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百度地图公布了2019Q3中国城市交通拥堵榜单,成都在汽车保有量300万级别的城市排名中,拥堵情况进到第六,优于北上广深和隔壁的重庆。

成都史诗级大堵车(成堵之谜成都这8个地方最爱堵车)(1)

▲ 数据来源:2019Q3中国城市交通拥堵榜单

在不分类的城市排行中,甚至都没有上榜到TOP10,值得点赞。

成都史诗级大堵车(成堵之谜成都这8个地方最爱堵车)(2)

▲ 数据来源:2019Q3中国城市交通拥堵榜单

不过,在某些特殊的时间、地点,却出人意料的很堵车。

堵车不可怕,可怕的是堵出了成都的风格!

网友已经积极总结了成都堵车的几个典型特征,今日, “ 成堵 ” 的N个未解之谜,正式开讲 ——

成都史诗级大堵车(成堵之谜成都这8个地方最爱堵车)(3)

成都堵车有自己的节奏,平时偶尔堵一哈,某些时候简直是暴堵。

比如说,周一早高峰 下雨、周五晚高峰,一路飘红,从三街到倪家桥需要一个小时 ——

成都史诗级大堵车(成堵之谜成都这8个地方最爱堵车)(4)

下雨堵车是一定会出现的,由下图可知,下雨时,路面的摩擦系数更低,极容易造成轮胎打滑。

成都史诗级大堵车(成堵之谜成都这8个地方最爱堵车)(5)

▲ 图片来源:贵州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

第一个车停下0.5分钟,第二个车最少需要2倍的时间恢复运行,扩大到第三第四辆,整条街就堵起了。

加上那些平时悠哉游哉的市民,周一都要奔赴公司开早会,不约而同来到了路上,就更堵了。

至于周五晚高峰为什么会堵车,大家自己心里没点数吗?

周五晚上的聚会小年轻、赶去接孩子的大叔和返城的外派员们,都是堵车大军里面的一个。

成都史诗级大堵车(成堵之谜成都这8个地方最爱堵车)(6)

▲ 周五(11月1日)晚高峰地图飘红

所以UP君还是建议大家,周一、周五尽量公交出行,能坐地铁就不要开车,怎么快怎么来。

成都史诗级大堵车(成堵之谜成都这8个地方最爱堵车)(7)

高德地图发布的2019年Q1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武侯区再次登上成都各区第一名。

这里的市民,早晚高峰路上花费的时间是畅通状态下的1.84倍。

成都史诗级大堵车(成堵之谜成都这8个地方最爱堵车)(8)

▲ 数据来源:2019年Q1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

成都史诗级大堵车(成堵之谜成都这8个地方最爱堵车)(9)

▲ 数据来源:2019年Q1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

全城最堵的十条路,有大半都集中在武侯区,尤其人民南路四段,一季度有63天发生了拥堵,路过的司机纷纷捂住了胸口,表示 ——

成都史诗级大堵车(成堵之谜成都这8个地方最爱堵车)(10)

为什么武侯区是全城最堵的区域,竟然不是高新区?

其实这里涉及到城市行政功能分区的问题,我们现在说的高新区的部分范围,仍是武侯区的行政区划。

比如说,成都主要写字楼的聚集地金融城、天府三街,每天全城的人都往这儿跑,挤得可怕,全要算在武侯区的头上。

成都史诗级大堵车(成堵之谜成都这8个地方最爱堵车)(11)

▲ 武侯区范围示意

所以说,武侯区多年的 “ 堵区 ” 锅,有一点冤,也只能望着高新区叹气。

成都史诗级大堵车(成堵之谜成都这8个地方最爱堵车)(12)

2016年背一个

成都史诗级大堵车(成堵之谜成都这8个地方最爱堵车)(13)

2017年再背一个

成都史诗级大堵车(成堵之谜成都这8个地方最爱堵车)(14)

2019年气到有点想笑

成都史诗级大堵车(成堵之谜成都这8个地方最爱堵车)(15)

