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选集成语典故(毛泽东选集成语典故)(1)

原文:“现时革命方面的特点,是有了经过锻炼的共产党,又有了经过锻炼的红军。这是一件极关重要的事。如果现时还没有经过锻炼的共产党和红军,那就将发生极大的困难。为什么?因为中国的汉奸卖国贼是很多的,并且是有力量的,他们必然想出各种法子来破坏这个统一战线,用他们威迫利诱、纵横捭阖的手段来挑拨离间,用兵力来强压,来各个击破那些比较他们小的、愿意离开卖国贼而同我们联合起来打日本的力量。"

《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出处:“纵横捭阖"由“纵横"和“捭阖"合成。

“纵横"说的是,战国时代,齐、楚、燕、赵、韩、魏、秦七国各霸一方,形成封建割据的混战局面。秦国想把六国灭掉,统一天下。当时有两个不同主张的政客,一是主张“合纵"的苏秦,积极连络齐、楚、燕、赵、韩、魏六国,共同抗秦;一是主张“连横"的张仪,极力反对六国联盟,建议秦国拉一打一,各个击破,逐一吞并,独霸天下。“纵横"即指“合纵"和“连横"。

“捭阖"则指战国时鬼谷子所写《鬼谷子》中有篇文章,即《捭阖》。“捭阖"就是开、合的意思,是古代政客们游说时常用到的一种政治手腕。

浅解:“纵横捭阖"是政治宣传时分化瓦解对方阵营,壮大自己阵营的一种手段,敌我双方都能用。由于革命事业是正义的,因此必须用革命的纵横捭阖对付反革命的纵横捭阖。毛主席在文章中指出:“没有疑义,威迫利诱,纵横捭阖的手段,日本帝国主义者和蒋介石是一定要多方使用的,我们是要十分留神的。"同时又指出:“日本帝国主义者和蒋介石能够用纵横捭阖的手段来对付革命队伍,共产党也能够用纵横捭阖的手段对付反革命队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