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畅(西京学院)
近日,山西晋城的陈女士在辅导孩子作业时发现,孩子的暑假作业有一道题,是让孩子在古诗中找汽车品牌的名称。(6月27日 《都市报道》)
题目首个为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宝马雕车香满路”,译为豪华的马车满路芬芳。辛弃疾为南宋豪放派诗人,这首诗最著名的一句为“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本诗极力描绘了绚丽多彩的元宵节场景,反衬一个孤高淡泊的女性形象,寄托了作者失意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格。同时,此诗也暗示了南宋统治阶级不思进取,贪图享乐的历史背景。
但是,这首诗底蕴那么丰富,所含信息点那么多,都是可以拿来检测学生的考点,出题者为何偏偏选取了其最表层的文字理解来考查?笔者可以理解出题人想将古诗与现代社会相结合的意愿,可是如此结合,意义何在?事实上,豪华的马车与单个宝马车标之间除了文字一样,其他的可谓是毫不相干。如此出题,既没能充分挖掘古诗的美韵,也难以让学生从考题中进一步理解与感悟古诗的丰富内涵。
其实,出题者有创新意识是一件值得肯定的好事,并且我们鼓励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结合,形成易于理解与记忆的形式。只是这个创新要有个度,不是什么样的创新都可以被运用,不合理的创新可能忽略了传统文化的底蕴,只会适得其反。尤其是考题大多是面向学生的,面对这样一个疯狂汲取信息,并且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群体,这样浅显的题并不能对他们形成有利的影响。
诚然,历史是串联的,若是想要完全理解一个事件需要很多的知识底蕴,在这个方面小学生很难做到。这时就需要用一种便于理解、易于记忆的形式呈现给他们,但这需要考虑到其形式要以内容为根,要在不抛弃原本文化底蕴的基础上,进行形式创新,这需要很大的努力。因此出题者更要在出题的过程中,思考题目对于学生来说是否合适,以及有没有偏离出题本身的初心。在这方面,出题者责任重大。
中国是文化大国,中华上下五千年,诗词歌赋数不胜数。我们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将其发扬光大。目前,许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在新媒体时代“活”了起来,比如三星堆文物的表情包、《如果国宝会说话》的纪录片、河南电视台不断出圈的节目等。这个时代很多人都对中华文化由衷地喜爱,这个时代很多领域都开始响应国家号召,想方设法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古籍的存在和守护,是文化的根基,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责任,以合理的方式弘扬更是我们应该秉承的初心。
因此,在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不能操之过急,可以创新,但要以文化底蕴为根,切莫让形式大于内容,徐徐图之更为重要。要牢记,莫污损时光凝聚成的琥珀,莫要挥霍岁月沉淀的宝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