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用的计时工具今年是2022年可是,你知道为什么是2022年而不是5022年吗?,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基本数字概念?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基本数字概念(几个我们使用却不了解的数字概念)

基本数字概念

我们常用的计时工具

今年是2022年。可是,你知道为什么是2022年而不是5022年吗?

中国的历史可以上溯到5000多‬年前,如果从5000多‬年前‬的某一年开始记年,我们现在的日历上至少该是五千多少年。可是,实际上,我们现在只说今年是2022年。

有人可能早就知道了答案:我们现在的年历不是按照中国年历的算法,而是西方算法,因此被称为“阳历(洋历)”,相对于阳历,中国的记年法叫“阴历”。

正确!没有问题。可是,西方的历史也不止2000多年哦。就古希腊而言,我们都知道,古希腊有著名的诗人荷马,留下了《荷马史诗》。荷马是公元前800多年的人物,也就是说,没有“阳历”之前,荷马就已经创作出了《荷马史诗》。

学过英语的都知道,所谓公元前就是Before Christ(什么意思?这里我就不翻译了,免得文章被封),简称B.C.。 由英语可知,公元前在西方是没有记年的,不像咱们中国,早在夏朝(公元前2070-1600年)就已经有了我们今天依然在使用的“阴历”,也叫“夏小历”,或“农历”。

相信,只要读过书,受过一定教育的人,都知道我上面所讲内容。

再问一个问题:一个小时为什么是60分钟,而不是80分钟,或者30分钟?

对于这个问题,估计没几个人思考过。我们上小学的时候,数学老师明确地告诉我们:一小时等于六十分钟,一分钟等于六十秒。可是,没有哪位数学老师跟我们解释一下,为什么就是六十分钟和六十秒。现在回头再想这个问题,感觉我们那些数学老师只不过是些教学工具,它们只是像传声筒一样地要我们记住,可是,连它们自己都并不明白为什么一小时就等于六十分钟,而不是xx分钟。

你知道答案吗?

其实吧,我原来也没考虑过这个问题。当我的老师让我记住并且学会计算时间的时候,我只觉得自己很笨,竟然算不好诸如“一个半小时是多少分钟”这类“难题”。

最近,偶尔阅读到《世界简史》,没想到里面竟然有现成的答案。书里是这样说的:最早的数字是来自印度的阿拉伯数字,最早的数学诞生于公元前三千多年,当时主要以10或6进行计算,于是就出现了600,260,3600等数字写法,但没有诸如210,或345这种数字写法。也就是说,最早的数学使用的是60进位法,而非1进位法,结果就导致了每小时是60分钟,每分钟是60秒这种计算方式。这种计算方式得到确立以后很快就被世人接受,直到今天,它已经根深蒂固,没有人再想挑战它,撼动它。

接下来我们再问一个问题:为什么一个星期是七天?

作为一个时间概念,“星期”属于舶来品,在古代中国是没有这个概念的。

教堂

“星期”的概念表面理解应该来自于对星象的观测(古代的东西方术士都喜欢观星象),其实不然,它的根在《圣经》。根据《旧约》中“创世纪”的记载,上帝创造世界用了六天的时间,第七天就休息了。人类乃上帝创造之物,上帝既然只工作六天,第七天就休息了,人类不能超越上帝,也只能工作六天,把第七天单独留出来,作为纪念上帝的日子。此后就有了“礼拜日”和“安息日”的概念。“礼拜日”为基督教所有,即‬星期天;“安息日”为犹太教所有,定在星期六(按照‬犹太历‬,星期日‬是‬一周‬的第一天‬,星期六‬是‬一周‬的最后‬一天,即‬第七‬天)。由此又产生了“周末”的‬概念。“周末”指星期六和星期天两天,也就是基督教和犹太教纪念上帝的日子。

小时候学英语,非常不理解weekend, 因为,在我的生活‬中,我们只有星期天不上课。既然只有星期天不上课,算是休息的日子,为什么还要有“周末”的概念?当时最大的误解就是,认为“周末”就一天(星期天),没有了解到‬“周末”指的是两天(星期六和星期天)。而我们的英语老师对于“周末”的含义似乎也不清楚,以至于根本就没有对weekend的含义进行过‬必要的解释。

—— 说到这里我解释一下,我学英语的时间介于二十世纪的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当时的中国严重缺英语老师,很多中学英语老师原来是教其他课的,他们一边跟着收音机自学英语一边教我们英语。

书与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