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本来是一种凶猛的食肉动物,什么时候变成了酷爱竹子的萌宝?古生物学家们研究了始熊猫的第六指,即“伪拇指”,结果显示,大熊猫专门吃竹子的习性至少在距今700~600万年前就起源了。 这一成果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简称“古脊椎所”)客座研究员及美国洛杉矶自然历史博物馆研究员王晓鸣、古脊椎所研究员邓涛、中科院昆明动物所研究员吉学平等合作完成,论文日前发表在国际学术刊物《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上。

2015年,邓涛、吉学平等在水塘坝晚中新世遗址中发现了始熊猫关键的伪拇指和臼齿化石。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始熊猫最早的伪拇指化石。古生物学家研究认为,这种简陋的“拇指”表明,大熊猫专门吃竹子的习性至少在距今700~600万年前就起源了。 但是,为什么自中新世晚期以来,大熊猫的伪拇指没有继续增大、反而变短了呢?古生物学家们分析认为,原因可能有两个。

一是大熊猫栖息地中竹子非常丰富,伪拇指只需要比较大的握力来扭转和拉拽一根或几根即可,不需要太长以抓握更多数量的竹子。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为了走路“不硌脚”。肥胖的熊科动物都是蹠行式走路,即走路时以前、后脚掌接触地面。强烈伸长的桡侧籽骨会突出于掌面,从而对行走产生干扰。邓涛说:“分担体重的限制可能是熊猫的伪拇指从未演化成完整手指的主要原因。”(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齐芳)

大熊猫吃竹子有什么用(大熊猫何时开始吃竹子)(1)

来源: 光明日报

,