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再现增收不增利?
文 / 研究员 商小包
日前,良品铺子(603719)发布了2022年半年报。今年上半年,良品铺子实现营业收入48.95亿元,较同期上升10.72%;实现归属净利润1.93亿元,较同期上升0.67%。虽然业绩出现小幅增长,但公司主营业务净利润却仍保持负增长态势。
与此同时,良品铺子在中秋佳节之际,再次曝出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让“高端零食吃出高端异物”的梗又名扬四海。
事实上,在疫情影响之下,休闲食品行业的各大企业都在经历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对于良品铺子而言,虽然营业收入业绩仍在保持增长,但是企业营收利润已经呈现发展颓势,资本开始减持,加之高端战略的决策失误与食品安全问题频频传出,看起来发展形势向好的良品铺子,实则正在遭遇着重重压力。
主营业务再现增收不增利8月26日,良品铺子发布了2022年半年报。今年上半年,良品铺子实现营业收入48.95亿元,较同期上升10.72%;实现归属净利润1.93亿元,较同期上升0.67%;实现扣非净利润1.28亿元,同比下降17.19%,主营业务净利润已连续三个报告期呈现下降态势。①
(图片来源:公司公告)
同期三只松鼠实现营收41.14亿,良品铺子以7亿余元的差距超越了三只松鼠,在相似公司里取得还算不错成绩。但细看财报不难发现,今年上半年,良品铺子业绩并无表面如此靓丽。
短期方面,良品铺子扣非净利润已出现下滑,长期来看,良品铺子的归属净利润及扣非净利润更是整体下滑严重。2019-2021年,良品铺子的归属净利润分别为3.40亿、3.44亿及2.82亿,扣非净利润分别为2.74亿、2.75亿及2.06亿。①
在2021年财报里,良品铺子对于“增收不增利”的情况解释称,2021年公司积极面对线上经营环境变化、部分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多点散发疫情的持续影响等情况,主动优化调整经营业务策略,进一步拓展传统平台电商市场份额、加大布局新兴流量渠道,加大营销推广费用投放,提升全渠道市场占有份额,同时受线上渠道占比提升等因素影响,公司四季度线上业务毛利率对比同期出现短期下降,进而导致公司净利润对比同期下降。
简单概括为,为了减弱线上经营环境变化、部分原材料价格上涨等诸多不利影响,良品铺子选择通过包括加大营销推广费用投放等多种措施去提升市场份额,以及毛利率下滑的不得不导致利润下滑。
从近三年毛利率来看,良品铺子的盈利能力在大幅减弱。2019-2021年,良品铺子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32.15%、31.13%、26.98%。①
对于毛利率逐年下滑现象,有分析人士表示,毛利率下降是必然的。从内部来说,成本在不断的上涨,原辅料的这个成本也在不断的攀升,何况还有人力资源管理费用、商业租金等。对外来说,当前面临整个市场的竞争,还有整体消费的相对疲软,给出的优惠折扣也相对力度比较大。
然而,对于良品铺子而言,为了“高端”理念深入人心,其开始将重金投放在广告上。不仅频繁在各大电视剧、综艺刷存在感,更是请了吴亦凡、迪丽热巴等明星为代言人。
2021年良品铺子加大了营销推广费用投放,该年销售费用为近三年最高,达16.72亿元,占比总营收的17.93%。2019及2020年销售费用分别为15.81亿及12.88亿元。而在今年上半年,公司销售费用再度同比增长6.75%,超过9亿元。②
与高企的营销费用相成鲜明对比的是公司的研发费用,2019年-2021年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分别为0.27亿元、0.34亿元、0.40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良品铺子在财报中用大篇幅介绍公司研发的壁垒。例如公司拥有200余人的技术团队,其中营养健康研究院硕博学位人才占比达92%,拥有多个领域的科学家及研发专家。
而再看研发投入,2021年花了3967万元,按照200人的技术团队来计算的话,人均年收入只有19.84万元,这还不在不包括其他研发费用。③
由此可见,上百人的研究生团队,并未给良品铺子浪费多少研发经费,而对于这些博士来说,他们却成了行业性价比最高的“科研人员”。
管理费用上升倒逼资本减持尽管良品铺子的营业收入仍然保持增长,但实际上良品铺子中增速一向较高的渠道与业务的营业收入也出现了增速明显放缓的情况。
2021年上半年和2021年全年,良品铺子团购及流通渠道的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达到263.58%、208.58%,而今年上半年的增长率仅为63.14%。
只增收不增利的尴尬成为了良品铺子的烦心事。深究良品铺子“不增利”的内部原因,可能在于企业过高的管理费用与促销费用。
财报数据显示,企业上半年的营业成本共计35.5亿元,同比增长13.21%,其中,管理费用增长21.14%,研发费用增长了32.83%。
