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可怜天下父母心(古今滔滔父母碎碎念)(1)

  “孩子啊,你身体一向不好,千万要小心啊”。常见这样的母亲,担心孩子的身体不好,日复一日冲着孩子唠唠叨叨,孩子的健康不仅没在母亲唠叨下变好,反而越来越差。

  操心孩子调皮惹祸,没日没夜骂骂咧咧,孩子惹出的祸事越来越多。

  担忧女儿愚笨遇上渣男,夜以继日训导女儿,女儿反而相中一个渣男。

  害怕孩子工作不努力啃老,一刻不停叽叽歪歪,孩子果然不求上进,躺平了。

  父母越是过度担心孩子,娃越会朝父母担心的方向发展。父母的碎碎念,感觉是给娃“施了魔咒”。

  中国古人称这种现象为“呼形喝象”。世间事物,我们把它称为什么,它最终就成了什么。

  黄山迎客松、昆明石林阿诗玛、三峡望夫石、桂林象鼻山等等,这些普通的山石树木,最初有人感觉其像虎像狮像人,就赋予它们称呼,有了名之后,越看越像,这就是“呼形喝象”。

  同理,孩子小时候对自己形象性格的塑造,是被大人“呼喝”出来的,称之为“小捣蛋”,越来越捣蛋,称之为“小乖乖”,越来越乖巧。

  现代心理学把“呼形喝象”叫做“期待效应”。

  期待有积极期待和消极期待,鼓励祝福是积极期待,担忧唠叨就是消极期待。

  为人父母,一刻不停地念叨孩子身体不好、学习不佳、脾气暴躁、愚笨不堪……是在向孩子长期传达消极期待,促使孩子在成长中,潜移默化接受这种心理暗示,逐渐向消极的方向发展。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天下没有不担忧孩子的父母,但绝不能把担忧变成下魔咒般的碎碎念。

  父母担忧孩子,不如以行动做引导,娃身体不好,以身作则带着娃去健身,娃成绩不好,自己少玩手机,陪娃读书,言语多些祝福和鼓励,少些悲观唠叨。

  文/漫画 周滔

  编辑 胡锐

  编审 田旻佳 施昱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