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必须有个猫眼,这对于防范意识强烈的中国人来说基本上是一个共识。甚至对于门来说智能都不是需求的第一要素,而猫眼和门的防盗功能却是人们的刚需。
在这一领域,过去有两大产品成为了其中绝对的主角,那就是猫眼和可视对讲。二者一个负责低端一个负责高端。
不过随着智能化的不断深入,二者市场的特征在近几年都发生了飞速的变化。随着二者竞争的愈演愈烈,整个智能门锁的细分市场无论是从规模还是从特点来看,都呈现出全新的发展势头。
发展迥异的两个市场,哪个更适合切入?
从市场调研的结果来看,各有优劣。
从目前来看,智能猫眼的发展现状比较矛盾,既有现阶段发展的乱象,又有广阔的成长空间。
由于猫眼是一个功能性十分基础的门禁附带产品,人们对于猫眼的首要要求就是能看清楚就行,至于是否智能则取决于用户的需求。
权威调研显示,目前我国传统猫眼用户的基础体量庞大,占据商品房家庭数量的80%比率,但智能猫眼的渗透率却不到1%。
看得清楚依旧是所有猫眼用户的第一需求
其实这也是目前智能家居市场的普遍现象,大部分用户用不着也用不起如此多功能扩展的设备,但能用的起的恰恰也不在乎这个东西到底多少钱。以中国目前智能家居的配给现状来看,一套完整的智能家居装修往往要20万元以上,而智能猫眼自然也在其中。
但这意味着智慧猫眼没有搞头吗?其实也不尽然,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17年中国智能猫眼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风险规避建议报告》,自2014年以来,在智能家居市场的驱动下,智能猫眼市场膨胀速度惊人。据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智能猫眼出货超过60万台,预计2017年智能猫眼出货超过110万台。
2018年,这个幅度迎来进一步的增强线上销量增长超40%。此外,随着国家对租赁市场的推动和管理,长租公寓数量未来将迎来进一步的增长。而智能猫眼作为长租公寓的标配,在需求上也将迎来新的增量。
相比电子猫眼,可视对讲的发展空间同样在扩大,只不过其力度相比智能猫眼来说要低一些。
根据 智研咨询发布的《2018-2024年中国可视对讲系统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17年我国可视对讲行业产量3094万台(套),同比2016年的2721万台(套)增长了13.71%。
而整个可是对讲的市场规模,目前也已经超过100亿元,在安防市场的整体发展中占据相当一部分市场份额。
但纵观整体,可视对讲是基于楼宇对讲的衍生产品。而我国楼宇对讲市场经历过多年的发展,整体上无论是从渠道来看还是从厂商来看,都已经较为成熟,老牌的厂商诸如安居宝、厦门立林、福建冠林、深圳视得安罗格朗已经占据了市场中相当大一部分的份额,留给新进者的机会已经不多。
而且可视对讲不同于智能猫眼,其在功能扩展上也相对有限,整体毛利也趋于稳定,很难再有高的扩展空间。
但智能猫眼则不同,随着智能家居在我国的大规模爆发,未来包括智能猫眼在内的智能家居C端产品,将有可能迎来大规模的爆发。
以智能猫眼为例,C端市场大有可为?
就目前的行业竞争格局而言,目前我国安防智能猫眼的行业集中度总体而言仍然偏低,呈现出小而散的状态,大多数厂家的年收入额并不高。
而我国智能猫眼的厂商也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为数较少的行业领先企业它们主要面向中高端市场,通过持续在产品研发上的高投入,构建产品的性价比优势和塑造公司品牌第二类企业是为数众多的小规模企业,它们主要面向对价格敏感的低端市场,采用低投入、低成本策略,研发投人少,研发产品的功能较简单,性能较低,通过产品低价参与市场竞争,同质化竞争问题严重。
然而作为智能家居单品的智能猫眼行业,如今迎来了新的模式——C端消费者模式。
这类模式的拥有者通常是拥有完备智能家居生态的C端企业,如小米、360等等。他们通过较高的技术含量和极低的市场价格迅速在完成对行业内部中低端企业的洗牌。在他们的宣传效应、生态效应以及极低的市场价格下,这些中小企业迅速被市场淘汰。而在市场的前期过程中,这些C端大厂甚至可能是亏本的。
传统智能猫眼大厂的移康、德施曼的排行正逐渐下跌
但他们一点也不怕,因为他们卖的是生态,是一个屋子内所有的智能家居的联动效应,因此即便有单产品价格是亏损的,也瑕不掩瑜。但这个优势却足以干掉这个行业内技术力较低的企业。
因此到最后行业内能活下来的只有这些C端大厂及面向中高端用户的技术型企业。这些企业的用户不在意价格,只在意功能的完善程度及美观程度,因此这些企业依旧能够活的很好。
而小企业便只能依赖于地方市场的占有来勉强为生,境况大不如前。
如今的智能猫眼市场,则恰恰处于这个趋势的前期阶段,即C端大厂开始进入,但中小企业依旧活的很好的阶段。也就是大洗牌的前夕。
而随着大厂的强势进入,未来智能猫眼行业势必迎来行业的集中化,如今采取OEM生产的模式将一去不复返。大量做不出差异化、功能上千篇一律的企业或将面临残酷的考验。正如同12年左右安防行业的洗牌一样,如今的智能猫眼行业,也马上将面临一番强烈的考验。
市场越做越大,增速越来越快是不假,但其中玩家们要面对的恐怕是比以往残酷得多的新一轮竞争。
而哪些厂商能活到最后,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