同时,良品铺子的营业成本自2017年起至今,已经连续多年处于上升态势。2017至2021年间,良品铺子的营业成本分别为53.67亿元、60.72亿元、73.30亿元、74.93亿元,五年间,增幅了近百分之四十。②
管理费用的增长主要来自于良品铺子迫切的线下门店扩张。然而,休闲食品的线下门店生意并不好做,而目前良品铺子计划主攻的北方市场被指出其门店消费需求不高的问题。
同时,有业内人士认为,休闲食品企业大量投入开展渠道之争,导致扩张速度高于居民零售消费增速,那么企业线下门店的单店毛利将会受到影响。
管理费用高投入下,良品铺子的线下门店发展存在诸多不确定的风险。新产品研发方面目前也没有在市场上激起太大的水花,是不是“有效”研发投入,还需要时间给出答案。
近年疫情对线下实体店的影响不言而喻,线下渠道占比近五成的良品铺子2022年门店却在不断新增。
良品铺子表示,公司加速关键城市布局渗透,聚焦新一线城市密集开店,进一步加速华南、西南及华中关键市场的布局深度和密度,新开门店302家,其中直营门店93家,加盟门店209家。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的线下门店数量为3078家,分布于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89个城市。
对比2021年末,哪怕在疫情影响下,良品铺子最终的线下门店数量是呈现增长的。2021年末良品铺子拥有的线下门店数量为2974家,分布于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79个城市。
但这并不意味着良品铺子线下渠道毫无风险。以两个报告期的最终数据计算,今年上半年良品铺子新开门店302家,但闭店数量也高达198家。良品铺子披露截止六月底未收回的已逾期的闭店门店押金坏账准备338万元。③
在营业成本不断上涨,企业盈利承压的同时,良品铺子还遇到了资本减持的新问题。今年7月初,良品铺子公开消息,高瓴资本相关的三家股东在2021年四月起至今年六月底,总计减持了5%的股份,高瓴资本持有良品铺子的股份从上市初期11.67%减持为6.67%。
资本减持一直是生意场的常态。但是,良品铺子自上市以来,股价便持续走低。休闲零食领域产品同质化越发严重,当下正是良品铺子与同类竞争者拼资源、拼实力的关键时期,借助资本力量显得尤为关键。高瓴资本的此番低位抛售,对于良品铺子而言无疑是不小的打击。
高端零食吃出高端异物?如果说,业绩不佳、股东减持只是市场因素使然,那食品安全问题就是经营理念的问题了。良品铺子在中秋期间,被曝消费者从其月饼中吃出塑料异物,让消费者大吃一惊。
(图片来源:良品铺子官方微博)
一石激起千层浪,虫子虫卵、毛、发、蚂蚁、纸壳、塑料、石头、铁片、竹签……纷纷登场,号称“高端零食”的良品铺子,这些年在售出的食品中,终究给消费者提供了多少穷尽想像力的“高端异物”?④
从黑猫投诉平台搜索“良品铺子”发现,截至今年8月底,平台记录各种关于良品铺子的投诉多达1191条,“发霉”“塑料”“过期”“异物”等词条频频出现。
消费者于2022年08月17在黑猫投诉称,在京东平台购买良品铺子,在食用时小朋友吃到了异物(铁片)并卡到了喉咙,幸亏大人在旁边没造成更大的伤害,现在小朋友看到良品铺子的食品就害怕。
目前,关于这一投诉的处理结果显示为“良品铺子申请完成投诉”,申请原因为已与用户沟通并达成一致,解决方案为“我司专员已于顾客协商一致”。投诉的消费者也对上述结果表示了确认。
虽然良品铺子宣称建立了三道防线,或者严苛的管理制度等,但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却层出不穷。④
(图片来源:小红书)
有业内人士指出,良品铺子没有生产工厂,只是贴牌企业,无法从源头通过精细化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更不能规范化生产操作流程,减少频频曝出的食品安全问题。
而良品铺子的产品价格,却无愧于“高端”之称。通过对比良品铺子与其它商家在国内某知名电商平台的同类型产品零售价,以零食鱿鱼仔为例,经过换算得出良品铺子的售价是其它商家的2-3倍不等。④
频频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更让良品铺子的品牌形象受到难以忽视的损害。对此,业内人士直指良品铺子没有工厂,实为贴牌企业的事实。没有充分提升企业自身实力,还想要迅速扭转消费者对于休闲食品的认知,良品铺子在品牌定位与形象维护方面实在有待提升。
无论是高端质疑还是食品安全问题,对于良品铺子辛苦建立起的品牌形象都是不小的打击。但愿良品铺子早日意识到产品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再本末倒置。保持初心保障休闲食品品质与安全,持续为消费者带来成分健康的产品才是企业能够稳步发展的根本。
注:①相关资料来自公司公告
②《良品铺子“月饼门”后业绩承压:净利润惨淡,毛利率也逐年下行》,港湾商业观察,2022年9月15日
③《盈利承压,高端质疑,良品铺子遭遇烦心事》,澎湃新闻,2022年9月9日
④《这些年,我们一起从良品铺子吃出的“高端”异物》,灯塔财经,2022年9月1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