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暖土膏民气动,一犁新雨破春耕。

郊原渺渺轻无际,野草闲花次第生。”宋朝释智愚《颂古一百首》其一

禾苗青青菜花黄布谷声声春耕忙(春雨江南话春耕)(1)

初衣解诗:这些天报纸都说,要保春耕,因为现在进入了江南地区春耕的旺季。

那么春耕是什么呢,顾名思义,就是春天开始的农耕。春耕一般是从立春开始,但是中国幅员广阔,全面进入春天,适合作物生长,是在节气惊蛰左右。所以又有到了“惊蛰节锄头不能歇”的谚语。

惊蛰节气,有特殊的物候,从海洋上带来大量的水汽,伸展到内陆和江南,有着大量的降水。此时空气温度平均在12度左右,是最适合植物生长的季节。此时的春耕简直是要抢,因为一夜春雨,就可以使种子发芽,而春雨间歇的阳光,又会起到光合作用,加速作物生长。此时不耕种,更待何时?

禾苗青青菜花黄布谷声声春耕忙(春雨江南话春耕)(2)

“烟暖土膏民气动。”这句话看似寻常,却叫天地人的春色和情绪全部涵盖了进入。首先所谓的烟暖,是指气温回升,空气的湿润度增大,有的地方远远看到,会形成水烟一样的朦胧。“土膏”是什么意思呢?是指土地肥沃,这也是经过了冬天的大雪,惊蛰时节的疏通泥土。而“民气动”,是指人们休整了一个冬天,在这温暖湿润的春天里,有了开始工作的激情。

春耕秋收春华秋实,此时不工作,更待何时。

“一犁新雨破春耕。”犁,是一个古老的工具,但是非常简单实用。至少在公元前3000多年,也就是距今5000年前,中国就开始了犁耕。在公元前1000年,就有了用牛带动工具来耕田。

耕田是为了土地疏松,给种子和作物合适的温床,然后在这个打理很好的土地上栽种作物。而在春雨时节春耕,足以证明时间都紧迫。要为禾苗争取这个时节最滋润的雨水,要为秋天的收获,撒下最合适的种子,栽上最清新的幼苗。

有人说你可以天晴了再做。但实际上正是有雨水,会使土地变得特别酥松。而且栽种下去的作物,不需要另外的补水。所以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最简练,最科学的。

禾苗青青菜花黄布谷声声春耕忙(春雨江南话春耕)(3)

“郊原渺渺青无限,野草闲花次第生。”这是农村春天的景象,在春雨当中,那些野草闲花的种子一夜之间长成了春天绣着小花的绿毯。它们和农田相间相生,形成了中国最有特色的田野。其实长在农田里的这些杂花野草,经过翻动,可以形成自然的肥料。

正是中国农民热爱劳作,四海无闲田,才形成了春耕时候的田园壮美。

这既是一首写春雨春耕的诗,又是一首田园的赞歌。而且写下这个的,居然是一个宋朝的和尚。那么这个中间有什么讲究呢?

禾苗青青菜花黄布谷声声春耕忙(春雨江南话春耕)(4)

我们知道,佛教是从印度传过来的,印度的修行者是靠行乞和供养维持生存的。但是在中国就不一样,中国的和尚是很少看到乞讨的,这是因为他们必须自给自足,要和农民一样,用自己的双手满足基本的生存。当然我们所看到的一些大和尚大法师,都是有朝廷颁给的荣誉,甚至是很多金钱,甚至是修建庙宇这样的供奉,但是绝大多数的僧人,都会和农民一样,根据天气和农时安排生产。

而一些大德高僧,甚至以精通和弘扬中国的传统的耕作文化,作为修行的一部分。所以这个和尚的诗,写得非常的大气,也非常的接地气,这也是宗教所愿望的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那么宋朝的陆游,老了之后退隐村居,他是怎么来写春耕的呢?

禾苗青青菜花黄布谷声声春耕忙(春雨江南话春耕)(5)

”山崦桑麻路,柴门鸟雀声。

老巫祈社雨,小妇饷春耕。“宋朝陆游《湖山》

“山崦桑麻路,柴门鸟雀声。”晚年的陆游是在浙江绍兴的山村里度过。这里江南山水,虽然平缓,但是自成天地。精耕细作的农民,依山傍水,路边有桑有麻,此时正是二月鸟雀喳喳的春耕季节。

老巫乞社雨,小妇饷春耕。”在绍兴有一种地方特色,是一种祭祀,分春秋两季。所谓的春社,是在农历二月二前后,人们会给土地公公上香,祈求风调雨顺。其中重要祭祀的内容就是祈求春天的雨水。虽然春天的雨水都叫社雨,但是,用一种祭祀的方式获得,更显得人们对春天春雨的隆重。

前面是头发花白的老巫,为土地祈求春雨,陆游的笔锋一转,那农田上,年轻的妇人正给田里耕种的男人们送着午饭。春耕季节,老幼传承,有精神,有心灵上的,有实在的体力和劳动的,形成了春耕季节独特的农村美。

禾苗青青菜花黄布谷声声春耕忙(春雨江南话春耕)(6)

在当代,农村的现代化已经使耕作变得非常的快捷,但是中国自古就有自力更生,丰衣足食的传统,而粮食成为了维持人们生活的基础和重要。所以每年的春耕,既是最美丽的工作,也是最实在的劳动,更是预示着谷满仓熟的秋天的丰收。

我爱春天,我爱春雨,我爱在泥土里辛勤耕耘的农民,是他们绵延着中华5千年的文明历史,像春草和农作物一样,生生不息,永不断绝!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