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屈原,很多人会第一时间想到端午节。除了充满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饱含深情的爱国情怀,屈原还留下了一个众香四溢的节日:幽香的艾叶;清香的粽子;醇香的米酒;馥郁的香囊,更有一缕两千多年前人文情怀和思念的馨香!

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诗句(饱含爱国情怀的屈原)(1)

屈原出生于楚国贵族,和楚王同属芈姓,中国古代的“姓”是依照原始母系部落而传,姓后还有依父系而言的“氏”。楚王是芈姓熊氏,春秋时期,楚武王封儿子“瑕”到屈邑去做首领,后被称为“屈瑕”,就有了屈氏这个支氏。

先秦时期男子称氏不称姓,所以他叫屈原,而不是芈原。魏晋之后姓氏合一,就不存在这些歧义了。屈原的成就已经远远超出了姓、氏的范畴,成为中华文明的耀眼明珠!

第一,创新的诗歌形式和题材

屈原创造了全新诗歌形式和风貌。这和“生态文化学”有关,由于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发展不同,中国文化的高层形态,很长时间集中在黄河中下游,无论是《诗经》,还是“诸子文笔”,都属于黄河文化,而屈原则隆重的创造出长江文化的代表——楚辞!

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诗句(饱含爱国情怀的屈原)(2)

北方黄河流域发展较早,进入牵绊至多的宗法社会,而长江流域的楚文化,保有氏族社会遗风,不为礼法所拘,楚辞展现了一种宏大的南方文化,在美丽、浪漫、华贵、神秘等方面,都超过北方文脉,以楚地歌谣、巫风乐词为基调,又承袭“不歌而诵”的赋体,创造成为独具特色的新型诗歌!

区别于春秋之前集体创作的《诗经》,很难找到明确而有风格的个体诗人,屈原作为个体精神的代表者,把“诗”延展到“诗人”,开创历史,称得上中国第一诗人!

从体量制式上看,不管是《诗经》,还是南方民歌,大多是短篇,而屈原的楚辞作品,直接发展为长篇巨制,单单《离骚》一篇就有二千四百多字之多!

从表现手法上看,屈原把赋、比、兴巧妙地糅合成一体,善于渲染、形容,词语繁富,重视外在形式的美感;大量运用“香草美人”得比兴手法,把抽象的品德、意识和复杂的现实关系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

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诗句(饱含爱国情怀的屈原)(3)

从语言形式上看,屈原打破了《诗经》四言句式的诗歌格局,每句五、六、七、八、九字不等,参差不齐的各种句式中,包括了五、七言诗的胚模,给后人以无穷的启发!

屈原为代表的楚辞,无论是在句式还是在结构上,都较《诗经》更为自由而且富于变化,句中句尾多用“兮”字,以及“之”“于”“乎”“夫”“而”等虚字,用来协调音节,造成起伏回宕、一唱三叹的韵致!

屈原作品的这种变化,在楚人入主中原的汉王朝开始,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汉代的赋作家无不受“楚辞”影响,很多作者直接用屈原的诗句,抒发自己胸中的情感;后世新兴的五、七言诗都和楚骚有关!

另外,以屈原生平事迹为题材的诗、歌、词、曲、戏剧、琴辞、大曲、话本等层出不穷,鲁迅称屈原作品“逸响伟辞,卓绝一世”!《汉文学史纲要》称屈原“其影响于后来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

第二,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

屈原的作品突出地展现了浪漫的精神气质,大胆热情奔放的感情、孜孜不断追求的理想,绚丽想象的神奇意境等,非凡的艺术创作造就了一幅幅雄伟壮丽的图景!

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诗句(饱含爱国情怀的屈原)(4)

屈原作品想象最为丰富,词采十分瑰丽,抒写男女情思、志士爱国异常直切,使用的材料超常的丰富,不管是写人神之恋,还是写远古历史传说,甚至写与天神鬼怪游观,都能做到色泽艳丽,情思馥郁,气势奔放!

代表作《离骚》中大量运用神话传说,把日月风云,都调集到诗篇中来,使辞采非常绚烂,大量借用楚地的神话材料,扩展了诗歌的境界和题材;《天问》中以问句构成形式奇特的诗歌,在反问中展示深刻的思想!

屈原独创“香草美人”的象征手法,以鲜花、香草来比喻品行高洁的君子;以臭物、萧艾比喻奸佞或变节的小人;以佩带香草来象征诗人的品德修养,不拘泥于平实的写作手法,最大程度上解放情感,造就了全新的、富有生气和强大感染力的诗歌风格!

这种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后世中感情强烈、个性突出的诗人,如李白、李贺等,都从中受到极大的启发,大量搜索神话传说、历史人物、日月风云等入诗,把唐诗推向诗歌文化的顶峰!

毫不夸张地说,中国古代文学中,凡是这种绮丽的幻想,恢弘的境界,华美的文采流派,最终都可以溯源于屈原。因此后人将《楚辞》与《诗经》中的《国风》并称为“风骚”。屈原代表的楚辞成为浪漫主义优良传统的源头!

第三,浓浓的爱国主义情怀

屈原最为后世景仰的,是他那深厚执着的爱国热情。对底层民众的体恤同情;虽遭放逐,仍心系国家;追求真理乃至宁死不屈的精神,成为后世作家争相效仿的典范!

屈原屡受小人排挤陷害,被曾经对他十分信任的楚怀王,疏远甚至放逐;楚襄王当政后,朝政日益腐败,对屈原这样的爱国志士更加迫害抵触。屈原只能将自己满腔愤激的情绪,发而为诗,形成了激楚的情调。在《离骚》、《九章》中随处可见屈原的拳拳爱国之心!

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诗句(饱含爱国情怀的屈原)(5)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的感慨,在深刻反映人民的心声,这感人至深的情感,忧国忧民的格局,感染了历代文人志士的情怀!

汉初的贾谊被贬谪长沙,经过汨罗江时,写下著名的《吊屈原赋》,沉痛哀悼屈原、视屈原为知己的同时,对是非不分的黑暗社会现实进行了大胆的揭露和鞭挞!

第一代的史学家司马迁,为屈原立传代言。他说:“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人。”这爱憎分明的感情和追求真理的精神,正是屈原伟大文学精神的继承!

唐代的诗仙李白非常敬慕屈原的为人,甚至刻意在模仿屈原的创作手法和处事风格,李白藐视权贵,反抗现实的精神,更是对屈原伟大文学精神的发扬与壮大!

每当民族危机的关头,黑暗笼罩的时代,中国总有一些诗人、作家写出慷慨激烈的爱国诗篇,坚持理想,持续斗争,甚至牺牲了的生命,这正是屈原伟大爱国精神的写照,正是中华文明光彩夺目的瞬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