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我国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与刘禹锡并称“刘白”,又与李白、杜甫合称“唐代三大诗人”。白居易的诗题材和形式都比较广泛多样,语言较平易通俗,有着“诗魔”和“诗王”的美称。其诗现存近3000篇,有《白氏长庆集》传世。小编今天要向大家介绍的这首诗,便是其中一首千古名篇《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江南好10首经典诗词(白居易春游时写下一首诗)(1)

《钱塘湖春行》是白居易就任杭州刺史期间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主要描写了白居易春游西湖时的所见,抒发了白居易对西湖风景的喜爱,以及对大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全诗语言浅近,清丽自然,是历代诗歌作品中歌咏西湖的名篇。其实,只是看开头两句,便美得令人心醉。下面我们便来具体看看白居易的这首《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白居易江南好10首经典诗词(白居易春游时写下一首诗)(2)

首联“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两句,白居易紧扣题目对“钱塘湖”水做了概括描写。“钱塘湖”,即杭州西湖。“孤山寺”和“贾亭”则是西湖中的名胜景点。而白居易之所以在首句中提到这两处景点,主要是为了突出景色上的一种动感美,以及表明自己是在一边走,一边游览西湖。

至于次句所说的“水面初平云脚低”,则是白居易对西湖湖光水色的正面描写。春水初涨,西湖的水面和堤岸呈现出齐平的现象,低沉的浮云则和湖面荡漾的波澜连成了一片。此番美景,正是西湖乃至整个江南地区春湖的水态天容。细细读来,这开头两句诗便能让人犹如身临其境,和白居易一样,美景在前,乐在其中。

白居易江南好10首经典诗词(白居易春游时写下一首诗)(3)

颔联“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两句,白居易则选取了春天里最能显示勃勃生机的意象来描写,即春天的使者黄莺和燕子。只见几只黄莺争着飞上向阳的树木,以婉转流利的歌喉向这人间传播春回大地的喜讯。而燕子则开始衔泥筑巢,以告诉这人间到了开始春日劳作的季节。

颈联“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两句,紧承颔联诗意,继续对春天里充满生命活力的意象做展开描写。即纷繁的花渐渐让人眼花缭乱,浅浅的草刚好能够没过马蹄。因为是早春,花儿还是东一团,西一簇,所以为“乱”花。而草还未茂盛,所以是浅草。结合颔联、颈联来看,可见白居易的观察之细腻,感受之喜悦。

白居易江南好10首经典诗词(白居易春游时写下一首诗)(4)

尾联“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两句,白居易重点介绍了他自己最爱的西湖景点,即那湖东的白沙堤。原来立足于这湖东白沙堤上,是可以总揽西湖全湖之胜。所以当白居易心醉在这春日美景中的时候,就会觉得这白沙堤太短,还未尽兴就已经走完。固“行不足”在这里便是为了突出西湖美景的美不胜收,以及白居易的余兴未阑。

综观白居易的这首诗,我们能够看一幅幅极富情感色彩与生命活力的美好画面。而这些都得益于白居易拥有一双发现美、发现春天的眼睛。正好时值三月,大家不妨出去寻一寻春,找一找令你心醉的那些自然美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