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中的白平衡设置,可以直接干预画面的色彩氛围,在一般情况下,大多会选择自动白平衡,但想要更好地控制画面的色彩,还是需要调整白平衡,达到预期的拍摄效果。
1、白平衡与色温
白平衡,是还原环境的真实色彩,达到白色的平衡。
物理学上的色温是指黑体在不同温度下的颜色变化,由低温到高温的色彩变化是:红→黄→白→蓝,所以在不同的温度下,物体表现出来的色彩是不一样的,比如早晨黄昏的温度较低,产生的霞光偏黄偏红;中午的温度较高,天空的色彩显蓝色;再如炉火纯青,说明温度很高,火焰显青色等等。
由上图可以知道:环境色温3000K时的色彩和白平衡8000K的色彩相同,环境色温7000K和白平衡4000K的色彩也想同,所以物理学的色温和白平衡的色温是相反的。
相机的白平衡为了还原环境的真实色彩,要达到白色的平衡,所以:
当环境中的色温是3000K时,画面色彩偏红(如落日),相机的白平衡就要调整到3000K,从而避免天空产生偏红或偏黄的色彩,从而还原环境的真实色彩。
当夜晚的色温是7000K时,画面偏蓝偏冷,相机的白平衡调整到7000K,从而让画面不会变得偏蓝或偏冷。
2、如何正确使用白平衡?
相机中的白平衡有多种模式,一般来说建议选择其中两个:一是自动白平衡,二是手动调整“K”值。
在大多数场景拍摄中,为了节省相机的设置,提高拍摄效率,很多时候可以选择【自动白平衡】,然后等后期进行色温调整来优化拍摄画面的色彩表现。
如果有比较充足的拍摄时间,最好还是要手动调整白平衡,而手动调整白平衡就要知道白平衡的参数大小对画面的色彩有何影响:
相机中白平衡的色温值越低,如3000K,会让拍摄画面呈现偏蓝的冷调氛围;
相机中白平衡的色温值越高,如8000K,会让拍摄画面呈现偏黄的暖调氛围。
所以面对不同的拍摄题材,要手动控制白平衡的参数,从而控制画面的色彩表现。
拍摄蓝天、夜景、水景、雪景、雾景等冷调题材时,不妨先使用自动白平衡查看相机的色温值是多少,然后将【K值】适当降低500~1000,从而让拍摄效果达到预期目的。
而拍摄暖调人像、日出日落等比较暖调的题材时,可以在正常的基础上增加【K值】,加强画面的暖调氛围。
3、总结
白平衡的色温,与物理学的色温相反,所以我们不需要知道环境色温的具体数值,只需要根据相机的白平衡进行调整即可。
当画面偏黄时,想要让环境光线趋于正常,就适当降低白平衡的色温值;当画面偏蓝时,想要色彩正常就增加白平衡的色温值。
当我们想要暖调的画面氛围,可以增加白平衡的色温值;反之,想要冷调的画面氛围,可以降低白平衡的色温值。
现在,你懂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