成都史诗级大堵车(成堵之谜成都这8个地方最爱堵车)(16)

最近,有网友反映 “ 全成都最堵 ” 的剑南大道更拥堵了,从一开始的早晚高峰期堵,到工作日随时堵。一年前半小时能到的路程,到如今1个小时也不一定能到。

成都史诗级大堵车(成堵之谜成都这8个地方最爱堵车)(17)

▲ 图片来源:Uper蓓610 拍摄于今年3月

剑南大道是堵出了名的,高德地图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技术实验室、未来交通与城市计算联合实验室等单位共同发布了《2019年Q1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称,成都通勤日早高峰拥堵道路TOP10中,3.42千米长的剑南大道南段(从元华路到剑南大道中段)高居榜首,其高峰行车速度仅为22.37公里每小时。

对于近期的拥堵原因,成都交警及时回应称,经核实,堵车的原因是早晚高峰剑南大道进城方向车流量较大,尤其是剑南大道与天府一街至锦城湖C入口,上绕城高速车辆及进城车辆交错行驶,导致车辆行驶及缓慢,但属正常行驶。

现剑南大道锦城湖绕城收费站C入口正在规划该区域的道路通行秩序,安装龙门架、设置信号灯等设施正在逐步完善。

成都史诗级大堵车(成堵之谜成都这8个地方最爱堵车)(18)

原因很简单,因为三环路总是在修,虽然已经建成通车17年,却并没有 “ 躺尸 ” ,从修立交到扩建道路,一直在追赶城市发展的脚步。

才有我们现在看到的气势恢宏:全线全互通式立交桥5座、部分互通式立交桥8座、跨线桥9座-——

- 2011年,完成第一次扩能改造,全线通车。

- 2017年上半年,启动第二次扩能改造,建4座立交、7座人行天桥,严格“机非分离”和三环绿道。

辅道拓宽为12.5m,设置4条车道,将部分人行道改造为非机动车道。同时,计划实施蓝天、川藏、西环、宝成4个辅道节点贯通工程,对现状11座立交桥进行改造,并拟新建4座分离式立交和7座人行天桥。

目前,三环的扩能已经逐渐进入尾声,不再有大规模的建设封路,缓解了一些。

但是成都是典型的放射 环线道路,每个开车的人都会行走在环线上,车量多,暴露出来的问题就更明显了。

成都史诗级大堵车(成堵之谜成都这8个地方最爱堵车)(19)

红星路南延线2015年7月全线通车,随着车辆越来越多,每天堵车已经成为必然。

成都史诗级大堵车(成堵之谜成都这8个地方最爱堵车)(20)

▲ 图片来源:问政四川

而且,还扩展到科华南路-人居东苑这一段,其他路堵它堵,其他路不堵它还堵,走这条路太难了。

成都史诗级大堵车(成堵之谜成都这8个地方最爱堵车)(21)

有分析认为归根结底还是路太少了,成都现在南门体量变大,但主城通往常规南门主要依靠科华路和天府大道(剑南大道走二环高架无红绿灯),而且,隧道是个瓶颈,双向10车道开到隧道这里突然一下变成了6车道,必然造成拥堵。

不仅剑南大道堵,天府大道也堵,即使从绕城到府城大道之间有三组红绿灯限流,三环岔道早晚高峰期有交警封闭,还常常从二环人南立交一直堵到府城大道。

对于拥堵的现象,成都交警官方线上回复称:经调查,红星路南延线作为成都市区进出城最主要的通道之一,加上因红星路南延线、天府大道周边施工,近期车流量剧增,极易发生车辆行进缓慢且排行。

成都史诗级大堵车(成堵之谜成都这8个地方最爱堵车)(22)

成都市最远的距离,大源到三街!

