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们聊论语中的前六篇,这里的内容都是很多相似之处,重点就是围绕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这十个字来运转,朱元璋说到。

我们可以快速看看论语其他篇章,毕竟网上这些内容很多的,研究论语也有很多的,刘邦说。

说论语述而,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三人行必有我师";"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这里是提出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学习态度,孔子对仁德等重要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释。

泰伯也是论语中的一篇,共计21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等等。

他基本内容涉及到孔子及其学生对尧,舜,禹等古代先王的评价。

子罕篇共包括31章。涉及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孔子弟子对其师的议论。

著名的文句有:"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乡党共27章,集中记载了孔子的容色言动、衣食住行,颂扬孔子是个一举一动都符合礼的正人君子。

朱元璋刘邦的故事(朱元璋和刘邦聊论语)(1)

记载了孔子日常生活的一些侧面,为人们全面了解孔子、研究孔子,提供了生动的素材。

以后的十章就是以名字来开头的,

人名是两个字以上,则以人名为篇名,包括“颜渊”、“子路”、“卫灵公”、“季氏”、“阳货”、“微子”、“子张”;人名是单字,则取前两个字为篇名,包括“宪问”、“尧曰”。

论语教会我们什么东西,每人的的看法不一样的,朱元璋说。

有的看到的是做人的问题。

比如说做人要正直磊落。孔子认为:“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还有说做人要重视“仁德”。在孔子看来,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处于第一位的。孔子说这里是比较多的,比如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还有就是做人要重视修养的全面发展。论语书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等等。

做人是一个方面,孔子说话很接地气的,他的理论可以实现一部分,我是说一部分,不是全部,要是全部就是理想状态了,论语对我们有指点意义。

孔子诲人不倦,循循善诱,他从来没有一句教条,也全无道学气。

对理想、志向、人生目标以及为人处世等都有着极大的影响。

主要体现有几个方面。

一是敬畏心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要懂的自己的戒律,也可以说是君子三戒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要完善自我,自我醒悟。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还有很多,比如说对待贫与富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生活要有仪式感

曾子曰:“慎终追远,明德归厚矣。”

等等。。。。。

最后把后面的十章,都写了那个方面的内容,写一下,有利于全面了解论语。

先进篇,讲述孔子教育言论和对其弟子的评论;

颜渊篇讲述孔子教育弟子如何实行仁德;

子路篇讲述孔子论述为人和为政的道理;

宪问篇讲述孔子和其弟子论修身为人之道;

卫灵公篇讲述孔子及其弟子在周游列国时的关于仁德治国方面的言论;

季氏篇讲述孔子论君子修身;

阳货篇讲述孔子论述仁德;

微子篇讲述古代圣贤事迹;

子张篇讲述孔子和弟子们探讨求学为道的言论;

尧曰篇讲述古代圣贤的言论和孔子对于为政的论述。

刘邦说,论语就说到这里吧,接着说孟子,他是亚圣,对儒学发展很有帮助的一个人,孟子的思想发展了儒学。

好的,刘哥,明天接着聊孟子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