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继续深造。很多大学毕业生本科结束之后,选择继续读研,成为了考研大军中的一员。虽然高校现在每年都在扩招,但考研竞争非常激烈,想要上岸也非常困难。
很多学生在做决定之前,对考研并没有全面的识。目前考研有两种,一种是专业型硕士,一种是学术型硕士。这两种虽然都是硕士,但有着很大的区别。很多同学会将这两种硕士弄混,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他们区别到底在哪里?
研究生毕业后才知道,学硕和专硕之间的差距,可不是一星半点
差距一:培养方式和培养目标各不相同
虽然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型研究生,都统称为研究生,但学术型研究生更偏重于学术,而专业型研究生更偏重于实践与应用,因此两者在培养方式和培养目标上各不相同。
差距二:学制时长不相同
学硕和专硕区别,还表现在学制时间上。一般情况下,学术型研究生3年学制,专硕研究生达到2年,也有一些学校已经改为3年。但也有不同的学校,具体培养年限还要参考学校招考信息。
差距三:学费标准不同,奖学金不同
专硕研究生学费标准会高于学术研究生。不同专业专硕学费各不相同,而学术型研究生学费一般在8000元左右。除此之外,学硕奖学金也高于专硕奖学金。
差距四:学硕提供住宿,部分专硕不提供住宿
随着高校扩张,学校里的住宿资源比较紧张。学校难以将所有学生都安排校内住宿。因此有一些学校不为专硕提供住宿,但学校一般都会给学硕安排宿舍。
差距五:学校调剂要求各不相同
如果考研成绩不理想,没有达到目标院校录取分数线,作为学硕可以调剂到专硕,但专硕却不能调剂到学硕。如果考生选择专硕,但没有进入复试名单,很可能面临着调剂失败的结局。
这些学生更适合直接就业,不适合考研
每年考研学生都非常多,而高校招聘名额却少之又少,因此考研具有很大难度。考研需要付出很多努力,以及具有持之以恒的动力。
如果学生平时成绩不好,学习能力低,对学习毫无兴趣,那么这类学生非常不适合考研。毕业之后,这类学生选择就业,更为合适,能够带来更多收获。
考研是比较孤独的旅程,考研全程都是一个人在奋斗,因此如果缺乏学习自律性,那么很容易,经不住外界的诱惑而半途而废。如果考生对自己要求低,缺乏自律性,不能忍受考研的压力和孤独,那么很难成功考入理想院校。
学生准备考研,要做哪些准备?
考研周期很长,学习压力也很大。因此,备考过程需要考生具有强大内心。如果考生遇到挫折就会变得萎靡不振,那么面对考研,就很可能轻言放弃。
如果准备考研,那么一定要调整自己的心态,不断地给自己加油打气,面对困难也要不气馁,勇往直前,增强自己的考研自信心,最终一举夺魁。
当考生决定考研时,要全面了解学校和专业,如果是跨专业考研,那么要研究学校里面的参考书目,如果是考本专业,可以向学长学姐或是一些网友,寻求相关院校的考试信息,了解题型。同时考研时,也要考虑到未来规划。
只有具备充分准备和规划,才能够在考研这条路上走得更长和更久。做好规划,避免人生走更多弯路。
什么样的学生,更能受到研究生导师的青睐?
现在很多学生都有拖延症。老师交代的任务,他们都会拖到截止日期前一晚才会完成,当写论文时,导致导师非常着急论文进度,但有一些研究生根本不在乎。毫不理会导师的催促信息。
如果学生一直拖延科研项目,或是论文进度,那么在导师多次监督和催促之后,拒不改正,导师自然会不喜欢这样的学生。因此,教师更喜欢那些积极写论文,能够及时或提前完成任务的学生。这样的学生更具有责任感,更会受到老师喜欢。
现在很多导师手下,都会有很多的学生进行课题研究,导师本身科研任务也比较多,任务也比较重,因此精力并不能完全放在管理组内学生上。
如果导师手下学生,具有组织能力,以及具备极强执行能力,那么就会帮助导师解决很多问题,帮助导师节省很多精力,老师具有这样得力的助手,老师当然会更青睐这类学生。
研究生会经常跟导师,进行沟通和交流课题,那么脑筋比较快,善于察言观色的学生更受导师青睐,尤其是那些,能够迅速明白导师的心思以及意图,跟得上老师思维的学生,他们会更让老师放心。
有些学生非常被动,在进行科研时,遇到难题也不会主动去咨询导师,这类学生让导师很头疼,因为小错误可能导致论文结果,与实际结果差之千里。
因此,导师更喜欢那些,主动向导师报告工作进度的学生,就算在科研过程中出现了小错误,导师也能够及时纠正,避免最后出现更大纰漏。
考研是一个非常艰辛的过程,在考研过程中要拥有强大的内心,要有面对挫折,永不气馁的勇气,同时也要忍受住孤独。这样的自己,才能站在最高点发光发热,考入自己理想院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