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安全软件官方最新版(新科技下的安全解码)(1)

开栏的话 新闻调查,出击掌握第一手资料:行走一线,敏锐捕捉最新鲜“活鱼”。从本期开始,本版不定期推出《新闻调查·行走一线》专栏,派出编辑进行走基层调研,开展体验式采访,将各单位的典型做法与先进经验第一时间呈现给读者,并搭配点评,用接地气的记录和理性的解读探索铁路新闻深度报道的新模式。

■本报记者 杨 静

5月16日清晨,从南京站开来的G7029次列车稳稳停在上海站2号站台,旅客脚步匆匆,不一会儿便“人去车空”。半个小时后,这趟列车变更为G7268次,载着下一波旅客开往淮南东站。

在以上海为中心的大都市圈内,快节奏是人们习惯的生活方式,与之相适应的高铁动车成为大家出行的首选。今年“4·16”调图后,在早高峰时段,上海站到发列车已超过60趟。面对大客流运输,车站不但要保障股道高密度使用无碍,而且要确保经停列车按时驶离。这里涉及各环节紧密衔接、多岗位有效联动,这个站是如何做到的?带着这个问题,记者走进车站一探究竟。

科技给作业加速

在上海站运转车间工作了20多年的陈剑,说起近年来调车作业的变化感触良多:“以前作业中最头疼的就是整列车底编组顺序改编及拆加作业。想做好一张钩计划单,要综合调度命令、列车到达时刻、阶段计划等等,可不是容易的事。”

在调车作业中,车站调度员要找到停留车厢所在股道和编号位置。在画着股道运用情况的毛玻璃上,人工查找车号也不轻松。“一些师傅早早就戴上了老花镜,为的就是看得更清楚一些。”陈剑说。

现如今,在“客车图形化管理系统”的帮助下,这些人工干的活儿可以在电脑上准确、快速完成。车站调度员通过这个系统拖拽机车、车辆,自动生成钩计划,避免了看错股道、写错车号等问题的发生。以一张30钩的计划为例,以前需要半个小时才能制作完成,现在还用不了10分钟。“又快又好。”陈剑笑着说。

风险为安全让路

在距离站台50米外的二层小楼里,大部分行车岗位作业人员在这里工作。“我们是明星班组,路局现场会在这里召开,局领导就站在这张桌子后面看我们办理进路。”该站运转车间行车工班的工班长丁世豪自豪地说。

5月17日,上海站实现安全生产8300天。荣誉的背后,有保持成绩的压力和责任。然而运输形势并非一成不变,行车工作也要与时俱进。为满足旅客出行需求,铁路部门动态调整运力,调图是手段之一。一位工作多年的车站值班员深有感触地说:“以前,我们只要背住一张图,工作就错不了。现在,每调一次图,列车运行时间、车底交路这些都可能变化。”为了应对这些变化,上海站自主研发了“列车作业安全风险卡控系统”。

这个系统就像行车人员的小秘书,车次、时刻、股道等10项信息一目了然,能够有效管理列车股道变更以及上水、吸污等作业,实现各岗位卡控、多工种联动、跨专业共享功能。

智能让过程可控

在精细化作业的要求下,工作过程不只存在于作业人员的头脑中,还在电脑硬盘里留下了痕迹。这些数据不仅可以用作趋势分析,进行安全预警,而且便于实现流程监控和管理监督,还能够指导客运部门动态分析客流情况,提前做好应对大客流的准备。

这里的行车人员,经历着从手工操作到智能办公的变革。他们在许多方面最先享受着“智慧车务”的科技成果,但也为第一只“螃蟹”付出了心血与努力。从需求分析、功能设计、软件制作到试用调整,每一步都要确保安全性和实用性,让“科技保安全”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成果。一些普遍适用的软件,比如上述系统,已经在上海铁路局推广开来。

这是在生产需求驱动下,利用科技创新生成的智慧结晶,初衷是防止人为错误发生。上海站的做法是将作业过程数字化,把经验、标准变为可执行的机器指令,干活前有提示、干错了不执行,降低安全风险。

正如上海站副站长邵耀先所说:“这些工作的目的,就是让作业人员简洁、高效地执行指令,堵住他们犯错误的口子。”

8300将继续跳动,同频播报上海站运输安全新成绩。

记者点评

基础强才是硬道理

对于旅客购买的商品——车票来说,其实际价值是将持有人从甲地运输到乙地。因此,将旅客安全送达,是铁路客运的本质属性,配套服务应建立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

行车是安全基础的重要一环,对于保障列车运行、旅途平稳有序有着重要意义。从上海站的生动实践来看,针对铁路安全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坚持抓基础、强基本、重基层,精准定位安全职责,创新安全管理方式,探索运用科技手段……这些有益的尝试导向一种良性循环,即安全生产持续性发展。

在新科技广泛运用的环境下,信息变革对生产方式产生着积极影响。其实,安全行车与技术创新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行车安全为技术创新提供了经验与数据,是程序代码的现实表达;另一方面,新科技能够提高安全系数,对行车运输发挥着提效作用。

总之,基础强才是硬道理。围绕“强基达标、提质增效”工作主题,技术创新方面还大有可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