救出来。

谈判之初,英方似乎认为这次谈判与以往和中国的谈判一样,只需要单方面地宣布自己的要求就行了,所以他们并没有重视谈判的内容。

因此,英方代表克仁斯试图混淆观念,他极其傲慢地对中方代表康茂召说:‘紫石英’号在长江中行驶是和国民政府签过协议的,是得到了国民政府的授权,所以他们只是正常行驶,并不存在‘侵入’的行为,所以并不打算向中国道歉。

很显然,英国政府妄图以之前的协议来约束解放军。

但他们是把问题想简单了,他们低估了中国共产党维护国家尊严、国家主权的决心。

紫石英号事件真相(1949年紫石英号事件后)(7)

图表 7毛主席

1949年4月30日,毛泽东主席发表了一篇被后人称之为‘另起炉灶’的声明。声明赫然提到:人民解放军要求英国、美国、法国在长江、黄浦江和在中国其他各处的军舰、军用飞机、陆战队等各种武装力量,迅速撤离中国的领水、领海、领土、领空......并且指出中国共产党根本不承认以往的中国政府与外国政府签订的所谓协约。

这一声明显然打乱了英国人的算盘,他们没料到谈判桌的对面坐着的是一个无比强硬的政府。

于是谈判中屡遭不顺的他们又打算在其他地方做手脚,意图迫使解放军屈服。

英国人将目光瞥向了刚刚解放的上海。此时的上海由于国民党军队的掠夺,库府中的存粮少之又少,于是他们便通过在华的英国商人在上海哄抬物价,大肆传播无粮的消息,使得上海的经济一度陷入困境。

然后他们又装模作样的前往上海和陈毅市长商议,想要以稳定上海的局势为条件,使中国政府释放‘紫石英号’军舰。

紫石英号事件真相(1949年紫石英号事件后)(8)

图表 8陈毅

但他们的想法又一次落空了,素有诗人将军的陈毅厉声回应:“这是利用我们的困难打开我们的缺口。他们过去攻打广州虎门,炮轰四川万县、南京下关,中国老百姓死了成千上万,他们又到我们水域里来耀武扬威,让外国军舰自由出入,还不是出让主权?这扇门绝对不能开!不能接受这种变相的侵略!”

但是,不让英方插手上海经济并不代表中共中央对上海的经济问题束手无策,因为很快中共中央就派遣陈云同志前往上海主持经济,而上海也并没有出现他们预想的结果。

面对策略上的接连失败,英国代表克仁斯感到灰心丧气,再也没有了以往那般趾高气扬,他不得不老老实实的重新坐回谈判桌前进行商谈。

经过双方代表基于问题本身的不断交涉,一致决定用“侵及”一词来代替“侵入”发表共同声明,但对于‘未经允许’以及‘基本错误’等词的使用上,依旧无法达到共识。

就在中英双方对这一问题僵持不下之时,一场台风的来临使得整个事件发生了变化。

趁风逃跑,炮舰政策逃离中华大地

1949年7月30日,一场台风席卷了长江两岸。随着降雨量暴增,长江的水位线也随之不断上涨,这使得沿江驻防的解放军要重新进行部署。

正在这时,接任‘紫石英’号舰长的克仁斯感到逃离的机会到了,他马上下令船员砍断军舰上的锚链,然后迅速将船驶向江心,企图趁着夜色冲出解放军的包围。

然而,发动机沉重的轰鸣声还是引起了解放军的注意,于是战士们迅速予以炮击的警告。然而克仁斯发现,这次解放军的炮击似乎并不密集,准头也没有以往那般精准。

紫石英号事件真相(1949年紫石英号事件后)(9)

图表 9解放军炮兵

接连三个月见证了解放军炮火的克仁斯已经成为了惊弓之鸟,他命令舰船迅速靠近同样在江心行驶的客轮“解放号”,试图利用客轮作掩护进行逃离。

紫石英号事件真相(1949年紫石英号事件后)(10)

图表 10紫石英号

即便是这样,他仍旧觉得危险仍未结束。当晚22时,他更丧心病狂的下令将舰炮对准了“解放号”,趁着解放军战士救人之际,率领‘紫石英’号冲出了江阴要塞,并于31日凌晨5时与前来接应的英舰会合。

直到这时,克仁斯心中的恐慌才渐渐消除,同时洋洋得意于自己的英明决断。

但事情真的如他想的那般是凭他一己之力带出了整艘紫石英号吗?

1957年11月,毛泽东主席在同英国共产党领导人会面时揭开了有关‘紫石英’号那晚的真相。

原来,当初因为中英双方在原则问题上各不让步,使得谈判陷入了僵局。这使得英国政府产生了凿沉军舰和趁机逃走的两种方案。而凿沉军舰势必会使得当时的形势复杂化。

于是,当中共中央获悉英国的打算后,本着不将问题升级的态度,下达了若是‘紫石英’号要逃离时不予拦截的命令。这才使得克仁斯看到了弹如雨下却始终没能打到舰船的一幕。

但是,“紫石英号”事件发生后,解放军炮击英舰的行为让英美等国感到深深的震撼,他们知道了这支军队并不是以往通过威压便能使之屈服的军队。于是,在解放军进攻上海的前夕,他们纷纷将在上海停泊的军舰迅速撤离。

纵观这一事件的发展,它不仅打出了我军的气势,更标志了西方炮舰政策在中国的彻底破产,也让西方势力看到了我党我国的外交态度绝非民国政府那般卑躬屈膝,而是以一个强硬且灵活的外交形象出现在他们面前。

紫石英号事件真相(1949年紫石英号事件后)(11)

图表 11中英建交

同时,“紫石英号”事件也给英国政府在以后制定对华政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使得英国不得不正视这个新成立的人民政府,也不得不重新考虑与新中国的关系。

所以,在1950年1月5日,英国成为了第一个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西方国家,谁又能说“紫石英号”事件在其中没有起到作用呢?

参考资料:

“紫石英”号事件始末,来源:共产党员2009第11期,作者:孟昭庚

人间正道是沧桑——紫石英号事件始末,来源:海内海外,2019,第9期,作者丁晓平

西方炮舰政策的破产,来源:共产党员,作者王宗志,武春霞

英国对紫石英号事件的反应,来源:黑龙江史志,作者朱杰,刘晓佳

中共中央处理渡江战役中“紫石英”号事件的策略论析,来源:军事历史,作者白纯,董小林

论紫石英号事件,来源:南京大学学报,作者陈谦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