在大众的印象里面,大源到三街可以说是很近了,晴天两边建筑还能对望,实测才4.3公里。

但是,受访的市民刘小敏却苦不堪言,自己上班在三街,当初为了睡懒觉租房大源,结果发现比住春熙路的同事都起得更早,无法预测的堵车,还经常让她迟到得措手不及。

成都史诗级大堵车(成堵之谜成都这8个地方最爱堵车)(23)

目前,大源到三街只有地面交通,UP君随手测了一下,低峰时段公交出行都需要37分钟。

大源承担了城南的居住功能,住宅密布,每天近40万人进进出出,人口密度可想很大。

但是,区域内的道路规划等级较低,略微狭窄,多年来饱受诟病。

成都史诗级大堵车(成堵之谜成都这8个地方最爱堵车)(24)

对此,当地的居民分析认为,这是城市基础交通铺设的问题,在人口密度大的地方,需要倾斜一些资源,给市民更多可选的出行方式。

预计地铁5号线开通后,可以有效缓解南北的地面交通压力。

成都史诗级大堵车(成堵之谜成都这8个地方最爱堵车)(25)

成都史诗级大堵车(成堵之谜成都这8个地方最爱堵车)(26)

作为二环老城片区,该路段本身道路规划狭窄。

成都史诗级大堵车(成堵之谜成都这8个地方最爱堵车)(27)

2007年锦华万达开业,生意火爆,直接引爆了区域的堵车,到2017年,已经达到人流量218万/月,车流量15.2万/月的盛况。

还要算上日常进出城的车辆,这条路承受的压力太大了,只想——

成都史诗级大堵车(成堵之谜成都这8个地方最爱堵车)(28)

最近主要是因为修地铁,地铁6号线设置了多个站点,从城市长远规划来看,未来可以缓解一些地上交通压力。

成都史诗级大堵车(成堵之谜成都这8个地方最爱堵车)(29)

成都史诗级大堵车(成堵之谜成都这8个地方最爱堵车)(30)

川陕路是成都最具有堵车代表性的一条路,进出城北车辆都会经过这里,2007年,就非常堵,十多年后,依然还是堵,曾经创造了每天拥堵13个小时的记录。

成都史诗级大堵车(成堵之谜成都这8个地方最爱堵车)(31)

成都史诗级大堵车(成堵之谜成都这8个地方最爱堵车)(32)

▲ 图片来源:天涯论坛

成都史诗级大堵车(成堵之谜成都这8个地方最爱堵车)(33)

究其原因,这里经过了川陕大件路改造工程、青龙高架施工,当时形成了拥堵,现在已经不存在影响了。

交警曾对媒体介绍道,该路段通行的大部分是大货车,每天至少发生10起以上擦挂事故,其中90%因大货车而起,加剧了拥堵的出现。

向上观点:

实际上,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交通工程技术中心、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北京四维图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完成的2018年度《中国主要城市道路网密度监测报告》来看,成都中心城区建成区路网密度为8.02km/km²,总体建成区路网密度已经达标。

更多解读,点击查看:赞!36城路网密度排名出炉,成都位列第三

成都史诗级大堵车(成堵之谜成都这8个地方最爱堵车)(34)

成都史诗级大堵车(成堵之谜成都这8个地方最爱堵车)(35)

但仍难以承载不断扩张的城市形态带来的向心交通压力。随着 “ 天府新区 ” 的建设推进,成都将由单核城市城市转变为多核城市,以期缓解老城压力,但其本质上是再一次的城市扩张。

如何有力的疏通交通压力,三个方面可参考 ——

1、建议加大力度推广路口 “ 双待交通组织模式 ” ,力争核心区主要路口通行效率提升5%;

2、继续新增1条以上HOV(多乘员车辆专用车道)车道,设置直行待行区,储备繁华商圈节假日单双号限行政策;

成都史诗级大堵车(成堵之谜成都这8个地方最爱堵车)(36)

3、加大东西向道路的建设和规划力度,通过这些精细化的措施,提高通行效率,科学治堵。

综上, “ 路通则财通 ” ,道路畅通了,大家的生活舒适度高,才能正面带动城市生活氛围和经济的发展,完成建设公园城市的重要一步。

好了,今天的盘点就到这里,有其他意见和建议的网友,请往文末留言区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