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杜最出名的十首诗(这个唐诗排行榜)(1)

李杜最出名的十首诗(这个唐诗排行榜)(2)

李杜最出名的十首诗(这个唐诗排行榜)(3)

之前的文章里我写过,苏东坡是一个诗、词、文、书法全能的斜杠青年 。

但大家知不知道在苏东坡的心中,也有一个斜杠青年。

他以音乐和诗歌征服了唐朝公主,在科举考试中被推荐保送为状元及第。

他书法上兼长草、隶各体,绘画才能尤为突出,甚至被后人推许为南宗画派之祖。

苏轼评价他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已经猜出来他是谁了吧?是的,这位斜杠青年就是诗佛王维。

李杜最出名的十首诗(这个唐诗排行榜)(4)

王维

701年—761年

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朝诗人、画家。精通音乐,早年曾为大乐丞;书法上他兼长草、隶各体;绘画才能尤为突出,被后人推为南宗画派之祖。

小学课本上一共有6首王维的古诗,仅次于李白的9首,多于杜甫的5首,分布情况如下:

【一年级上册】

《画》

【二年级上册】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四年级上册】

《送元二使安西》、《鹿柴》

【五年级上册】

《山居秋暝》

【五年级下册】

《鸟鸣涧》

接下来,小半爸就用这6首诗,带大家走进王维的诗画世界。

李杜最出名的十首诗(这个唐诗排行榜)(5)

王维17岁就跑到京都考取功名,那是他第一次离家这么远。

李杜最出名的十首诗(这个唐诗排行榜)(6)

离家的滋味本来不好受,再遇上一个节假日,那思乡之情完全不受自己控制,于是在重阳节的时候看到别人一家子在登高远望,自己孤身一人,有感而发,写了那首著名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收录在小学三年级的语文教材中。

原文: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唐代〕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译文:

一个人独自在他乡作客,每逢节日加倍思念远方的亲人。

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插满茱萸只少我一人。

这首诗很好理解,就是写王维的思乡怀亲之情。

但是写法上却很有意思,开头两句是直接写自己想念亲人,后两句却是绕了个弯。

“独在异乡为异客”,交代的是环境。不仅是在异乡,还是独自一人,一句话中用了一个“独”、两个“异”字,有点类似杜甫的“百年多病独登台”,情感是层层叠加。

孤身一人就很不容易了,还在离家千里之外的异乡,在异乡就算了,还没有一个亲人。要是换成平常日子还好,结果还要眼睁睁地看着别人一家团聚,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心里的落差感就更大了,再也忍不住自己的思乡之情,很自然的引出“每逢佳节倍思亲”。

李杜最出名的十首诗(这个唐诗排行榜)(7)

王维是幸运的,21岁就进士及第,开始了自己的职场生涯。

加上自己学问广博多才多艺,所以他在做官期间,那些诸王、驸马、豪强大族、地位显赫的人,没事就会去他家窜门,要么就是请他过去做客。

所以这段时间,结交了许多知心朋友。

四年级课本上就有一首王维送别朋友的诗,这位朋友叫什么名字,大家都不知道,只知道姓元,在家中排行老二,所以诗名叫《送元二使安西》:

原文: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唐代〕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译文:

渭城早晨一场春雨沾湿了轻尘,客舍周围柳树的枝叶翠嫩一新。

老朋友请你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这首诗具体时间不是很明确,大约写于(735)到安史之乱(755)爆发之前,是王维送别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

李杜最出名的十首诗(这个唐诗排行榜)(8)

看着老朋友即将远赴边疆,今日一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王维可能也是一个不那么善于表达自己感情的人,明明心中有千言万语,但是又不知道怎么跟朋友表达,要是直接说,你离开京城之后,我会想你的,就会显得很矫情,最后只能说一句“感情深,一口闷,都在酒里,以后要万万保重!”

因为这首诗写的是一种很普遍的离别,惜别之情深厚,又容易打动人,所以非常适合别筵离席颂唱,成了当时的流行歌曲。后有乐人谱曲,名为“阳关三叠”,又名“渭城曲”。

李杜最出名的十首诗(这个唐诗排行榜)(9)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了杜甫,安史之乱发生之后,本来杜甫和王维都想跑的,结果两人都被敌军抓住了。奈何王维名气实在是太大了,一听是大诗人王维,叛军就立马扣他下来继续为官。而同时被抓住的杜甫,因为“不够格”,关了几天就放了。

王维不得已在敌军接受了伪职,虽然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毕竟是当过敌军的官员,这在当时可是大逆不道。因为这次任职事件,王维不仅受到了唐王朝的处分,而且还被同僚排挤嘲笑。

心灰意冷的王维半官半隐,焚香禅诵,诗歌创作逐渐寄情山水。

李杜最出名的十首诗(这个唐诗排行榜)(10)

比如那首四年级上册的《鹿柴》:

原文:

鹿柴

王维〔唐代〕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译文:

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听到人说话的声音。

落日的余光映入了深林,又照在幽暗处的青苔上。

这首诗很容易将人带入到一幅山林画中,王维本来是诗人,又是画家和音乐家,所以这首诗中有诗意的山谷,寂静的人语和如画的深林,充满了幽冷空寂的色彩。

其实王维早些年写的山水并不都是这样的空寂的,比如他早年游历江南写过的《鸟鸣涧》,情感色彩就暖和得多。

原文:

鸟鸣涧

王维〔唐代〕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译文:

