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和黄梅戏是我最喜欢的两个剧种,我本人比较欣赏这种富有江南特色的剧种,这两个剧种有很多共通之处,比如语言都很接近普通话,音乐曲牌都趋向于流行音乐等。

拿最经典的《十八相送》唱段来说,越剧和黄梅戏对唱毫无压力,而且也几乎没有违和感,而且在地域上,这两个剧种离得也不远,浙江和安徽两省,还有很多交界的地方。

越剧与黄梅戏的区别(同为我国五大优秀剧种)(1)

就越剧和黄梅戏而言,同为中国五大优秀剧种,其受众群体不同,不过如果想要比较一下,我感觉除了音乐曲牌无法论高低之外,传播度和热度还是可以说一下的。

传播度:黄梅戏>越剧

就这两个剧种的流行度而言,黄梅戏要大于越剧的,比如在一个不关注这两个剧种的普通人身上,他们听的更多的还是黄梅戏的《天仙配》、《女驸马》,而越剧就拿不出一出全国皆知的剧目来。

越剧与黄梅戏的区别(同为我国五大优秀剧种)(2)

比如我在很小的时候,还没正式接触戏曲那会儿,就经常从电视机看到“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等唱词,甚至都成了我们那里小孩子的民谣,基本上谁都会唱。

但是越剧的传播就没有那么广了,虽然越剧的经典剧目也有很多,但基本很难从越剧中找出能够与《天仙配》、《女驸马》这样的经典剧目相匹敌的剧目。

越剧与黄梅戏的区别(同为我国五大优秀剧种)(3)

而且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黄梅戏传入香港后,在香港迅速刮起了一阵黄梅戏电视剧、黄梅戏电影风,在短短的十年,香港有一百多部黄梅戏电视剧的问世。

我们熟知的《新白娘子传奇》,就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为了纪念黄梅戏电视剧而拍的。那时候在东南亚,也有很多黄梅戏戏迷。相比下来,越剧虽然近些年在国外也有传播,但还没到那种为人痴迷的状态。

越剧与黄梅戏的区别(同为我国五大优秀剧种)(4)

热度:越剧>黄梅戏

前面说了,黄梅戏有两部经典剧目,但是这么多年以来,仿佛黄梅戏给人的感觉就是这两出戏,除此之外很难再给人留下别的印象,近些年黄梅戏似乎也在日渐衰落。

而越剧则不同,越剧在浙江流传甚广,大大小小的剧团数千个,至今仍受很多人的喜欢,在浙江省,经常能看到走穴的民间越剧团到处演出,红白喜事上也经常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越剧与黄梅戏的区别(同为我国五大优秀剧种)(5)

相比下来黄梅戏的热度那就差太远了,不说民间剧团,连官方剧团都没多少了,而且除了皖南部分地区之外,其他地方很难见到黄梅戏的演出。

越剧几乎在每个省份都有剧团,而黄梅戏几乎在每个省份都没有剧团,一个蒸蒸日上,一个日薄西山,尽管黄梅戏曾经也有过辉煌,但是现在真的是不行了。

越剧与黄梅戏的区别(同为我国五大优秀剧种)(6)

不过越剧和黄梅戏各有各的优点,我的文章也只是一家之言,其实有很多人同时喜欢越剧和黄梅戏的,至于它们哪个更受喜欢?我想应该是各有千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