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宋说

近期热播的剧集《张卫国的夏天》中,演员黄磊饰演了一个失意的中年男人张卫国,这个角色非常具有喜剧感,但在黄磊的演绎下,张卫国又和黄磊前作《小敏家》中的角色没有太大区别,都是嘴碎爱贫、乐观浪漫、爱讲道理、会哄老婆的类型。不仅是黄磊,不少演员在中年后套进了演技模式化的怪圈,留在“舒适区”不断重复,让观众感觉这些演员好像是在演自己。

为什么演员都改行了(中年演员们为啥不)(1)

“复制粘贴”曾经的角色

《张卫国的夏天》中,黄磊饰演的张卫国是个安于现状的京剧团道具师傅,是一个平时被同事瞧不起、参加同学聚会也会被群嘲的小人物,然而平静的生活在老父亲去世后被打破,张卫国也经历了一连串荒诞离谱的故事。

《张卫国的夏天》意在展现市井小人物在经历风波后找寻自我的过程,该剧和《小敏家》讲述中年爱情的故事完全不同。但不管故事背景怎么变,角色经历多么不同,观众总能从黄磊的表演中,找到似曾相识的观剧体验,比如幽默风趣、开明宽容、嘴碎爱贫、乐观浪漫等,这些关键词都可以适配黄磊饰演的“方圆”“陈卓”“张卫国”等角色。

为什么演员都改行了(中年演员们为啥不)(2)

演员靳东在《我的前半生》《精英律师》《恋爱先生》中,出演的都是都市“霸总”和“成功男”形象,一度被观众评价为“演技定型”。后来,靳东出演的《鬼吹灯之精绝古城》《温暖的味道》《突围》等作品,才让观众看到他的一些变化,但这些变化并没有完全摘掉贴在其身上的标签。

为什么演员都改行了(中年演员们为啥不)(3)

为什么演员都改行了(中年演员们为啥不)(4)

在爆火的女性题材电视剧中,也会出现很多女演员在“复制粘贴”曾经的角色。比如近日热播的《欢乐颂3》,演员江疏影在剧中饰演叶蓁蓁,这个角色是个科研人员,人设很新颖,但江疏影的表演并不像一位“科学家”,反而很有以前“大女主”角色的影子。

为什么演员都改行了(中年演员们为啥不)(5)

为什么演员都改行了(中年演员们为啥不)(6)

这种“复制粘贴”角色的模式,也存在于演员刘涛身上。在《欢乐颂》系列的第一部中,刘涛饰演的“安迪”气场强大,非常受观众喜欢。刘涛仿佛是尝到了此类人设的甜头,之后作品也经常出演“唯我独尊”类的角色,比如《我是真的爱你》《我们都要好好的》《假日暖洋洋》等剧中的角色。

为什么演员都改行了(中年演员们为啥不)(7)

演员童瑶在《三十而已》之后,在电视剧《心居》里饰演的“顾清俞”,像是“顾佳”走错了片场,角色同样是职场精英,都能生活事业两手抓。

为什么演员都改行了(中年演员们为啥不)(8)

是谁在“换汤不换药”

演员在“舒适区”内畅游,观众对于模式化演技的怨言却愈来愈多。但从演员方面来说,或许也有许多的“无可奈何”。比如演员刘涛,她在古装剧《琅琊榜》中饰演英姿飒爽、敢爱敢恨的霓凰郡主,还有《天龙八部》中的阿朱,柔情似水、清丽俊秀,但在“安迪”之后,却摘不下女强人的设定了,这与演员选择怎样的剧本有很大的关系。演员王鸥、海清、姚晨等人都曾表示,对于30岁以上的演员来说,能够选择的角色越来越少,选择权渐渐消失。这种现象导致女演员甚至不敢接“妈妈”类的角色,因为中年女演员只要开始饰演长辈的角色,后续就会有源源不断的类似剧本找上门。

为什么演员都改行了(中年演员们为啥不)(9)

从创作者的角度考虑,选角需要考虑演员和角色的适配度,所以会根据适配度找某些演员出演某种类型的角色。也有演员认为,演员并不能匹配所有的角色,演戏一定程度上需要天赋,能把一类角色演到极致,也是一种功夫。

演员宁理曾多次出演同一类型的角色,但宁理很擅长给角色找细节。在《无证之罪》的李丰田之后,也有很多类似的杀手角色找到宁理,但他并没有刻意回避杀手这一角色类型,而是仔细琢磨剧本,在不变的类型中演出了角色之间不同的特质。比如宁理在《对手》中饰演的林彧一角,虽然也是个为了完成任务不择手段的杀手,但与“李丰田”的形象又完全不同。

为什么演员都改行了(中年演员们为啥不)(10)

后来宁理在《扫黑风暴》中饰演了一位黑老大马帅,角色有对待兄弟的仗义豪情,转脸又能突然发狠扭断自己的手指。电影《爱情神话》中,宁理客串了一个上海本地的修鞋匠,是一个手拿咖啡修鞋,讲着爱情哲学的大叔。通过对角色微妙的设计,宁理完全跳出了之前杀手类型角色的影子。可以看出,演员的“中年危机”首先存在于对剧本的选择权上,但如何避免这份危机溢出荧屏,还需要演员凭借自身的演技实力,在不变的赛道中不断“突围”。

为什么演员都改行了(中年演员们为啥不)(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