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提到了“隔与不隔”的说法,我最早读到这本书时,好半天没有搞懂,什么是隔?什么是不隔呢?

后来才明白,用最通俗的说法来解释,容易看懂就是“不隔”,看着费解就是“隔”,但是“隔”有不同的“隔”,“不隔”也有不同的”不隔“。学诗作诗,还是要掌握好“隔与不隔”的度,这样才能做出不过于浅显又颇有深度的作品。

至于4p与4c是怎么回事呢?按下不表,我们先看一看什么是王国维的“隔与不隔”说。

一、王国维的隔与不隔

问“隔”与“不隔”之别。曰:陶谢之诗不隔,延年之诗稍隔矣;东坡之诗不隔,山谷则稍隔矣。“池塘生春草”、“空梁落燕泥”等二句,妙处唯在不隔。词亦如是,即以一人一词,如欧阳公《少年咏.咏春草》上半阙云:“阑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语语都在目前,便是不隔。《人间词话》

王国维说,南北朝时期,陶渊明、谢灵运的诗不”隔,“颜延年的诗就略微有些”隔“了。苏轼的诗不隔,黄庭坚的诗略微有些隔了。又说南朝诗人谢灵运《登池上楼》的“池塘生春草”、隋朝薛道衡《昔昔盐》“空梁落燕泥”,这两句的好处就是在于不隔而已。欧阳修《少年游·咏春草》上半阕每句话都逼真得如在眼前,便是不隔。

二、用典与不用典 都会有隔与不隔

1、用典的隔

我们先看看王国维举例的欧阳修《少年咏.咏春草》:

栏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

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吟魄与离魂。那堪疏雨滴黄昏。更特地、忆王孙。

读完了这首词以后,根据学识的不同,会有人感觉到隔与不隔。王国维说的隔是指“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因为这里用了两个典故,假如不理解的话,对于这首词就只能读懂一半。

知道谢灵运“谢家池上”的故事,自然会联想到春草。据《南史·惠连传》载,族兄灵运激赏惠连之才思,尝于永嘉西堂思诗竞不成,忽梦见惠连,即得句云:“池塘生春草。”

读过江淹的《别赋》,也会联想到春草。江淹《别赋》中有句:“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这就是“江淹浦畔”的意思。

“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八个字没有提到春草,但是其含义句句不离春草,假如你不了解这两个典故,根本就理解不了欧阳修的深意,所以王国维说“隔”。

2、不用典的隔

用典可能会产生“隔”,但是不用典也一样可能产生“隔”,王国维认为姜夔的《翠楼吟》中下半阙前面不隔,后面隔。附宋代姜夔的《翠楼吟·淳熙丙午冬》:

词序:淳熙丙午冬,武昌安远楼成,与刘去非诸友落之,度曲见志。予去武昌十年,故人有泊舟鹦鹉洲者,闻小姬歌此词,问之,颇能道其事,还吴为余言之;兴怀昔游,且伤今之离索也。

月冷龙沙,尘清虎落,今年汉酺初赐。新翻胡部曲,听毡幕元戎歌吹。层楼高峙。看槛曲萦红,檐牙飞翠。人姝丽,粉香吹下,夜寒风细。

此地宜有词仙,拥素云黄鹤,与君游戏。玉梯凝望久,叹芳草萋萋千里。天涯情味。仗酒祓清愁,花销英气。西山外,晚来还卷,一帘秋霁。

王国维认为“此地宜有词仙,拥素云黄鹤,与君游戏。玉梯凝望久,叹芳草萋萋千里”不隔。而“酒祓清愁,花销英气”就有点隔。为什么呢?在王国维《人间词话·五十六》中的一段话,可以看作答案:

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词脱口而出,无娇揉妆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诗词皆然。持此以衡古今之作者,可无大误矣。

老街的理解是王国维认为“无娇揉妆束之态”便是“不隔”,而“酒祓清愁,花销英气”就有点雕镂痕迹过浓了,所以不符合王国维“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的标准,所以有些“隔”。

当然,这种观点也有人不以为然,就不赘述了。

诗词创作不可不知什么意思(诗词创作不可不知)(1)

三、替代字的隔与不隔

除了以上两种“隔与不隔”,王国维还讲了一种“隔”:

词忌用替代字。美成《解语花》之“桂华流瓦”,境界极妙,惜以“桂华”二字代“月”耳。梦窗以下,则用代字更多。其所以然者,非意不足,则语不妙也。盖意足则不暇代,语妙则不必代。此少游之“小楼连苑,绣毂雕鞍”所以为东坡所讥也。

诗词使用代字是常见的现象,老街写过一篇《关于古诗词的借代 云间赵盾不是人,青州从事什么鬼?》,引用了陈与义的诗 《戏大光送酒》:

折得岭头如玉梅,对花那得欠清杯。 不烦白水真人力,便有青州从事来。

从这个题目来看,这首诗与酒有关系,但是不理解“青州从事”是什么东东就搞不清什么意思了。青州从事典出《世说新语·术解》:

桓公有主簿善别酒,有酒则令先尝,好者谓“青州从事”,恶者谓“平原督邮”。

东晋桓温手下有个品酒师,他把酒力一直达到脐部的酒称作“青州从事”,因为青州有个齐郡,齐与脐同音。酒力只能到达胸腹之间的膈,就被认为是差的酒,因为平原郡有个鬲县,这种酒被他叫做“平原督邮”。这个闲人是不是该骂?