寂静的山谷中,只有春桂花在无声地飘落,宁静的夜色中春山一片空寂。

月亮升起月光照耀大地时惊动了山中栖鸟,在春天的溪涧里不时地鸣叫。

这首诗出现在五年级的语文课本中,诗中有素月的清辉、桂花的芬芳、山鸟的啼鸣,都带有春的气息和夜的安恬,这些情景也是他此时的精神世界写照。

一年级上册的《画》,如果不看标题,很有可能以为诗人就是在山水中游玩。

原文:

王维〔唐代〕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译文:

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到近处却听不到水流的声音。

春天过去花仍在争奇斗艳,人走近鸟却没有被惊动。

题目是画,描写却似乎在写真实的景物。前两句从视觉和听觉出发, 描写画中山色青青,流水却悄然无声;后两句描述春去秋来,画中花却永不凋零,鸟儿一点也不怕人,人来了也不受惊。短短四句诗写出了画作的气韵生动。

还有五年级课本上的那首《山居秋暝》:

原文:

山居秋暝

王维〔唐代〕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译文:

新雨过后山谷里空旷清新,初秋傍晚的天气特别凉爽。明月映照着幽静的松林间,清澈的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流淌。

竹林中少女喧笑洗衣归来,莲叶轻摇上游荡下轻舟。任凭春天的美景消歇,眼前的秋景足以令人流连。

这首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的傍晚,山村的风光和村民的淳朴,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心情。

全诗将空山雨后的凉爽,松间明月的流光,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渔船穿过荷花的摇曳,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像一幅清新的山水画,又像一支优美的乐曲,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创作风格。

李杜最出名的十首诗(这个唐诗排行榜)(11)

李杜最出名的十首诗(这个唐诗排行榜)(12)

王维的山水诗相比前人的作品,把绘画的技法运用到山水诗创作中,从一个画家的视角出发,把山水描绘得更加形象生动。

欣赏他的诗,脑海中会浮现出一个自然山水的形象,诗中描写的物态和情景像画一样呈现在我们眼前,真正达到了“诗情画意”的融合。

那么他究竟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呢?

• 以特殊的物件寄托情思

比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最后一句“遍插茱萸少一人”,其中茱萸是一种香草,即草决明,古时候人们认为重阳节插戴茱萸可以避灾克邪。

诗人通过遥想兄弟们在重阳佳节登上高山,身上插着茱萸,却只少了他一人,来表达思念之情。

李杜最出名的十首诗(这个唐诗排行榜)(13)

《送元二使安西》中的“客舍青青柳色新”一句里“柳”与“留”谐音,是离别的象征,古人往往折柳送别。所以诗的前两句似乎在写春景,却暗寓离别之意。

李杜最出名的十首诗(这个唐诗排行榜)(14)

• 动静结合

比如在《鸟鸣涧》中,“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以桂花飘落的动反衬夜的宁静和春山的空寂,“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一“惊”一“鸣”,看似打破了夜的寂静,实际上用月出和鸟鸣衬托出了山中的幽静。

• 线条形状的勾画和色彩的渲染

说到线条形状,就不得不提到王维那首著名的五律《使至塞上》(八上语文教材),其中有两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伟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李杜最出名的十首诗(这个唐诗排行榜)(15)

一个“大”字写出了沙漠的浩瀚无边,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

一个”长“字写出了无边的沙漠上,河流流向远处的地平线,视野开阔,一览无余,而落日在一片苍凉的背景下更加显得醒目、浑圆。

而说到色彩的渲染,王维的《山中》很有代表性。

原文:

山中

王维〔唐代〕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译文:

荆溪潺湲流过露出磷磷白石,天气变得寒冷红叶也变得稀稀落落。

山间小路上本来没有下雨,但苍翠的山色却浓得仿佛要润湿了人的衣裳。

这幅由白石磷磷的小溪、鲜艳的红叶和无边的浓翠所组成的山中冬景,构成一幅远近有致、色彩鲜丽的水彩画。

李杜最出名的十首诗(这个唐诗排行榜)(16)

作为一名诗人兼画家,当王维置身于大自然欣赏山水花鸟时,偶然间为物所动,丰富的意象在他的脑海中涌动,他便想将这大自然的美妙记录下来,或用诗的语言来传达,或用绘画來表现。

此时,王维的诗中便有了画,他的画中也有了诗,两者都是他心中意象的再现。

李杜最出名的十首诗(这个唐诗排行榜)(17)

▲ 欣赏一幅王维的画作《江干雪霁图》 现藏日本

EASTWEST

可能大家会问了,李白和杜甫的诗作也会描写山水景物,也会以诗为画,他们和王维有什么不同呢?

近代大学者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当我们读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就仿佛看到了一个豪情万丈,飘逸潇洒的李白,仙气飘飘,所以李白被后世称为“诗仙”。

当我们读到“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可以读出杜甫在初春时节喜悦的心情,他仿佛在感受燕子和鸳鸯的适意。这种人与自然的感通能力,背后展现的是他的仁爱,所以杜甫被称为“诗圣”。

而王维的山水诗,清冷幽静,意境悠远,充满禅意和佛教意味,所以他被后世称为“诗佛”。

李杜强在思想,王维在艺术方面有其独到之处,他将山水诗的艺术成就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王维对中国古典诗歌最突出的贡献。

论山水诗,王维第一实至名归!

参考资料:

《王维诗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王维“诗中有画”研究 李光

《人间词话》王国维

文章图片:搜集于网络,版权归图片作者所有,侵删。

李杜最出名的十首诗(这个唐诗排行榜)(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