王国维说周邦彦《解语花》“桂华流瓦”一句境界很妙,但是对于不理解“桂华”二字的人就比较遗憾了。“桂华”代替的是月光,月光洒在屋檐的瓦片上就像流动一样,是极美的境界。假如搞不懂“桂华”就费解了,或者以为是桂树的花被风吹到了瓦片上,这就完全理解错了。

诗词创作不可不知什么意思(诗词创作不可不知)(2)

四、4P与4C 李商隐与白居易

很多人工作中会接触到4P到4C的概念,这是现代经济社会常用的营销理论,一个站在产品的角度看问题,一个站在顾客的角度看问题。站在产品的角度而不是站在顾客角度就容易产生“隔”。

1、4P诗人李商隐

4P理论即产品(product)、价格(price)、促销(promotion)、渠道(place)四要素。这是站在产品的角度看问题。

我们作诗如果只顾自己的感受类似于4P,只顾自己去写,读者们的感受与理解跟我有什么关系?甚至有的诗人故意写一些隐晦令人搞不太懂的东西出来。昨天老街写了一篇《作诗不可不学的秘诀 看钱钟书诠释《锦瑟》领悟李商隐的手段》,李商隐的一堆无题诗搞得大家神魂颠倒,一首《锦瑟》惹得多少人打起来笔墨官司。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2、4c诗人白居易

4C理论即顾客需求(Consumer’s Needs)、成本(Cost)、沟通(Communication)、便利性(Convenience)四要素。这是站在读者的角度看问题。

如果说典型的4c型诗人,白居易可以算一个了,南宋魏庆之著《诗人玉屑》卷八记载:

冷斋夜话云:白乐天每作诗,令一老妪解之,问曰,解否?妪曰,解,则录之。不解,则又复易之。故唐末之诗近于鄙俚。《诗人玉屑》卷八

魏庆之说,北宋僧人惠洪(1071-1128)的《冷斋夜话》云白居易作诗“老妪能解,”加入老妪听不懂的话,就赶紧修改。因为白居易的诗名太盛,影响到唐末的诗太过于“鄙俚”:粗俗浅陋。

又张文潜云:世以乐天诗为得于容易,而耒尝于洛中一士人家,见白公诗草数纸,点窜涂抹,及其成篇,殆与初作不侔。《诗人玉屑》卷八

魏庆之接着说,按照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的分析:大家以为白居易作诗容易,其实也是改来改去,最后的终稿与初稿差别很大。张耒是苏轼门下四学士之一。

苕溪渔隐曰:乐天诗虽涉浅近,不至尽如冷斋所云,余旧尝于一小说中曾见此说,心不然之,惠洪乃取而载之诗话,是岂不思诗至于老妪解,乌得成诗也哉!余故以文潜所言,正其谬耳。

魏庆之最后说,南宋胡仔编撰的《苕溪渔隐丛话》认为:白居易作诗虽然浅显,但是可不完全像惠洪《冷斋夜话》说的那样,难道惠洪自己不想想作诗至于老妪能解,怎么还能成诗呢?

3、4p与4c的不同

老街觉得,这一段关于“老妪能解”的争议且不必参与,但是白居易能够征询读者的意见来改诗和作诗,其实和今天的生厂产家根据顾客的喜好、需求来生产产品类似,这就是4c。

今天无论是写网络小说,作自媒体,还是写影视剧本等,当然以读者(市场)为中心。假如广大的读者不认可,写得再好也只能在小范围流传,是换不来钱的。又如学术著作和写网络文章因为受众不同,表达的方式自然不同。这也是站在不同读者角度来创作的4c表现。

假如写自媒体文章按照学术著作的方式来写,就有点像4p了。例如钱先生的《谈艺录》、《管锥篇》写得再好,大家看不懂也没有流量,因为他的受众不是老妪。

诗词创作不可不知什么意思(诗词创作不可不知)(3)

结束语

作诗的隔与不隔,简单来说,就是读者能不能看懂,能不能领悟作者表达的内容和营造的境界。我们读苏轼词感觉不隔读辛弃疾词感觉隔;读白居易感觉不隔读李商隐感觉隔,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有的作者喜欢用典故或者使用代字,而读者水平参差不齐,大学教授一看就懂,但是老妪不能解,那么这首诗对于教授不隔,对于老妪就隔了。

第二、作者虽然不用典,但是表达的方式不太好理解,例如李商隐的隐晦,姜白石的“娇揉妆束”等,也会让读者产生隔。

第三、还有浅层的不隔与深刻的隔。我们再看看宋末元初王沂孙的咏物词:《齐天乐·蝉》,诗人表面写的是蝉,其实表达的是国破家亡、末路穷途的无限哀思。 看不出深意的读者自己未必觉得”隔“,但是了解作者深意以后,才会有恍然大悟的感觉。

一襟余恨宫魂断,年年翠阴庭树。乍咽凉柯,还移暗叶,重把离愁深诉。西窗过雨。怪瑶珮流空,玉筝调柱。镜暗妆残,为谁娇鬓尚如许。

铜仙铅泪似洗,叹携盘去远,难贮零露。病翼惊秋,枯形阅世,消得斜阳几度。余音更苦。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谩想薰风,柳丝千万缕。

作诗不必一定要老妪能解,也不可能所有人都理解自己,因此总会有“隔与不隔“的现象。根据您个人的情况,根据写作的目的,可以适当分析一下4p和4c的区别。因为作者和读者之间还有一层关系,这层关系决定了你是一个流量作家还是一个无名作家。

​作者:老街味道

从钱钟书诠释李商隐《锦瑟》 学习唐人作诗的秘密

专家们评出了前100首唐诗宋词,如果是您会怎么评10佳古诗词呢?

苏东坡次韵咏杨花胜过章质夫原唱吗?有人不这样认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